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四大古...

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四大古桥(下)

913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位于福建泉州洛阳江入海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跨海大桥。(图片来源:大纪元资料室)

中国是桥的故乡,造桥历史长达三千多年。自周文王时期的渭水浮桥起,历代能工巧匠在中原大地上留下了数百万件杰作。一座座梁桥、浮桥、拱桥、索桥,如玉带、似长虹,跨越水流或山谷。它们设计巧妙、结构坚固,连接两岸人家,也串连起许多神奇的故事。千百年来,古老的桥梁承载着风吹雨打,日夜驻守,倾听岁月的低语、拥抱海河之壮阔。

接上文

泉州洛阳桥——最早的跨海石桥

“路尽平畴水色空,飞梁遥跨海西东。潮来直涌千寻雪,日落斜横百丈虹。”(明徐火勃《咏万安桥》)

洛阳潮声,名满泉州。洛阳石桥,威震四方。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位于福建泉州洛阳江入海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跨海大桥。它气魄雄伟、工艺高超,拥有“海内第一桥”、“天下第一桥”之美誉,与河北赵州桥齐名。

相传唐朝时,唐宣宗微服出巡至泉州惠安县西北的一条河旁,称其周边的风景与洛阳有些相似,此河遂得名“洛阳江”。古时的洛阳江,“水阔五里,波涛滚滚”,人们祈求平安过渡,便称此渡口为“万安渡”。

据《泉州府志》记载,北宋庆历年间,当地人李宠曾在万安渡以石块砌成桥墩、以木板作桥面搭建浮桥供人过江,但该桥多次被冲毁。皇祐五年(1053年)四月,王实等人在浮桥的基础上修建石桥,标志着洛阳桥正式动工,后来,蔡襄调任泉州知州,在位期间主动参与并主持建桥工程。

蔡襄与主要造桥者卢锡等人,集思广益,因应江宽流急的难题,创造了“筏形基础”的新方法。他们在江底沿着桥的中线抛下大量大石头,筑起一条二十多米宽、二里长的水下长堤,作为桥墩的基址,然后在石堤上用条石一排横、一排直地垒砌桥墩。这种技术,欧洲人直到19世纪才开始采用。洛阳桥的桥墩也很有特色:头尖、中间大,状如船形,可经受上游江流和下游海潮的交互冲击。

洛阳桥的造桥者首创了“筏形基础”。(图片来源:User:Vmenkov/Wikimedia Commons)

为了巩固桥基,工匠们在桥下养殖牡蛎,利用其繁殖速度快、外壳附着力强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固地胶结成整体。“种蛎固基法”开创了将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世界先例。

在没有起重机械的情况下,运送上吨重的条石来铺设桥面是一大挑战。北宋先人采用了节省人力的“浮运架梁法”。他们先用船筏浮载石梁,运至桥下定位,然后利用潮水涨落,将石块升至墩面,再加以固定。这种“浮运”法,现在也很通行。

嘉祐四年(1059年)十二月,洛阳桥终于建成,历时六年零八个月,全部由民间捐资。蔡襄为此题写了153字的《万安桥记》,概述建桥的过程、桥之功用及筑桥功臣,其中写道:“其长三千六百尺,广丈有五尺,翼以扶栏,为其长而两之。糜金钱一千四百万,求诸施者。渡实支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职其事者:庐锡、王实、许忠、浮图义波、宗善等十有五人。”

洛阳桥飞渡洛江天堑,轰动一时。泉州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港口,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此桥极大地促进了泉州的区域交通、经济发展及海外经贸活动,而且触发了当地的造桥热潮。在这个时期,福建新建的石梁石墩桥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在中外建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位于福建泉州洛阳江入海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跨海大桥。(图片来源:大纪元资料室)

洛阳桥从江岸的石砌江堤延伸而出,经过名为“中洲”的江心小岛,南侧接入洛江区境内。此桥原长1116米,阔约5米,桥墩46座,桥孔47个,桥栏柱500根,柱上端雕有许多石狮。现存桥长的最新实测数据为731.29米,这是由于两岸大量工程占据了部分引桥桥面所致。

洛阳桥还附带着许多文物古迹:“中洲”岛上现存两座石亭,护栏外侧现存7座石塔。南北两侧桥头各有两尊护桥石雕神像,均为北宋时期所作。桥的北侧、“中洲”和南侧共有26方修桥碑记。后人为纪念蔡襄,在桥南建造了蔡忠惠公祠,《万安桥记》石碑即立于祠内。

泉州洛阳桥气魄雄伟、工艺高超,有“海内第一桥”的美誉。(图片来源:大纪元资料室)

潮州湘子桥——世界首座启闭式桥梁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潮州八景之一,位于广东潮州古城的东门外,横跨韩江,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的交通要津。它是世界上首座启闭式桥梁,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属中国古桥的孤例。

广济桥初名康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最早是由浮船连结而成的浮桥,后自两岸向江心逐墩修筑,至绍定元年(公元1228年)建成23墩。由于水急浪大和漕运的需要,中段未建成石墩,而以24条木船接成浮桥。

明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潮州知府王源开始主持重修损坏严重的大桥。他筹募一万多两金银,全面加固桥墩,并用几千斤重的铁索将24条新木船连结起来,终于连贯东西,民众不再需要摆渡过江。王源还用修缮的盈余在桥上修筑了12座楼阁、126间桥屋,供商家使用。

后来梭船在嘉靖九年减少了六条,“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形成。清乾隆进士郑兰枝在“潮州八景”诗中叹曰:“湘江春晓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

每当韩江发洪水时,浮船桥段被解开,洪流得以倾泻,江水对桥墩的冲击力也可缓解。梁舟结合之举,不仅具水利功效,而且令大桥在动静起伏中显得变化多姿。清朝文人檀萃在《楚庭稗珠录》之《粤囊》里记载:“潮州东门外济川桥……晨夕两开,以通舟棋。”

图为广济桥在进行十八梭船连接。(图片来源:大纪元资料室)

广济桥别具一格,它既是水陆必经之路,又作关卡。官府曾在桥上设税所,收取盐税。桥上往来行人络绎不绝,店铺林立,有茶楼、酒肆饭馆,也有唱戏的、下棋的、耍猴的、问卦的,热闹非凡。明清时期不少文人都描写过“一里长桥一里市”的潮景风情。

近八百年来,广济桥历经多次修缮。目前桥全长约520米,现存古桥墩21座。

广东潮州的广济桥(俗称湘子桥)是世界首座启闭式桥梁。(图片来源:大纪元资料室)

广济桥从无到有,从简单至华美,历经宋明两代、前后两百余年。关于这座桥,民间流传着许多趣事奇谈。

潮州知府王源在任时主政有方、修桥利民,他率众“扑石”的事迹甚为神奇。清光绪年间出版的《海阳县志》对此有明确记载。

话说王源扩建湘子桥期间,西湖山上有两块巨大的、状似蟾蜍的怪石经常作怪,导致潮州常闹水灾火灾。王源听闻,便带领官民一百人上山劈开巨石,不仅消除了祸害,还为建桥补充了石材。正统元年七月初七,王源题写了除怪石诗,此诗及“潮州知府王源除怪石”的字样均被刻在石上,但是“文革”时,韩江改道,此石被炸毁。

湘子桥的东桥,有一座牌坊,上书“民不能忘”。这是潮州民众为纪念清咸丰年间的知府吴均而设的。某年,韩江水涨,漫上城墙,情况危急。吴均于东门楼上祭水,但水一直不退。吴均便把自己的官帽和官服都扔到水里,表示与潮城共存亡,而洪水居然退了。这便是“吴府公祭水”的佳话。

湘子桥东桥的“民不能忘”牌坊。这是潮州民众为纪念清咸丰年间的知府吴均而设的。(图片来源:大纪元资料室)

“仙佛造桥”的传说流传最广。相传唐代文学家韩愈被贬任潮州刺史后,他请侄孙韩湘子等八仙与潮州的广济和尚斗法造桥。两人分别从江的东岸和西岸往中间修,天亮时斗法结束,桥还没有造完。广济和尚就用禅杖、何仙姑用莲花化作了巨缆和十八只梭船,把两段桥墩连接起来。因此,江东岸和西岸的居民给桥取了不同的名字:“湘子桥”和 “广济桥”。

结语

潮起潮落,古桥巍巍。桥因水而成,承上天之力、将非凡的绮丽溶于自然、汇入历史。先人的智慧、传统的神力,写下永远的传奇。

 

编写:高天韵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美莲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