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一座有著2000年歷史的西方重要城市;一座集歷史、藝術、金融和政治於一身的美麗霧都;一座吸引著全世界莘莘學子的烏托邦。
初到倫敦,迎接我的不僅僅是熱情的早早就等在火車站的朋友,也有那珍貴的燦爛陽光。雖然沒有窺測到倫敦霧都那傳說中詩一樣的美,但是在陽光普照下的倫敦卻更讓我印象深刻:它讓我更清晰的看到了倫敦的每一個細節,看到了熱情的倫敦人真誠的笑容,這一切深深的刻在了我那充滿陽光的倫敦第一印象中。
去旅店的路上,在我們問路的時候,遇到兩位外地人,他們本來走出去很遠,見我們不是很確定,又折回來再仔細告訴一次才放心離去。
下午,我自己步行去火車站接朋友的時候,一位善良的、熱心的、滿頭白髮的倫敦老人,拄著拐杖問我是否迷路,當得知我要去火車站時,他從家門口一直把我帶到火車站,找到客服人員後,還要再確定一次。熱情的老人家一路介紹街邊著名建築物。真讓人足足的感到倫敦人好客和友善!滿滿的感動一直在記憶中!
地鐵裡,多次遇到非常熱心的地鐵工作人員很耐心的指路;也多次遇到年輕女孩或男生主動讓座。這樣的旅行把第一次倫敦之行滿滿的加分。
久負盛名 一飽眼福
出了倫敦聖潘克拉斯國際火車站,我們是選擇步行到旅店的。一路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倫敦那著名的紅色雙層巴士——London Buses。倫敦巴士隸屬於倫敦交通局的附屬部門,1999年在大伦敦政府法案颁布后成立。有675条日線和52条夜線,是24小時服務。它不僅方便了白天的乘客,也方便了上夜班和夜間出行的人們。
真是幸運,當天我們看到了老式的倫敦巴士,就是車尾的門是開方式的那種車。這在電影裡才能看到場景,今天我們邂逅啦!
紅色雙層巴士、紅色電話亭和紅色郵筒,當然一個也不能錯過!
就在聖潘克拉斯國際火車站的大酒店門口,就有一個廢棄的紅色電話亭,也許是出於照顧遊客的好奇心吧,雖然已經步入了人人一部移動手機的現代社會,可是貼心的倫敦人還是保留了這個從歷史中走來的紅色使者。看到它,不禁讓人聯想到很多電影大片里的場景。
紅色郵筒,到處可見,方便了寄信人,也成了倫敦的一大景色。來觀光的遊客,絕對不會錯過!
和巴士一起奔跑於大街小巷的除了各式的私家車外,還有倫敦著名的計程車:「黑車」。它看似小巧可愛的樣子,絕對不會錯過遊客那好奇而敏銳的雙眼。更讓人眼前一亮的是,計程車的顏色真是五彩繽紛,除了常見的黑色之外,還有褐色、墨綠色、藍色,絕對令您瞠目的是,竟然還有可愛的「粉色」!
其實,這樣獨具氣質的倫敦「黑車」是大有來頭的,這要追溯到300多年前,世界上最早的計程車源自十六世紀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統治時期,當時是馬拉式計程車。經過了工業時代的英國,1906年,倫敦街頭出現了車廂裏安裝了計程表的四輪汽油汽車,這就是沿用至今的成為倫敦一大景觀的「黑車」。算起來至今已經113年的歷史了。看來倫敦街頭一不小心,就會看到超過百年的古董級別的景緻。
那為什麼叫「黑車」呢,是因為最一開始製造時標準通用的顏色是黑色,如果想和別人不一樣,購買者必須額外支付特殊顏色的費用。至於說不同顏色的計程車的起步價是不是不一樣,那要遊客自己去比較和體驗了。據說每位倫敦計程車司機必須至少會6種語言呢。
值得一提的是,黑色計程車至今還仍保留了早期設計,方便戴著禮帽坐進車裡的英國紳士們所需要的車身高度;寬度在25英尺(7.62米左右)的範圍內進行完全掉頭動作,滿足了計程車在歐洲城市特有的狹窄街道也可以靈活掉頭的需要。雖然查到的資料是這樣寫的,但我個人認為,巴黎的街頭比倫敦窄很多。
倫敦的地鐵也很貼心,和巴士一樣,地鐵車廂的座位上面會顯示下一站。
人行道處的紅綠燈下,也有方便步行人的服務器,它並不是擺設,而是真的馬上就換綠燈呢。還有倒計時指示燈。
一路讓人心情愉快的還有到處盛開的花。路邊、商店門外、建築群里、就連路燈上都精心設計花卉裝飾,讓遊客無論抬頭低頭都能看到花朵在對你微笑。這樣心情怎能不好?
塞翁失馬
但是,人生怎麼是那麼容易的呢?在感嘆倫敦人熱情好客的同時,也不免遇到了一件很嚴肅的玩笑!
我們一行兩人正在找路,一位身著體面的、有些口音的人主動幫助我們,正在交談間,兩個人突然向我們走來,一個人高馬大的大胖子向我們迅速出示警察身分,說要檢查我們的證件,看完證件後,還要看錢包,一邊翻包一邊說:「這一帶小偷很多,要把皮包放身前,不要放身後。」 在他們營造的緊張氣氛中,打開錢包,把錢拿出來又放回去了僅僅兩三秒種,在我們四隻眼睛的眼皮底下,我們的朋友第二天發現,丟失了近200英鎊和一張銀行卡。後來我們遇到一位非常耐心的女警官,她說:「在倫敦,警察沒有權力看遊客的錢包和碰遊客的錢。」 她確定我們是遇到了高級神偷。
雖然有些插曲不盡人意,但也讓我們學到很多東西。警察也可以是小偷。這給我們上了一課。以後應該更加小心。
每個城市都有它獨特的歷史和文化,不動的歷史遺跡靜靜的訴說著古往今來的趣聞軼事;流動的紅色雙層巴士和計程車以它們特有的形式繼承著那些流動的歷史;熱情、耐心的倫敦人也以他們各自的角色繼承著倫敦人特有的傳統。
倫敦,一座古老的城市,卻住著不古老的心。
作者:尹芳潔
(欧洲希望之声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标题及链接)
责任编辑: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