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延禧攻略》着实火了一把。不仅在国内很火,甚至连不会中文、非亚洲地区的观众和媒体,也对它产生了好奇。 从女主角魏璎珞的身世到剧中精致的服饰、优雅的选景,都让人印象深刻。
长年生活在高墙围起的皇宫之内的皇亲国戚,终日侍奉着拥有四海的皇上,并与宫墙之外的民间生活处于一定程度上的相互隔绝状态。这一切,使紫禁城成为中国古代神秘的地方,这可能,是宫廷剧火爆的原因之一吧!
《延禧攻略》中的魏璎珞,也是《还珠格格》里那个温柔善良、善解人意,处处帮助小燕子的令妃娘娘,她的历史原型是乾隆皇帝的孝仪纯皇后(1727-1775),原名魏佳氏,父亲是内务府管领,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正黄旗汉军包衣出身。乾隆帝的第三任皇后,他唯一一个有汉人血统的皇后,是嘉庆帝的生母。
乾隆十年时,魏佳氏被封为贵人,也是在这一年,魏佳氏由贵人升为令嫔。乾隆十三年,又晋封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魏佳氏被封为令贵妃。从这份地位不断上升的履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令妃是很受乾隆皇帝的喜爱的。魏佳氏容颜秀美,心地善良,乾隆帝之所以封她为令妃,是取“令”字在《诗经·大雅》中的“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在古代汉语中有美好之意,皇帝听到和看到的都是魏佳氏温柔善良、善解人意的一面,所以她才会得此封号。
乾隆二十五年,魏佳氏生下皇十五子永琰。乾隆三十八年,永琰被立为皇储,此时永琰年仅十三岁,乾隆帝按照雍正时定下的规矩,将永琰的名字写在诏书上,密封之后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的匾额后面。因此,我们说嘉庆帝永琰身上有着一半的汉人血统并不为过。
说到这里,有人不禁会问,清代不是实行的满汉不通婚制度吗?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注重族第是满族婚俗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满汉不通婚几乎成为清朝的传统国策,在满族内部也极为讲究尊卑贵贱,但满清皇帝妃嫔却有汉籍魏佳氏。光绪季年,德宗曾降旨,令满汉通婚。而“满汉不通婚”却依旧成为满清,尤其是上层婚嫁习俗的不成文之规矩。
不过,需要澄清一个事实,所谓的“满汉不通婚”并不是指全体汉族人,而是指非旗籍汉民,即八旗汉军除外。魏佳氏的祖上就是属于八旗汉军,后来被抬入满洲旗。魏佳氏生于雍正五年,长得艳丽出众,光彩照人。她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琴棋书画、女工织锦无一不精,与满蒙的女子相比,别有一番风韵。
还有一点,作为深受乾隆宠爱的贵妃,为什么在后位虚悬时,乾隆一直没有立令妃为后?
有分析认为,因为乾隆帝有自己的考虑,认为他的一生比较“克后”,所以,乾隆一直没有再立皇后的打算。另外,他首先是一个皇帝,其次才是一个丈夫,政治制度和政治格局在那里,他没有办法。
令妃魏佳氏并非满族出身,而是汉人,而且她的娘家也不是对国家有巨大贡献的家族。
乾隆立了魏佳氏的儿子永琰,就要保证永琰能够顺利登基。如果册封令妃为皇后,无疑是传递了一个政治信号——皇储为皇十五子永琰,这势必引起一些人的夺位之心,不利于朝局的稳定,也不利于永琰以及他的兄弟的成长,作为皇帝和父亲的乾隆,当然不愿意看见夺位的残酷场景。
因此,令妃魏佳氏在生前始终没能登上皇后的宝座。尽管没能当上皇后,但是魏佳氏很争气,她接连为乾隆生了四个皇子、两个皇女,是乾隆帝后妃中生育最多的一个。
令妃以皇贵妃之尊总摄后宫,代行皇后之责,成为无名号而有实权的后宫之主达10年之久,可见,乾隆皇帝给予了令妃极大的权力。从令妃留下的遗物中可以看出,她生前已经拥有东珠朝珠,而东珠朝珠是帝后才有资格佩戴的,由此也可以看出乾隆皇帝给予令妃的特殊待遇。
但不幸的是,在儿子被立为皇储之后仅仅两年,随着年仅二十岁的女儿固伦和静公主的早逝,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令皇贵妃病逝,时年四十九岁,册谥令懿皇贵妃。乾隆六十年九月,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为皇太子,并同时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此后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全谥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本篇文章和图片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