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 內行看門道!專家解讀:貿易...

內行看門道!專家解讀:貿易戰下中美關係

369
程晓农对贸易战下的中美关系进行了解读。(DJY)

【2019年03月06日訊】在中美貿易戰的陰影下,北京兩會登場。作為貿易戰後的首屆兩會,貿易談判、華為事件、朝鮮問題、中國軍費開支等多個話題,成為國際媒體關注的主要議題。

大紀元記者採訪了普林斯頓社會學博士、政治與經濟學者程曉農,他對貿易戰下的中美關係進行了解讀。

記者:3月4日,中國人大新聞發布會上,針對中美貿易戰,人大新聞發言人張業遂回應,中美兩國利益已經深度地交織,一個衝突對抗的中美關係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並說:“用冷戰的舊思維來處理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問題是肯定沒有出路的。”您認為他的言下之意是什麼?

程曉農:言下之意是中國現在的態度,中國(中共)並不希望現在或者今後一段時間內,與美國處於一種對抗狀態,不是一個簡單的所謂實力強,實力弱,或者韜光養晦的問題,而是從戰略上來講,現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狀態下,各個國家之間已經不可能再通過資源爭奪這種方式,像第二次世界大戰一樣去追求誰老大,誰老二,老二一定要把老大干掉,這些想法早就過時了。

我覺得通過中美貿易戰,中方應該了解兩點:一點,中國(中共)收買美國的科技人員,挖美國公司的技術人員,或者到台灣的公司任職等,用這種辦法把美國的技術偷走,或者是挖美國的教授,華人教授,把在美國研究的成果轉到中國去,這種伎倆不是一個正常國家發展的路。

中國人應該明白,小偷小摸的把戲是歪門邪道,必須要放棄歪門邪道,轉上正道。什麼是正道?就是企業自主研發技術。說起來做人都應該有這個底線,不偷不搶。實際上美國的壓力在幫助中國營造一個尊重知識產權、企業加強自主研發的一個制度環境。

走正道對中國來說就是贏了。現在這場中美貿易戰,美國出手逼中國走正道。美國並不是要把中國打垮,它希望中國可以發展自己的經濟,但不能靠偷、搶。

另外一點,今後中國必須和平發展,不可能靠武力去發展。武力爭奪不可能帶來發展,只能帶來戰爭。在核戰爭、核武器的年代,挑起戰爭、追求戰爭最後結果就是滅亡,絕不會發展。既然是和平發展,中方不應該,也不能整天琢磨怎麼對付美國,怎麼超過美國,然後怎麼壓制美國,這些想法其實都是思維狹隘。

記者:全國人大即將審議“外商投資法草案”,這是自去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後的第三次審議,3個月曆經三審,立法速度被稱是中國史上最快的。如果人大通過這個立法,是否有助於停止貿易戰?

程曉農:外商投資法的修改其實就是中美談判中的核心問題。因為原來外商投資法裡既允許中國強制外企轉讓技術,也允許中資佔多數股,不讓外企能夠獨自經營。它有一系列歧視性條款。

這些條款的背後,其實都是為了幫助偷外企技術。所謂不讓外企佔多數股份,其實也是為了用大股東的身份去施壓外企交出技術來。

人大常委會定例是兩個月開一次會,結果為了這個外商投資法的審議修改,人大兩個月開了三次會,還要再開,審議形式上是2月24日結束公眾評議,最後進入修法階段。三個月內要開四次以上的會,關鍵是美國有3月1日這個時間限制。

現在還沒有通過,如果通過了,才算中方在結構上做了些調整,但是接下來還得監督。因為中國存在大量的所謂“有法不依”的情況。所以外商投資法修改過後,雖然法律上取消了那些惡劣的條款,是不是真的就能做到?沒做到怎麼辦?這些問題就是美國現在正在和中國談判的問題,假如你做不到,口是心非,那麼還得用關稅來製裁。

記者:美方要求中方進行結構性改革,這會​​促進中國的政治制度改革嗎?

程曉農:我覺得這是連帶的猜想,是主觀意願,老希望經濟上的變化帶來政治上的變化。我想說一點,原來西方有的一個理論,就是經濟發展了,政治就會走向民主。這套理論現在證明是不對的。

經濟發展了,政治倒退了,這樣的情況多的是。在拉丁美洲,現在我們看到的最新的例子,就是委內瑞拉,它曾經“經濟發展”,然後結果出來的是獨裁政權。所以經濟發展不一定導致政治進步。

我覺得這(希望經濟改革帶來政治改革)不是一種願望,而是個人的祈求,有機會成功的,還是會成功,沒機會成功的,你弄10只發財貓,天天拜也不會發財的。談民主,談政治變化,是同樣的道理。

美國的談判,不是以改變北京政治結構為目標的。有人是把結構性轉變,理解成政治上的結構變化。實際上美國提的結構性改革,指的是經濟上的,允許外企在中國自由競爭,中國撤銷對外企的各種約束,各種不公平制度等等。

再者,如果一個民主政權對世界造成禍害,那麼這個民主也沒什麼好的。

記者:您覺得中美貿易戰最關鍵的問題是什麼?

程曉農:知識產權。現在很多人把眼光放在關稅上,其實關稅只是美國的一個手段。就是說在侵犯知識產權問題上,美國現在要求中國在相關的法律制度規則上,建立新的法律規則制度,確保今後中國停止侵犯知識產權,包括外企的,也包括在美國偷技術、挖人才等等。

如果中方拒絕做任何改變,堅持要當小偷,那麼美國就有製裁的手段,關稅其實就是這個制裁手段。如果你非要當小偷,我就用關稅敲你的頭。

其實中方應該明白一點,美國講的保護知識產權,不只是對美國有必要,同時對中國國內也有必要。

侵犯知識產權在中國本來就沒有國界的問題,中國企業首先偷的就是本國同行企業的,所以為什麼中國的企業沒有技術研發,很多企業自己不願意獨立開發新產品,原因就是我開發了就被偷走,我成功的科研人員被競爭對手挖走了。中國偷美國技術的方法,其實就是在國內普遍使用的方法。

受訪者程曉農簡介:程曉農現居住在美國,是一位知名的中國經濟學家,曾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美國《當代中國研究》雜誌主編。(大紀元)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