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03日】(歐洲希望之聲姚晶錦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借日本大阪20國集團峰會之機達成協議,關稅不會進一步提高,雙方恢復談判,一度急劇升級的貿易戰,再次進入休戰狀態。但外企撤離中國的腳步卻並未因此而停止。
《日經新聞》今日(7月3日)報導,世界排名第1和第3的個人電腦製造商惠普和戴爾,正計畫將其30%的筆記本電腦生產移出中國。
惠普和戴爾去年共在全球銷售約7000萬台筆記本電腦,佔全球市場的40%。兩公司的主要生產地為中國的重慶和崑山,全球每3台筆記本電腦中,即有1台產自重慶。
重慶當地政府官員向《日經》透露,惠普已將2019年的筆記本電腦產量預測,降至不到1000萬台,約是2年前產量的一半。
多個消息稱,惠普正在考慮逐步在泰國或台灣建立新供應鏈,可能在今年第3季(7月至9月)結束時開始轉移生產,但最終決定仍可能改變。至於戴爾已經開始在台灣、越南和菲律賓「試營運」生產筆記本電腦。
多位消息人士也稱,微軟、Goolge、亞馬遜、Sony和任天堂等,也正考慮將部分遊戲機和智能音箱製造移出中國。另有知情人士表示,其他PC製造商如聯想集團、宏碁和華碩電腦,也正評估生產遷移計畫。
亞馬遜和任天堂正將越南視為替代產地,微軟則正注意泰國和印尼。
「只要威脅存在,就有依賴這些長供應鏈的風險,」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當代中國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China)主任戴杰(Jacques deLisle)對紐約時報說。 「企業不喜歡不確定性,目前(中美談判)的做法延長了不確定性。」
紐約時報說,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全球企業將繼續把其供應鏈——至少最後階段——轉移出中國。
外企的不斷撤離,顯然對北京造成了巨大的壓力,昨天(2日)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大連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會議上表示,將允許外國金融服務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比此前承諾的提前一年,並將改寫許多有關外國投資的規定。
據紐約時報報導,上週末,北京還小幅下調了一些行業長期以來對外資的各種限制。但外國企業一直表示,如此小規模的改革是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