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乾隆御笔点状元 误选书生乃...

乾隆御笔点状元 误选书生乃天意

577
北京紫禁城(图片:pixabay)

清朝乾隆年间,扬州有个才子名叫柳敬亭。其祖父柳若谦是当地富户,家资殷实,乐善好施,当地人尊称为柳老太爷。

柳敬亭19岁这年,恰逢京城大考。他遵从父命,进京赶考。

这天,柳敬亭和书僮入宿方文寺。晚上,柳敬亭翻来覆去睡不着,忽闻窗外传来阵阵箫声,便起身披衣出去一探究竟。

只见月光下坐着一位书生,手抚玉箫,神态自若,玉树临风,恍若仙人。

柳敬亭听到箫声精妙,不禁赞道:“好箫!好箫!真如仙乐,敢问兄台名讳。”书生朗声答道:“在下秦起云,乃江浙举子,今赴京赶考。一时兴起,胡乱吹上一曲,兄台如不见笑,就请过来一叙。”

柳敬亭便走过去也盘膝坐下,与秦起云谈论诗词音律。两人一见如故,非常投缘,便结伴上路一同赴京。

考试这天,柳敬亭被分在天字9号房。他粗略看了一下考卷,觉得不算太难,便从容作答。

考卷最后一题是对联,柳敬亭看了一下,不由心中微微一颤。只见上联写着:炭黑火红灰似雪。这七字含有三种颜色、一样事物,真是少有的奇联。

这上联难住了众士子,连分在天字27号房的秦起云也束手无策。柳敬亭苦思冥想也没想出来,不觉一阵倦意袭来,伏在桌上睡着了。

梦中出现一位白发老者,对他说:“年轻人啊!你这文章有诸多不妥之处。”柳敬亭见老者仙风道骨,定非等闲之辈,忙应道:“晚辈不才,请老先生指教。”

于是,老者便将他答卷中的不当之处一一指了出来,并提出如何修改。柳敬亭十分佩服,问道:“学生请教老先生名讳。”老者答道:“老夫叫浪依离。”柳敬亭笑道:“这就奇了!百家姓似无姓浪的啊?”

老者微微一笑道:“且不说这个。那最后一联可曾对出?”柳敬亭惭愧地说苦思不得。

老者说:“此联堪称绝妙,但尚不至于无句可对。你家中可有田地?”柳敬亭答道:“有良田三百亩。”

老者又问:“秋种何物?”柳敬亭笑道:“麦子啊!”老者再问:“麦子是何颜色?磨出来的麸皮和面呢?”

柳敬亭听闻此言,立即拍案而起,兴奋地说:“学生明白了!”他瞬间从梦中醒来,提笔写出下联:麦黄麸赤面如霜。

三天后,主考官晋见乾隆,奉上三张考卷,说道:“其中秦起云才学最高,而柳敬亭对出了那副奇联。请皇上定夺。”

乾隆仔细阅览了三张考卷,欲将秦起云点为状元,柳敬亭点为榜眼。当他持笔越过柳敬亭的试卷时,看到卷上对联,心中暗道:“这对联可真是鬼斧神工啊!”

就在这一念之间,御笔落下了一滴朱砂,正巧落在柳敬亭三字上面。乾隆不由叹道:“天意啊!文章不及秦起云,造化难比柳敬亭啊!”

秋去春来转眼过了一年,回乡探亲的柳敬亭已回京城赴命,祖父柳若谦来到了自家农田。当他看到田地中间的那座无碑坟墓时,心中微微一叹。

原来这坟中埋着一位寒儒,他一生贫困潦倒,死后无钱安葬。家人知柳老太爷乐善好施,便在夜里将尸体下葬于此。柳若谦知道后并未责怪他们,反而拿出银两让他们去谋生。

此后每到农忙春耕之时,柳若谦总叫人靠两边犁,唯恐伤及此墓。今年下人又问:“老太爷,今年……”柳若谦仍像往年一样,随口答道:“让一犁吧!”话刚出口,他猛然醒悟所谓“浪依离”者,竟然是“让一犁”啊!

柳若谦善念让一犁,竟让出一个状元来,真是善有善报啊!

古人说:“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人的福报来自善念善行,积德行善不只造福自己,还会福荫子孙呢!

(转自 看中国)
责任编辑:康慧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