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天空 【逆天而为痛悔迟 之十五】...

【逆天而为痛悔迟 之十五】:千年欺骗挖根源,逆天天谴见真颜

332
图15-1:公元549年荧惑守心天象图。

第十五章 千年欺骗挖根源,逆天天谴见真颜

前面我们结合现代天文学,展现了“五星连珠、盛世血路”天象中“盛世”的意义,这个天象铭刻着宋太祖大兴佛法、开创北宋盛世的辉煌,同时揭示了古代13次公认盛世背后一致的根源:大兴佛道正法。但是历代都有人被“萧衍兴佛败国之说”所迷惑,本文在荧惑逆行守心的天象之下,揭示萧衍逆天的原委。

1.现代天象学的没落

萧衍之死,对应着上图荧惑守心天象。我们在上部第一章详细讲述了“荧惑守氐”,而荧惑守心,就是火星拐弯留守在心宿的范围。
上部第一章说过天象学在宋朝就失传了,真传又回到了大道修行者中间,北宋对天象的解读基本是错的。到近代就更不用说了,完全没落,精华全部被歪曲否定了。所以,得先给荧惑守心正名,才能继续进行我们的穿越时空的天象旅程。
“科学”误断,广泛流传
有学者研究指出:二十五史中,检索到2000多年间的23次荧惑守心的天象。用电脑推算,发现其中17次是错误的,还有一些荧惑守心的天象发生了,但并没有记录在史书上,因此判定“荧惑守心”很可能是事后伪造的天象[1]。
但是,这种新奇的观点,遭到了一些学者的反对[2][3][4]。他们研究发现正史中有26次荧惑守心的记录[2],8次是无可非议的真实记录,而被质疑的荧惑守心,是否定者的标准过于苛刻,又欠严谨。
但是,不严谨的“科学误断”,却不胫而走,成了打击天象学的大棒,广泛炒作;而严谨的研究,却因为“阳春白雪”,深奥难懂,少有问津。下面我们简单汇总一下,深入浅出地做一小节,大家就能大致看出门道所在。
表15-1 学者误断的“荧惑守心”辨析表
  时间 天象叙述 否定原因 肯定方指出的实际情况
1 宋景公37年 守心或在心
[5]
没发生 否定者搞错1年,当年荧惑在心
2 秦始皇36年 荧惑守心 未守心 年代搞错,次年守心
3 汉高祖12年 荧惑守心 没守心 守氐,水准有限,误观测
4 汉绥和二年 荧惑守心 没守心 2年后荧惑守心
5 汉永初元年 荧惑守心前星 无法否定 如实认定
6 汉中平三年 守心或在心 无法否定 如实认定
7 魏文帝时期 荧惑守心 没发生 恭维话[6],非天象记录
8 西晋287年 荧惑守心

罕见的天象不可能密集发生,这是西晋不懂天象的星官的错误观测。误测,无意义。
9 西晋299年 荧惑守心
10 西晋306年 荧惑守心
11 西晋311年 荧惑守心
12 成汉太和初年 荧惑守心 没发生 荧惑守尾,误测为守心
13 后赵石虎末年 荧惑守心 没发生 清朝人汇编,正史无载
14 后秦弘始末年 荧惑守心 没发生 荧惑守之,误抄为守心
15 南梁太清三年 荧惑守心 差2个月 差52天,可能为附会天象,人为修改
16 南梁承圣年间 荧惑守心 没发生 岁星守井,荧惑在心,笔误为:岁星在井,荧惑守心。
17 唐贞观17年 荧惑守心前星 无法否定 如实认定
18 唐天宝13年 荧惑守心 无法否定 如实认定
19 唐太和七年 荧惑守心 遗漏 如实认定
20 唐咸通十年 荧惑守心 没发生 战乱误记,文献误传
21 宋景德三年 荧惑守心 无法否定 如实认定
22 宋庆元二年 荧惑守心 无法否定 如实认定
23 明洪武初年 荧惑守心 遗漏 如实认定
24 明洪武31年 荧惑守心 没发生 3年后守心,为附会而改动
25 明崇祯11年 荧惑守心 遗漏 如实认定
26 明崇祯15年 荧惑守心 没发生 上面11年5月守心的误记
从上表能看出,否定荧惑守心者,所谓的23条记录17条伪造,漏检了3条,应该是26条;而且只有5条能认定是错误的。就这5条中,有4条明显集中在西晋的25年间,这明显是不懂天象的外行观测,这样的离群值,没有统计学意义。
也就是说,否定者列举的23条,有意义的只有19条,其中只能认定1条明显是假的,这样说来,否定就不成立了。
而且,就是否定者苛刻指出的“17条错误”,只能证明观测记录错误、档传抄笔误,却不能否定荧惑守心天象本身!天道精微,常人难为,所以很多人会搞错。但是如果因为那些细枝末节的错误,就一概否定“天象学”的根本,恰恰是不科学的。去伪存真,才是真正的科学之道。
科学统计,真相端倪
零散的个案不能说明问题,集中汇总,方能看出其中蕴含的统计学意义。
表15-2 部分荧惑守心天象与人间大事的对应
时间 主要天象 结果
公元前210年 荧惑守心 秦始皇驾崩
公元前5年 荧惑守心 汉成帝断袖之癖,逆天提前2年死
西元549年 荧惑守心 梁武帝萧衍先死12天
643年 荧惑守心(守心前星=太子) 唐太宗功德延寿,太子死[7]
912年 荧惑守心 后梁太祖朱温死
1006年 荧惑守心 两方应验(后续展现)
1085年 荧惑守心 宋神宗死
1369年 荧惑守心 元顺帝顺天延寿,1年后逆天应劫
可见,荧惑守心天象,直指天子的夺命凶劫。《史记·天官书》:“(火)犯守房、心,王者恶之”。《乙巳占》:“火守心,大人易政,主去其宫……火守心,哭声吟吟。”这些天象意义的阐释,绝不是空穴来风。

2.逆行守心,梁武帝逆天应劫

现在天文学计算表明:公元549年发生了荧惑逆行守心的天象,而《梁书》记载的时间有小误[8]。
图15-1:公元549年荧惑守心天象图。
从图中能看出,火星留守心宿的时刻在拐点的6月24日,离心宿最近,对天子威胁最大。而6月12日是进入心宿范围的时刻,火星运行极为缓慢,进入“滞留”状态,虽然不及最凶险的24日,但是它的位置与24日只差0.03度。梁武帝死于荧惑进入心宿的6月12日(图中绿色圆点),与6月24日留守点相比,减寿12天,也算是准确应验了。
前面讲过,应劫于逆行守心的天子,一定是逆天的。对于梁武帝萧衍,在人间评价是冰火两重天。一些佛学者称萧衍为弘扬佛法的“大德楷模”,佛教以外的学者说他“佞佛误国”,真相究竟怎样?
其实历代佛门高僧都知道萧衍的真面目,只是不愿意说破天机而已,而今是到了不说不行的时候。

3.千年迷人眼,今日示真颜

骗了1500多年的“反面典型”?
提到萧衍,人们就会想到那个著名的、虔诚的“佛教徒皇帝”,大力修建佛寺,推广佛教,曾4次舍身同泰寺出家,他参阅佛经写成《慈悲道场忏法》十卷——现在叫做《梁皇宝忏》,“超度”了他谤佛遭恶报的皇后,至今盛行不衰。但是历史上都把他当作佛教误国的典型,因为萧衍亲身证实了佛教“在家破家,在国破国”。1500多年来,佛教人士在赞美萧衍兴佛的同时,一直在小心地回避“萧衍崇佛误国”、“梁武帝兴佛灭国”的“事实”,而反佛者的则把他作为利器,对佛法口诛笔伐。
但是,历史的常识永远不是天机,历史的真相绝非表面的想像。当我们把萧衍所行所为的实质揭示开来的时候,大家能看到萧衍处处违背佛教教义做事,佛经中早就留下了对“魔弟子”的预言,萧衍是否应验,大家可以自己评判。
歪曲佛经,诽儒谤道
梁武帝萧衍开始信道教,后来改信佛教,下了一篇《敕舍道事佛》的诏书。诏书把道教始祖老子,儒教鼻祖孔子都说成是如来佛的弟子,说他们走了旁门邪道。而且说:百官和皇族都应该改变信仰,和他一样改信佛,“反伪就真,舍邪入正”[9]。
前面我们讲过,佛、道都是正法,高僧、高道之间都是互相敬重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国师、天师道的创始人寇谦之,就极力反对拓跋焘灭佛,只是没拦住。修行哪个法门是自愿,但萧衍改换门庭,还要诽谤道教、诋毁祖师,连孔子、周公也要贬斥一番……谤道也是谤正法,和谤佛的罪是一样的。
现在学术界认为:老子要早于释迦牟尼,《道德经》更早于佛经,因为佛经是释迦牟尼灭度后,弟子们集结整理的,当时是口传心授,佛经系统地整理成文字是在500年后。所以,萧衍凭空乱断,把老子也说成是如来弟子,是对佛经教义的肆意歪曲,犯了佛教的大忌。违背佛教教义,能说是佛信徒?
当然,佛教信徒也难免有错,违背一点教义再改正过来,遵照佛经修行,还是佛弟子,但是萧衍的违背可不是一点,而是根本性的违背。
佛教讲平等、善待众生,萧衍徇私枉法,鱼肉百姓
大家都知道佛家讲人人平等,普渡众生。梁武帝做的正相反,对亲族、对恶人极为纵容,对百姓极为刻薄。
萧衍的六弟临川王萧宏,505年率数十万精锐战北魏,在洛口(今安徽怀远附近)被吓住,北魏笑称萧宏为“萧大娘”,称另一个想退兵的吕僧珍为“吕姥姥”。魏军中望气(云气,最低层次的天象)的人说九月份南梁退兵,魏军就按兵不动。到了九月份,梁军在军事上占优势,但是一天夜晚风雨大作,“萧大娘”吓得弃军而逃,造成兵溃。梁军自相践踏,死伤惨重,逃亡的更多,刀枪辎重扔了一路,萧宏后来反而一路升官。萧宏和萧衍的女儿通奸,两次弑君篡位未遂,萧衍却宽恕了他们。而后萧宏大肆聚财,强夺民财,侍女千人,穷奢极侈。萧衍去萧宏家查库,见30多间库房中堆钱三亿,另外库房满是奇珍异宝,布、绢、丝、绵、漆、蜜、朱砂无数,萧衍反而称赞六弟生活大气![10]
萧衍还大规模推行铁钱,以“梁铁五铢钱”代替铜钱,廉价的铁钱造成恶性物价。《隋书》记载:“私铸铁钱泛滥堆积如丘山,物价腾贵,买点东西就得用车拉钱。[3]”一斗米卖80万钱,这和唐朝贞观四年的斗米4钱,形成鲜明的对比!不断的通货膨胀,被掠夺最厉害的,是基层百姓。
萧衍一朝,官员贪腐,贵族奢靡,动辄奴婢千人。百姓赋税、徭役较以往更为繁重,妇女都被迫服徭役,多纳税。
佛家威惩凶徒造福众生,萧衍呵护凶徒祸害百姓
萧宏的儿子萧正德,做过萧衍的养子,偷盗掘墓,无恶不作。后来萧正德见萧衍生了儿子,自己做太子无望,就投奔北魏;在北魏不得意,又回来谢罪。萧衍宽恕了他,恢复爵位、封官。而萧正德继续胡作非为,纠结亡命徒,黄昏时分在路上杀人为乐。当时朝中功臣豪门子弟很多都极为放纵,专门杀人抢劫、奸人妻女,家里不管,官吏不敢管,萧衍睁一眼闭一眼。后来萧正德的弟弟萧正则因为抢劫、杀和尚,才被放逐。对萧正德免官不久又升官。
525年萧正德领军北伐,后来像他父亲一样弃军逃走,被罢官流放,还没到流放地就被追上赦免了,不久又恢复爵位[11]。
大家听到过许多佛教故事,《西游记》中也有不少,佛家对于恶人凶徒都是展现佛法的威严、严惩的,恶人看到强大的法力、被吓醒悟、真心悔过,才给他网开一面。而萧衍对恶人,一味纵容,处罚轻描淡写,很快恢复官爵,如此徇私枉法,是对受害百姓最大的不公,民众无处申冤。萧衍对百姓却极为苛刻,百姓犯法要被连坐,老幼不免;一人逃亡,举家罚作苦役。人人思乱,起义不断。
萧衍这么崇信佛法、大兴佛法,怎么不出盛世?国家反而成了这个样子?
实际他不是兴佛,行为在根本上完全违背了佛教众生平等的教义,如此呵护腐败,压榨百姓,怎么是慈悲的佛教徒所为?
白虹贯日天象垂,萧衍逆天社稷危
图15-2:白虹贯日示意图(中的横向弧光非云非幻,为白虹)
《梁书》记载:太清元年二月十二(547年3月18日),发生了白虹贯日的天象。次日,东魏的侯景以他管辖的13个州来内附,投奔南梁。[10]
说着两件事没有因果关系,稍微了解一点天象的人都不信,特别在古代,都会把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
《乙巳占》:“凡白虹者,众乱之首,百殃之本。”可见这是大灾来临之兆,就应验在侯景来投。当然,那时远在隋朝之前,《乙巳占》的作者李淳风还没有出生,但是,那时的司天监水准也不低,较为准确观测出了荧惑守心的天象。就是不懂天象,那时天人合一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都知道太阳象征天子,被白虹贯心横穿,能是吉兆?
侯景是东魏勇将,桀骜不驯,先投北魏乱臣尔朱荣,尔朱荣被杀,尔朱荣的大将高欢剿灭了尔朱家族残部,侯景投降高欢。高欢病重时嘱咐儿子:“侯景必反”,写信召侯景除之。但是高欢一死,侯景就反了。先请求西魏接受他的河南6州,西魏接受但不发救兵;侯景只有向南梁求救,提出献上河南13州。其实侯景难以自保,更别说土地了。
梁武帝不听劝阻,不顾天象垂下的昭昭天意,沽名钓誉,派兵去救侯景,执意逆天而为,酿成了千古大祸!
佛门光明磊落,萧衍两面三刀,逼反侯景
萧衍马上派军增援侯景,在寒山(今江苏铜山)被东魏大败,侄子萧渊明被俘。侯景率800余残兵逃到梁朝。
萧衍损兵折将,寸土未得,还得给侯景地盘,供应粮草辎重。西魏要和南梁通好,侯景畏惧,伪造西魏文书,请“以俘获的萧渊明换侯景”,萧衍马上回信:你早上送来萧渊明,晚上我就把侯景(抓起来)送回去。侯景看信后大怒,谋反。
此时不断有人上奏:“侯景必反不可留。”萧衍却说:“侯景在危难之时寄命于我,如婴儿仰望乳母,我对他这么好,他怎能造反?” 他不知道戏已经演漏了,他要抓侯景换萧渊明的回信,已经落在侯景手中了。
佛门历来讲做人修行要光明磊落,萧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出尔反尔,哪里是佛教徒所为?
548年,侯景以8000人起兵,起义队伍越来越大。在萧衍的残酷统治下,贵族官僚鱼肉百姓,百姓被压榨到极点,早就想反了。这时候萧衍才意识到大祸临头了。
佛家讲少欲知足,教化众生,萧衍腐化治国,毁了亲族与众臣
萧衍自己勤俭持戒,50岁后不近女色,一日素食一餐,被子两年一换,可是他以腐败教化皇亲大臣,以致宗室奢华,大臣枉法,官宦子弟盗墓劫货,杀男抢女,社会大乱。
佛教徒教化众生,都是深孚众望,可是萧衍一个人也没教化了,从道德上毁了整个朝廷。以至于国难当头,他那么多儿子和亲人,没有一个真想去勤王救驾,都是趁火打劫,观望,等着他死了去抢位,甚至趁机杀宗室,扫清即位障碍。
怜悯众生佛家慈悲,生灵涂炭萧衍无悔
侯景之乱,南朝大约十分之八、九的人口(约800万人)死于战火和屠杀,文明的大倒退,萧衍一手促成。
侯景打到长江天险,兵力并不太多,可是萧衍启用他罪恶累累的前养子、侄子萧正德抵御,萧正德为当皇上和侯景结盟,送去战船接侯景渡江。侯景打到京城,萧正德开门纳叛,和侯景合兵攻打台城(皇城)。侯景先立萧正德为帝,台城攻克,就废了他,而后杀之。
86岁的萧衍在宫中,面对国破家亡,无数百姓死于非命,萧衍问手下:“还能一战吗?”手下说不可。萧衍从容淡定地叹道:“(社稷)自我得之,自我失之,没有什么值得悔恨的。”[14]此时眼里还只有社稷权力,和悲悯苍生百姓的佛教徒,格格不入。
萧衍被囚禁宫中,不得饮食,又饥又渴,索要蜂蜜水喝又不得,留下“荷、荷(喝、喝?)”二字而死[15]。
千载遗祸,重蹈覆辙
后世不明真相,都认定萧衍是佛教徒,所以萧衍“在家破家,在国破国”的亲身例证,成了反佛者的历史性武器。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太史令傅奕极力鼓动灭佛,与笃信佛教的宰相萧瑀论战,拿出萧衍的“实证”, 萧瑀作为萧衍的后人无言以对,败。李渊定下佛道齐灭的圣旨,幸亏赶上了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李渊灭佛不成,天谴较轻,失去帝位。
时至今日,很多人依然不明真相,萧衍的故事把太多的人推向了反佛者的行列。
佛教严禁篡改佛经,萧衍仿作推行其中
后世佛学者盛赞萧衍仿照佛经写的《慈悲道场忏法》十卷,说此法“超度了萧衍的夫人”,它真有法力么?
剖开人云亦云的传说,仔细想想就明白了:佛法无边,在小说《西游记》中有着生动的艺术展现,正因为释迦如来有那么大的法力,他讲的佛经才能度人。而梁武帝萧衍,没度过任何人,没有感化过任何恶人,没有任何法力,最后被恶人囚禁、悲惨饿死,连能降伏恶人的初果罗汉都没达到,他写的表面文章,就有法力、能度人?
后人认定萧衍的《忏法》有度人的法力,混入佛经,成了僧人、居士的必修功课。那成什么了?
其实,对照佛教经典,大家自己就能分辨。《佛藏经》中,释迦摩尼告诉他的弟子舍利弗:“恶魔于今犹尚隐身……当来之世,恶魔变身,作沙门形,入于僧中,种种邪说,令多众生入于邪见,为说邪法。”
历史上哪一个佛教徒,自诩通晓佛经,却被万民痛恨,儿子亲族都盼着他早死?如果知道这些历史真相,哪个佛学者还敢认萧衍为佛教徒?

4.富与福的根源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命里没钱,怎么努力也是清苦一生;老人说:儿女无德,纵有亿万家产也会败落。上一章,我们列举了古代十三次盛世,剖开表面现象,根源上都是天子君主大兴佛道正法的天大功德,换来的天地赐福。其实,历代修行得道之人也都知道:北宋的富,百姓的富足,根源上是宋太祖拨乱反正,大兴佛法的天大功德之果。这个功德换来的福份,没有像大隋、大唐那样,落到国家的强大上,而是留给了百姓。
福分为什么没有落在国家强大上?因为后续的君主犯下了逆天大罪,不配享受强国的荣耀。宋真宗笃信天意却被误导逆天,在上部我们已经讲过了——根源上,追溯起来还是因为他父亲宋太宗的逆天使然。
图15-3:967年4月15日五星连珠天象示意图。
对比古代十三次盛世背后的根源,宋太祖赵匡胤的功德不是最大的,而延寿却是最长的。我们看上面五星连珠天象发生在967年,而宋太祖976年驾崩,有9年的天人错位,延寿9年。为什么能延长这么久?请看下集《顺天应人改天象,无中生有造辉煌》。
(未完,待续)
注释:
[1] 黄一农,《星占、事应与伪造天象——以荧惑守心为例》,《自然科学史研究》Vol.10 No.2 (1991)
[2] 武家璧,《“荧惑守心”问题之我见》,《中国科技史杂志》Vol.30 No.1 (2009)
[3] 刘次沅等,《古代“荧惑守心”记录再探》,《自然科学史研究》 Vol.27 No.4 (2008)
[4] 张健,《中国历代荧惑守列宿与四星聚、五星聚考查》,天文学报,Vol.53 No.4 (2012)
[5] 荧惑在心:火星运行两年经过一次心宿,在心宿范围拐弯称为守心,不拐弯、只是经过时靠近,叫做在心,也叫犯心。
[6]这句对话并不是出自史书的天象记录,而是裴松之对《三国志》的注解中,引用的《蜀记》:魏明帝曹叡问蜀国降将黄权:“现在天下三分,三足鼎立,谁是正统?”
黄权答道:“以前发生荧惑守心的天象时,魏文帝(曹丕)驾崩,吴、蜀二主平安,这就是魏国是正统的天象征兆。”
这显然是黄权巧妙的恭维。而荧惑守心的天象,在三国各国的史书中都无记载。
[7]《旧唐书》说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太子李承乾死于公元645年——《李承乾传》:“(贞观)十九年(645年),承乾卒于徙所,太宗为之废朝,葬以国公之礼。”但是,出土的李承乾的墓志铭上刻写李承乾死于贞观十七年。学术界更认同墓志铭,因为五代时期(945年)编写的《旧唐书》,史料承传难免有误。
《唐故恒山湣王墓志铭》:“大唐故恒山湣王荆州诸军事荆州大都督墓志铭王讳承乾,字高明,太宗文武圣皇帝长子,贞观十七年十月一日薨。”
也就是说:太子李承乾死于荧惑守心前星(心前星:对应太子)的当年。
[8]《梁书》:“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正月壬午,荧惑守心……三月丙子(5月3日),荧惑守心……五月丙辰(6月12日),高祖崩于净居殿,时年八十六。” 因为不可能同年两次守心,可见天象官的水准有限,时间也给提前了,怀疑史官为附会“先天象、后人事”的理念而做了改动。
[9]《敕舍道事佛》: “门下,大经中说道有九十六种,唯佛一道,是于正道,其余九十五种,皆是外道。朕舍外道,以事如来,若有公卿能入此誓者,各可发菩提心。老子周公孔子等,虽是如来弟子,而为化既邪,止是世间之善,不能革凡成圣。公卿百官,侯王宗室,宜反伪就真,舍邪入正……门下速施行。”
[10]《南史•萧宏传》
[11]《隋书•食货志》
[12]《南史•萧正德传》
[13]《梁书•武帝纪》:“二月己卯,白虹贯日。庚辰,魏司徒侯景求以豫、广、颍、洛、阳、西扬、东荆、北荆、襄、东豫、南兖、西兖、齐等十三州内属。”
[14]《梁书•武帝纪》:(永安侯萧确)确排闼入,启高祖曰:“城已陷矣。”高祖曰:“犹可一战不?”对曰:“不可。臣向者亲格战,势不能禁,自缒下城,仅得至此。”高祖叹曰:“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
[15]《南史•卷七•梁本纪中》:疾久口苦,索蜜不得,再曰:“荷,荷!”遂崩。
作者:古金
(转自 大纪元)
责任编辑:康慧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