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希望之声综合】在台湾,许多父母会让孩子读双语幼稚园,让孩子学第二语言,除了让孩子能在未来的社会中更有竞争力外有些人也许认为这样的孩子特别聪明。事实上是如此吗?学第二语言 会让孩子变聪明吗?最近看到了一篇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洪兰的文章,她说许多父母问她:学第二语言会让孩子变聪明吗?
在美国的一场会议中,一位讲者用实验证明「不会变聪明」。在长期追踪 2 万 5 千名孩子后,发现学习单语、双语的孩子智商并没有差太多,只有在「解决问题」上有所差别,因为多语言的孩子思考更有弹性。
而许多父母认为聪明的孩子比较容易成功,甚至为了让孩子变得更聪明,让他们去上各种课程,但其实,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那一个,会成功的孩子,是有办法坚持到最后的人,聪明的人反而会仗着自己聪明,而不愿努力、尽用些小手段,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
智商 196 的天才,最后一事无成
关于智商与成功的关系,还有个实验:史丹佛大学心理系主任,找了 1000位智商 140以上的孩子,给他们最好的师资、环境,想要了解基因和环境的关系,多年过后,发现这些天才中成为律师、医师的人很多,但却没有人得过诺贝尔奖。
其中一个智商 196的女孩,16 岁就从哈佛大学毕业,被送到欧洲留学,但她最后一事无成、潦倒而死,不愿努力的她只靠着当年主任替她家买的房子出租来维持生活。最后,墓碑上只刻着「女房东」。
对此洪兰也说了:「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陪伴比送他去上双语幼稚园更重要,孩子以后的发展也会更好。对此我有把握,因为这方面的实验证据很多。 」
我相信,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没有什么比陪着孩子成长,最后看到他快乐学习、日渐茁壮,还要更幸福的事了!
什么样的人活得最不满足?
这个社会存在一种现象:物质丰富却精神贫瘠的人比比皆是。什么样的人活得最不满足?内心空虚、欲望高于能力的人。我们早已过了愁吃愁穿的时期,为什么大家的幸福感却没有提升,却反而下降,甚至还有很多人觉得无法生存?因为,我们的许多人,虽然拥有了足够生存的物质,却没有足够的安全感,更没有成就自我的能力。
幸福从哪里来?
首先,安全感是幸福的保障,其次,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是幸福的源泉。真正能给孩子带来幸福的,不是简单的金钱和物质满足,而是让他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凡是金钱可以买得到的东西,最终都很容易失去。教育成功的父母,给孩子更多的是金钱买不到的东西。
教育改革要从家庭教育开始
在文章《教育改革要从家庭教育开始》里,提出了家长的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舍得给孩子花钱。
第二层次:舍得为孩子花时间。
第三层次: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
第四层次: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第五层次:父母尽己所能成就自己,以身作则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不少父母抱怨:没有钱怎么给孩子好的教育?于是,为了赚钱挤去了陪伴孩子的时间。他们疏于陪伴,只为了能让孩子拥有更好的物质条件,同时还认为花钱就可以让孩子得到好的教育。
不少留守儿童,从小因为父母外出工作,被丢到了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的身边,从而带来了影响终生的心理问题:缺乏安全感、自我否定、感情冷漠,等等。
用心陪伴才是成就孩子的唯一捷径
金钱弥补不了教育的缺失,用心陪伴才是成就孩子的唯一捷径。在习惯用物质满足来代替陪伴孩子的家庭里,孩子的问题往往最多。孩子会觉得自己在父母眼中还不如金钱重要。他们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不值得爱;他们还会把金钱看得高于一切。
这些孩子只能从物质享受上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优越感,从而把它们当成了自己终身追求目标。用玩具来代替陪伴,也是许多大人哄孩子的一种方式。
可一旦孩子学会了什么都用金钱来交换,长大后他就成为金钱和物欲的奴隶。那些不给买玩具就哭闹的孩子,多半是父母没有用心陪伴他们导致的。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怎么做呢?
第二层次,舍得为孩子花时间。很多家长都明白陪伴的重要性,也舍得为孩子花时间了。那么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怎么做呢?
一、3岁前的陪伴,是给孩子安全感
1岁前,父母(尤其妈妈)是孩子最重要的人,陪在孩子身边,无微不至地关怀照料孩子,能让他感受到自己是被爱和受欢迎的,这让他拥有了安全感。
1岁前,父母要对孩子有求必应。 1岁后,开始慢慢地适当延迟满足。
二、3-6岁,在安全感的基础上,鼓励孩子探索,并设立规则
这段时间里重点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规则意识和情绪控制力。有了这样的基础,孩子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就会顺畅许多。
三、父母在陪伴中最重要的是:情绪教育
心理研究发现,只要父母对孩子做好了三个方面,孩子的成长方向就不会出现问题。它们是:充分的耐心、稳定的情绪和独立的自我。
有些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一样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就是源于这三个品质。在孩子越小的时候,父母的状态越好,收获的教育效果就越好。在孩子3岁前,父母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孩子将终生受益。
做到第二层次,父母就向合格迈进了。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不花时间来陪伴,哪来的教育效果?
心理学里有个说法:所有人都活在5岁前
心理学里有个说法:所有人都活在5岁前。意思是,人一生处理问题的模式,在5岁前就形成了。其实,父母陪伴孩子的最主要时间,也就是在6岁前,这也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期。父母在6岁前能给孩子好的陪伴,教育就成功了一半。6岁后,父母更多的作用是成为孩子的引路人,引导并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就需要父母自己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上。
教育专家研究发现,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0%的决定于智商,剩下的80靠的是非智力因素,也就是情商、爱商和逆商。每个孩子的智商其实都相差不大,他们今后的人生差距,往往体现在其他三种非智力的因素中。
情商让人更好地控制自己情绪、认知他人情绪,并很好地协调运用于实际情况中。有了情商,才能把所拥有的知识和文化变成动能。一个缺乏情商的人,不会沟通和交朋友,有困难不会找人帮忙,有能力却帮不到他人,又靠什么来成就自己呢?
爱商让孩子了解爱的本质,知道如何去爱,正确恰当地接受和付出爱,表达爱。这些都需要孩子从父母爱自己的行为方式中,感受到并模仿学习获得的。爱商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责任。一个人有了爱商,才有更多更大的担当,才能走得更远。
逆商,让孩子面对逆境和挫折时不失去希望和信心,能够依靠自己和他人的力量去征服困难,摆脱困境。这就需要他有一个良好的从容心态,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反应方式。
这些因素往往就藏在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日常状态里。父母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引导和成就孩子。
爱因斯坦说: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为。完善孩子的人格,孩子才有良好的状态去超常发挥自己的能力,从而拥有精彩而卓越的人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65j_XqRrww
洪兰简介:(英语:Daisy L. Hung,1947年5月29日-)生于台湾台北市,籍贯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科学家、译者、广播节目主持人。她多年来致力于脑科学的研究,以及相关知识在教育的应用和推广,现任国立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目前也担任IC之音竹科广播电台主持人,主持“讲理就好”等节目。
为了提升华人对于生命科学的知识,已翻译五十多本科普英文书籍,其中最著名者包括美国心理学家史迪芬·平克的The Language Instinct(语言本能)以及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内曼所著Thinking, Fast and Slow (中文书名《快思慢想 》)。洪兰的翻译作品历来在台湾常成为科普类书籍中少见的畅销著作。
(轉載請註明歐洲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責任編輯:李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