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交响曲》(命运),C小调,OP.67,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创作于1804—1808年(中间曾中断,创作了《第四交响曲》),1808年12月22日在维也纳剧院首次公演。自首演之日起,《第五交响曲》就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极好的口碑。当时,E·T·A·霍夫曼将这首交响曲称作“当代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古典音乐中最受欢迎、最著名、也是最常被演奏的交响曲之一。在东亚地区,该作品有“命运交响曲”的别称。全曲分4个乐章:
1.朝气蓬勃的快板,其中的格言主题,就是“命运的敲门”,命运与凶兆始终在激烈地搏斗。
2.行板,是贝多芬对命运的沉思,是双主题的一连串变奏。其中第一主题由大提琴和中提琴 表达那种平静的温柔,第二主题接近于英雄的进行曲与颂歌。
3.快板,谐谑曲,两种对立的冲突重新展开,这是英雄与命运的最后搏斗。这个乐章的结尾,整个乐队似乎都精疲力尽地倒在一个不稳定的长音上,鼓声在激动不安的背景上,就像心脏的缓慢跳动而弦乐则像微弱的呼吸。随着不安定气氛的渐强,使你感觉有太阳在准备着冲破乌云。突然,乐队一下子鼓起精神,昂首阔步地迈入了末乐章。
4.快板,出现众多主题的交叉变化,终曲尾声很长,最后命运主题以强大的威力在光辉灿烂中持续长达几十小节,结尾是欢乐而辉煌的一片光明。
欣赏这首作品不光要听气势、力度,也要注重节奏的对比与变化。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二乐章 BEETHOVEN: Symphonie No.5
第二乐章,凶残的命运终于露头了,它阴暗地、无休止地在各个调性上反复着,寻找着时机,窥测着空隙以闯入人的生活、主宰人的一切。接着,号角性音调响起,它在召唤人们奋起斗争。渐渐地,音乐的力度在减弱,音区频繁交换,音调低抑、不稳定,似乎是对斗争产生怀疑、动摇。突然,命运主题又凶猛地闯入,它粗野地呼号着,在大爆发的高潮中进人第三乐章。
(责任编辑:扬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