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高等师范学院(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是一所声誉卓著的法国大学校,跻身欧洲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之列,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所高等师范学校。它几乎与法兰西共和国同龄,在两百多年的辉煌历史中,为法国培养出无数的杰出人士。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这样评价道:它象征着我们国家追求卓越的传统,诠释着我们共和国平等和尊贤的核心价值。
一流的学术氛围
在学院开设的15个科系中,共有31个研究单位和一百多个研究团队。实验室给300多名外籍科研人员打开大门,同时培养约700名理科和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生。学院里还有280名博士后研究生。在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每年有超过1300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上。
凭籍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自2007年欧洲研究理事会(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成立以来,共赢得了56个由它资助的研究合同,相当于全法国10%的欧洲合同,而它拥有的研究人员数目只占全法研究人员总数的1%。
一些由组合设备和人力资源构成的研究平台,给研究团队提供高端技术资源,诸如生物成像和基因测序平台,水生生态平台和核磁共振平台。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拥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乌尔姆-乔丹(Ulm-Jourdan)图书馆是法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之一。其76万5千册藏书、1815种订阅期刊和1万8800电子期刊,以及连通100个数据库的资料,供学生和研究人员阅读和参考。
历史回眸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是法国大革命期间于1794年(依照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日历,是在共和三年雾月9日)依据政令在巴黎创办成立的。其初始使命为“在巴黎建一所师范学校,招收已受过实用知识训练的共和国公民,让他们在各方面都具有最强能力的教授指导下,学习教书的艺术。”
1847年,巴黎高等师范学院选址乌尔姆路,与索邦大学和法兰西学院只有几步之遥。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在创立后的几十年中,一直是法国知识界的中心,与时代保持着高度的默契,从德雷福斯案件(l’affaire Dreyfus)到法国30年代的动荡危机,从人文科学到70年代的前卫运动,它参与了所有现代法国所熟悉的伟大思辩论争。
它为法国培养出几代国家公务员、部长和高级官员,如法国左派著名人物并进入先贤祠的让·饶勒斯(Jean Jaurès),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等。
在自然科学方面,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有11位诺贝尔奖得主,10位菲尔兹奖得主,4位沃夫奖得主和一位阿贝尔奖得主,其中菲尔兹奖和阿贝尔奖被视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未完待续)
文/林文黛
大纪元法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