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 中国各地建公物仓为过“紧日...

中国各地建公物仓为过“紧日子”?专家指背后另有因由

312
最近,中国各地纷纷建立“公物仓”。(视频截图)
最近,中国各地纷纷建立“公物仓”。(视频截图)

【希望之声2020年10月9日】(本台记者杨正综合报导)中美贸易战及中共病毒疫情令原已问题重重的中国经济形势更加严峻,中共当局称,政府过“紧日子”要成为常态,并提出,为了节约行政成本,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要分级建立公物仓。但有专家认为,这样的调整从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方面来看,效果很有限,其背后另有因由。

自由亚洲电台昨日(10月8日)报道,中共国管局3月印发《关于开展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在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分级建立公物仓,搭建实体仓库和资产调剂工作平台,建立部门间资产调剂机制,对闲置、低效的资产统一管理和使用,以节约行政成本。多个省市地方政府纷纷跟进,带头“过紧日子”。

但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顾维群对该电台表示,此次行政结构的调整是针对冠状病毒(中共病毒)全球大流行、美中对峙持续升级、台海关系进一步恶化的现状推出的。“这个疫情的发生使得中共当局有一些考虑,在发生重大的公共卫生灾难的背景下,甚至发生战争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如果有比较大的资源调配能力,比较有利于执行他们的政策,对抗疫情也好,甚至转向战争背景的生产模式也好。”

顾维群认为,“公物仓”的全面建立是中央政府加强调配资源以应对紧张局势的尝试。“‘公物仓’使得中央政府更有能力在全国范围内,在各省之间,在省政府的配合下,有可能通过一系列的法律和法规拥有更大的调配的能力,我估计这是一个很主要的目的。”

顾维群表示,现有的“公物仓”改革对解决部门机关里官员尸位素餐、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并无太大效果。真正提高行政工作能力和水平,节约行政运营成本,需要在体制、司法等方面进行相匹配的改革,同时也应欢迎来自公众和媒体的外部监督。

在中国行政单位有多年工作经验的独立学者颜智华表示,建设节约型机关仅仅节约办公开支意义不大。“节约办公经费,节约办公开支在中国财政开支里面只是鸡毛蒜皮的事情。办公经费在整个财政预算中只占很小的比例。财政最大的开支有三笔,军费、警察的开支和对外‘大撒币’。”

颜智华认为,迫于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预算支出紧张的压力,资源的各级调配无法在实质上支援中央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可以说绝大部分地方财政都是亏空的。有些贫困的地方甚至连公职人员的工资都拖欠。在战时状态下中央政府向地方无非是调集人力资源,地方上是没有其他钱可调的。”

一些公开报道也印证了颜智华的说法。辽宁、安徽、河南等等许多省份都发生拖欠公职人员薪资问题。仅辽宁省康平县,拖欠公职人员的工资就高达2500万元人民币。在此情况下,该县却又大规模招聘辅警,约半年前曾一口气招聘了150名辅警。

对此,湖北教师姚先生对自由亚洲表示,“保政权保稳定重要。教师和教育,基本的劳动报酬和生活保障是小事,这一对照就出来了。”

 

责任编辑:李娜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