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声记者李靜柔综合编译) 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是全世界公认的“音乐第一神童”,他名字中的“Amadeus”,意即“上帝的宠儿”。莫扎特仿佛就是为了给人类创作美妙的音乐而降临人世的,他说自己的音乐是“神启”似的灵感所赐。历史上虽然有很多伟大的音乐家,但若要说是“上帝的奇蹟”,那恐怕非莫扎特莫属了。莫扎特的音乐充满著纯真与喜悦,没有一个作曲家的音乐比莫扎特的更接近于“天籁”了。
上帝的宠儿 传奇的一生
莫扎特出生在音乐之都奥地利萨尔兹堡(Salzburg),父亲是萨尔斯堡的宫廷乐师,但小莫扎特的才华,却远远超过父亲的想像!四五岁的小莫扎特无师自通钢琴和小提琴,具有绝对音准,可以准确地辨别出任何乐器演奏的音高,并开始趴在五线谱上作曲。六岁的小莫扎特为奥地利女皇和公主所喜爱,并开始欧洲大陆巡演,一路抵达伦敦,所到之处都引起巨大的轰动。八岁的小莫扎特写了第一首交响曲、十二岁创作第一部歌剧,十三岁时的莫扎特停止了巡演,成为萨尔斯堡皇家乐团指挥。
“旅行造就了人生”,这句话可能是对小莫扎特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莫扎特总共旅行了17次,花了他3720天的生命,相当于10年零2个月零2天。请记住,当时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既不舒服又缓慢。 非常慢。 但这期间,小莫扎特在欧洲各地旅行也让他得以吸收各地文化精华、学习各地语言。通过不断的观摩、聆听和感受,小莫扎特迅速地吸收、消化以及领悟各种音乐风格与艺术方式。
在莫扎特35年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六百二十五部音乐作品。包括二十二部歌剧、四十一部交响乐、四十二部协奏曲、二十九部室内重奏曲、二十部弥撒曲、一部安魂曲以及为数众多的奏鸣曲和协奏曲。莫扎特创作时下笔如神,他的手稿通常干干净净,而不像别的作曲家那样反复修改。莫扎特的音乐灵感简直是一个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甘泉。除了神奇的莫扎特效应(Mozart Effect),人们也常常称赞莫扎特的音乐是“永恒的阳光”,带着神的印记,其纯真、纯善、纯美的音乐特质,像天使的光芒,照亮世人的心房。
但作为“上帝的宠儿”,莫扎特生前并未享受到与他作品相对应的、于后世人们给予他的巨大荣耀。莫扎特经历的苦难也许是神的试炼。中国有句古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傅雷关于莫扎特写道,莫扎特的一生,除了童年时期饱受宠爱,象个美丽的花炮以外,比贝多芬的只有更艰苦。莫扎特却是不声不响地忍受鞭挞,只凭着坚定的信仰,象殉道的使徒一般唱着温馨甘美的乐句安慰自己,安慰别人。
《费加罗的婚礼》与《唐-璜》在布拉格所博得的荣名,并没给他任何物质的保障。两次受雇于萨尔斯堡的两任大主教,结果受了一顿辱骂,被人连推带踢地逐出宫廷。从二十五到三十一岁,六年中间没有固定的收入。他热爱维也纳,维也纳只报以冷淡、轻视、嫉妒,音乐界还用种种卑鄙手段打击他几出最优秀的歌剧的演出。一七八七年,奥皇约瑟夫终于任命他为宫廷作曲家,年俸还不够他付房租和仆役的工资。
莫扎特的婚姻生活也充满著无穷无尽的烦恼。妻子产前产后经常闹病,莫扎特自己终身也受到健康问题困扰。他们生了六个孩子,夭殇了四个。经济负担很重,九年之中搬了十二次家……
在这样悲惨的生活中,莫扎特还是终身不断地创作。贫穷、疾病、妒忌、倾轧,日常生活中一切琐琐碎碎的困扰都不能使他消沉;乐天的心情一丝一毫都没受到损害。后世的人单听他的音乐,万万想象不出他的遭遇,而只能认识他高贵纯洁的心灵。音乐史家都说莫扎特的作品所反映的不是他的生活,而是他的灵魂。表现的是他的忍耐与天使般的温柔。他自己得不到抚慰,却永远在抚慰别人。莫扎特几次说过:“人生多美啊!”给后人的是无限的信心。
1791年,一位陌生人请莫扎特创作《安魂曲》,莫扎特认为这是一个先兆,他在谱写“自己的葬曲”的过程中离世。
莫扎特的足迹 音符间的萨尔兹堡
踏上莫扎特的故乡奥地利萨尔兹堡,探访美丽多彩的音乐之都,追寻莫扎特的音乐足迹。莫扎特是萨尔斯堡的骄傲,在这百年不变的中世纪古城中,处处可见莫扎特留下的痕迹。这里也是电影《音乐之声》(台译《真善美》,The Sound of Music)的拍摄地,抛开莫扎特的名字,萨尔兹堡仍然是令人流连忘返的典雅城市,迎接着无数游客的惊羡目光。
世界的舞台:
莫扎特在萨尔兹堡有两处故居,一处是粮食巷的“出生屋”,一处被称为“舞蹈家之家”。到此瞻仰的游客长年络绎不绝。
粮食巷的出生屋
萨尔茨堡旧城区里最为热闹的地方就是粮食巷﹙Getreidegasse﹚了,商号铁牌纵横交错的小巷子里遍布有趣的店铺,雅致的咖啡馆和各式美食。这里的店铺从奢侈品品牌、旅行纪念品店到手工小店,应有尽有。还保留了旧时的风貌,比如铁铸的招牌,连接住户窗玻璃的门铃等等。
1756年1月27日,小莫扎特就出生于萨尔斯堡老城广场粮食巷九号三楼的一间公寓里。在莫扎特一生短暂的35年中,有17年的时光是在这里度过的,和他的爸爸、妈妈还有姐姐在一起。当时的房主是银行家哈格瑙尔(Geburtahaus),他的孩子和小莫扎特的父亲学习音乐,两家关系非常融洽。但莫扎特一家在此的居住空间相当狭窄,只有三间连在一起的小屋。
1880年,国际莫扎特基金会(International Mozarteum Foundation)在这里开了一个纪念馆,逐年不断发展和壮大,四口之家被保持原样的故居成就了现在的“莫扎特出生屋”纪念馆(Mozarts Geburtahaus),当然纪念馆如今已经占据了整楼的全部房间。其内部摆设一直保存着莫扎特生前的布置,里面有莫扎特小时候用的乐器,比如钢琴和小提琴等。一叠叠发黄的莫扎特的亲笔乐谱,包括神童6岁时创造的乐谱,还有莫扎特的亲笔书信和纪念品,和莫扎特的家族谱和家族画像等等。莫扎特歌剧展览区的舞台布景和服装道具等往往激起游客们跃跃欲试的兴趣。
漫步在经过尽可能真实重建的中产阶级公寓,探索18世纪以来的日常生活物品和家具,参观者仿佛已被亲自带回到莫扎特的时代,去追忆音乐神童莫扎特成长的历程与创作的场景。
莫扎特出生屋不远处是莫扎特广场(Mozart Platz ),一个有代表性的矩形广场,广场中央伫立着1842年完成的莫扎特全身铜像。
舞蹈家之家
1773年,莫扎特一家人搬到了新城区市集广场(Makartplatz Square)上被称为“舞蹈家之家”(Tanzmeisterhaus)的房子,一楼宽敞的八室公寓成为现在的“莫扎特故居”纪念馆(Mozart-Wohnhaus)。因为比之前的“出生屋”居住空间宽敞,莫扎特和家人朋友经常在这里举行音乐会。莫扎特一直生活在这里,直到1781年移居维也纳。
这座故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损坏,国际莫扎特基金会出金购买后,让莫扎特官邸被重建成为现实。1996年1月26日,“莫扎特故居”纪念馆重新开放,除了莫扎特的长钢琴之外,您还可以看到许多原始文件和肖像。这里提供的一系列多视觉的展览让您有机会了解有关房屋的历史,萨尔茨堡莫扎特时代和莫扎特家族生活的一系列有趣事实。这里经常举办的音乐会和演讲活动为了解莫扎特也提供了更多丰富而多样的体验。
另外,维也纳莫扎特之家(Mozarthaus Vienna)是位于奥地利维也纳的一座纪念馆。莫扎特在1784年至1787年曾在此生活,这也是维也纳唯一一座现存的莫扎特故居。
城堡与大教堂
在萨尔茨堡城中心的任何地方,抬头都能看到这座矗立在山上的萨尔茨城堡 (Fortress Hohensalzburg)。城堡内可以看到厅堂、音乐厅、监狱、中世纪刑具展览馆等等,还可以俯瞰萨尔茨堡全景以及远处阿尔卑斯山的风景。
萨尔斯堡城中另一重要的建筑物就是莫扎特接受洗礼的萨尔斯堡大教堂(Salzburg Cathedral﹚。这座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建于17世纪,教堂内的雕刻繁复华丽,尤其是天顶上的雕塑与壁画,精细地令人移不开目光。
萨尔斯堡大教堂里的管风琴规模欧洲笫一,自1920年以来,这里是世界三大艺术节之一的萨尔兹堡音乐节的重要演出场地,每年吸引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享受美妙时光。
“音乐之城”一直在不断地薰陶着音乐界和艺术界的学子,很多音乐家和艺术家在这块宝地上寻找创作的灵感,提升表演的境界。能够获邀在萨尔兹堡音乐节上表演的音乐家与艺术家是他们演艺生涯上的殊荣。
莫扎特巧克力
对于萨尔斯堡而言,不能没有莫扎特。这里是欧洲游客最多的城市之一,在当地的旅游业和商业中,莫扎特元素随处可寻,而其中不能不提的是“莫扎特巧克力”(Mozartkugeln)。
”莫扎特巧克力“独具特色而意义非凡,据说是1890年经奥地利皇室授权,使用皇家配方,仅限于在萨尔斯堡手工制作生产的巧克力。巧克力的外包装印有莫扎特的头像,巧克力由三层组成,中心部分是杏仁糖,中间是奶油,最外一层是纯黑巧克力,这一为纪念莫扎特而精心制作的巧克力,让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值得品味与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