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0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诗文众所周知。然而,在清人的一个梦境中,“玉壶”被改成了“玉衡”。一字之别,预示着怎样的人生?
清朝时,毗陵县的周蓉和先生还没有显达时,曾在于谦庙祈梦,向神明祈求梦兆,以窥探未来的祸福。于谦(1398年─1457年)是明朝名臣,为人刚直忠贞。《明史》称赞他“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不知从何开始,出现了这个特别的习俗,明清的读书人向于谦祈梦,以晓人生祸福。所以于谦祠有个偏殿称为“祈梦殿”。在《异梦记》和《山窗杂录》等古籍中均有记载。
这一天,在梦中,周蓉和看见神明赋予他一帧字,上面记录着一首唐诗,即王昌龄所作的《芙蓉楼送辛渐》。诗文曰: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衡。”
周蓉和一看诗文末尾,说到:“我记得诗的结尾是‘玉壶’二字,这里怎么说是‘玉衡’呢?”
神明对他说:“是啊,是‘玉衡’才妙,要是‘玉壶’就不妙了。”周蓉和醒来后想了想,但不解其意。
玉壶,在中国古代有多种意思。一种是,用玉石制成的壶形佩饰,由皇帝恩赏,表示敬老,表彰大臣功勋。比如《后汉书·杨震传》卷五四中说:“居无何,拜太常,诏赐御府衣一袭,自所服冠帻绶,玉壶革带,金错钩佩。”一种是玉质的酒器。比如唐朝马戴诗文《赠别北客》曰:“饮尽玉壶酒,赠留金错刀。”再一种,指玉饰的宫漏,皇宫中计时的器具,比如唐朝李商隐《深宫》诗文所言:“金殿销香闭绮栊,玉壶传点咽铜龙。”玉壶还可以指仙境。在《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的故事里,有心求道的费长房看见市中有一位老翁悬挂着一个卖药的壶。集市结束后,费长房就跟随老翁跳进了壶里。但见里面别有洞天,一派富丽堂皇的世界。唐朝诗仙李白的《隐玉壶》曰:“君看昔日汝南市,白头仙人隐玉壶。”这里的玉壶比喻仙境。
在王昌龄的诗文中,他请友人辛渐转告洛阳的亲友,他将纯洁的心装在玉壶里,以此为喻他为人清廉正直,高洁的品行没有改变。这首诗文朗朗上口,千载流芳。
“玉衡”则是星名,指北斗七星的第五星。另外,它还是古代的测天仪器,用玉石装饰而成。玉壶和玉衡二者完全风牛马不相及,所以在梦中,周蓉和不理解,为什么神明将“玉壶”写成了“玉衡”?
后来,周蓉和参加博学鸿词科(科举考试的一种,始于唐朝开元年间,考拔文词卓越之士)。
清朝的博学鸿词科,不限制考生的资格,不论是否已经做官,经督抚推荐后,都可以参加。考试后,朝廷授予成绩优异者官职,清朝时共举行过二次。第一次是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藩之乱将要平定之际,朝廷举行博学鸿词科,试题名称为《璇玑玉衡赋》、《省耕诗五言排律二十韵》。从文集记载看,周蓉和参加的应该就是这一次考试。
当周蓉和看到试题为《璇玑玉衡赋》,恍然记忆起原来的梦,顿时才思如泉涌,挥起笔来洋洋洒洒,一气呵成。他文才出众,榜上有名,被朝廷授予检讨官职。到了这时,他方才理解真是“玉衡”妙啊。
周蓉和历任各清高显要之官职,他官至“宫詹”(太子詹事,掌管皇后太子家事务)。年老退休之际,皇帝赐予他一方印章。
走出朝廷后,他端详这方印章,发现上面写到一句诗,却是那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玉壶”触动了他的心,他豁然想起以前的那个梦,神明曾说:“要是‘玉壶’就不妙了。”周蓉和心中忽然一阵惊悸。不料,回府后不久,他就去世了。到了这时,人们才晓得神明所言真实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