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杨通幽上天下地 寻到太真女...

杨通幽上天下地 寻到太真女仙杨贵妃

744
太真女仙杨贵妃
杨通幽在蓬莱山顶的南宫西庑找到了一位上元太真女仙。示意图:明仇英群仙会祝图 局部(国立故宫博物院提供)

杨通幽,本名叫杨什伍,是广汉郡甚邠县人。他幼时遇一道士授给他伏羲、神农、黄帝等三皇的天书,用此天书召唤鬼神,鬼神无不立刻回应。他能驱瘟疫,制服妖魔,消除水旱天灾,呼风唤雨,无所不能。杨什伍为人木讷孤傲,不随凡俗,他的道术千变万化,远近闻名。

唐玄宗李隆基由于安禄山造反来到四川,他非常思念死在马嵬坡的杨贵妃,常常辍食忘寐。于是唐明皇身边的一些近臣就密令求访道术高明的方士,希望能多少解除一下皇上的痛苦忧伤。听说杨什伍有召聚驱使鬼神之法,就把他召到了唐明皇的四川行宫。

明皇问杨什伍有什么道术,杨什伍回答说:“不管是天上仙界或地下地府,以及鬼神的界域中,我都能去找她!”唐明皇非常高兴,命令在宫内设了道场,让杨什伍行道术寻找杨贵妃。杨什伍开始在天上地下仙界地府搜寻。

第一天夜晚,杨什伍奏报说,地府里没有杨贵妃的踪迹。玄宗道:“妃子应该不会堕于鬼神之中的。”第二天夜晚,杨什伍又奏报说:“我去了九重天界,在虚空浩瀚的天空和日月星辰之间寻访,仍然没找到贵妃娘娘。”唐明皇沉默中有点不悦,随后悲伤地叹息说:“她未归天,既不在九泉,也不在天上,能够去了哪里呢?”然后就点起香烛,更加诚恳地期望杨贵妃来临。

第三天夜里,杨什伍又奏报:“我找遍了人间的河流山川寺庙道观,也遍访江海之间的十仙洲和三仙岛──东海的蓬莱、方丈、瀛洲和祖洲、玄洲、炎洲、长洲、瀛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等这些地方,仍然没有找到贵妃娘娘。后来,我到了东海的蓬莱山顶上的南宫西庑。那里是群仙居住的地方,在那里找到了一位上元太真女仙,原来这位太真女仙就是贵妃娘娘。她对我说:‘我现在是天帝的侍女,隶属于上元宫。明皇陛下本来是太阳朱宫的真人,由于他有宿缘和很强的愿心,才让他下凡到人世,我也被贬到人间侍奉他。十二年后,我们自当相见,愿圣上善保圣体,不要再思念我。’说罢,贵妃娘娘取出陛下在开元年间赐给她的金钗和钿盒各一半,还有一玉龟子作为凭信,她说圣上见了这几件东西就会醒悟。言罢,她就和我流泪而别。”

杨什伍奏报后,把杨贵妃让他捎回的那几样东西呈给唐明皇,明皇睹物伤情,潸然泪下良久。唐明皇对杨什伍说:“道长你能升天入地,通幽达冥,是真得道神仙之士啊。”当时就提笔赐名“通幽”,给他很多赏赐,对他优礼有加。

后来唐明皇在闲暇时问杨什伍谁授其道,杨什伍说:“我的师父是西城王君青城真人。当年在后城山里教给我召神术时说,可以辅助太平盛世的皇帝,然后方得飞升之道。师父告诫我要养气少言,目不妄视,断绝声色名利,远离喧嚣俗尘,这样我就可以超越三界,登太清了。”

唐明皇又问他升天入地有什么途径,怕什么东西阻碍?

杨什伍说:“得道之人,在火中不怕烧,进水不湿衣,足踏虚空如同踩在实地上,踩在实地上又像踏在虚空中。尽管九地之厚,巨海之广,八极之远,万方之大,我一念之间可以上下纵横升降飞腾,什么也阻挡不了我。我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我的形体和道完全融合在一起了。道无处不在,细到毫芒,大到天地万物,道都在其中。”唐明皇非常赞赏他的应答。

杨什伍在宫里住了几年,就进了后城山,在山顶上修葺了茅屋静室,他也常常回家看看。他的弟子说天上真仙常常降临他的静室指导他修炼。后来,杨什伍和一群神仙一同飞升进入了仙界。

资料来源:《太平广记》辑自《仙传拾遗》
后语: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以杨什伍(杨通幽)为唐明皇上天入地找寻杨贵妃之事为创作题材写下了著名诗篇《长恨歌》,将此事千古流传。其中“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佳句更是令后人世代吟唱。后代也多有以此为题材的文艺作品。
──转自正见网

作者:太平整理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苏珊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