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箫鼓》又名《夕阳箫歌》,亦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旋律优美流畅,明清就已流传在江南一带。
《夕阳箫鼓》的曲名,最早见之于清朝姚燮(1805-1864年)晚期著作《今乐考证》一书中;而《夕阳箫鼓》的乐谱则早见于鞠士林(1820年前)与吴畹卿(1875)的手抄本。李芳园在1895年编集《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时收入此曲,曲名为《浔阳琵琶》,应是取白居易《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之诗意,并将以前的六段编成十段,各段借用唐代乐府题名,分别为“夕阳箫鼓、花蕊散迥风、关山临却月、临山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千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等十个小标题。1929年沉浩初在编《养正轩琵琶谱》时,曲名复称《夕阳箫鼓》。
《夕阳箫鼓》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赞颂了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姿。全曲就像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
(文字来源:大纪元)
( 责任编辑:扬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