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细说红楼 重悟真谛(十三)...

细说红楼 重悟真谛(十三) 贾雨村,一个从来不曾过时的现实主义者

640
清 孙温彩绘《红楼梦》插图。(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2021年1月9日】贾雨村这个人物,放在我们当下的社会里,也很具普遍性。贾雨村式的勤奋、上进、钻营、唯利是图,就如同一件定制的西装,你会发现,太多人都能套上这个定制版,而且大小正合适。

在《红楼梦》的第一回,贾雨村就出场了,作者通过他的口,为读者梳理了宁国府和荣国府的血缘脉络。后来,因为林黛玉的关系,他搭上了贾府这条船,深度参与到贾府的人际关系中,和贾赦、贾政深度交往。根据脂砚斋的批注,日后贾府被查抄和衰败,贾雨村有脱不开的干系。

贾雨村最早现身,是寄居在苏州城葫芦庵里的一个落魄书生,要去京城赶考,苦于没有盘缠,只能淹留在此。他结交了隔壁一个富贵闲散的员外甄士隐,常常去甄家吃酒饮茶闲聊,有一次在甄家的花园里,一个丫鬟对他多看了两眼,他就自此留心了。一个中秋夜,甄士隐邀请他来吃酒赏月,听他对月吟出两句诗: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士隐从这两句诗里听出来这个困顿书生的苦恼,对前途的欲望,便问他为何不进京赶考,雨村就实话实说——没有盘缠。士隐就说,哎呀,我不知道你竟是为此淹留,这区区小事,却不早说!就当即赠送了他五十两白银,还有过冬的两套衣衫,又看黄历说过几天是出门的黄道吉日,到时候再为雨村饯行。这里的描写很有趣,贾雨村面对甄士隐这雪中送炭的馈赠,接过了便随手放在一边,依然吃酒说笑,浑然不在意这桩惠赠的样子。就是说他有一个读书人的矜持,不会很露骨地去表达出感激涕零的样子,那样失却读书人的体面,不好看。所以这个去帮他的慷慨之士,看上去好像赶着去求着要帮忙似的,这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很讲究的一种蕴藉风度,不把话说得特别直白,无论是施舍还是被施舍,都有一种点到为止的含蓄和斯文。这也是世世代代积累下来,才形成的这一套心照不宣,心领神会的生活习性,就是你在这种文化里浸润着,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照不宣是浸透骨子里的,彼此很是默契。中秋宴过后,到了黄道吉日那一天,甄士隐来给雨村饯行,却被庙里的和尚告知,贾雨村过了中秋夜后,第二天就进京去了,就说他解了困,头一件事就是进京赶考,谋取功名,虽然接银子时貌似平淡,其实心情是很急切,火急火燎的。

等到贾雨村再到苏州,是中举后得了官职,在街头再次遇见甄家那个丫鬟。他对这个丫头很上心,因为她当时回头多看了他两眼,便认定她是风尘中的知己,能慧眼识英雄。但他得了官,也没第一个想着去回报曾经的恩人甄士隐。现在既然遇见了丫头,便起了兴致,要去求娶那个丫头,打听过去才知道甄士隐的女儿丢了,庙里失火烧了一条街,把他家的房子也烧了,只好携妻子丫鬟在丈人家里寄居了一些日子,后来就跟着一个疯道士走了。贾雨村很是唏嘘,给了甄士隐老丈人家一笔银子,娶了那个丫鬟娇杏回去。他去娶亲时,曾经向甄士隐的夫人和老丈人承诺,会派衙役去寻访走失小女孩的下落。而后因为他官声极差,被朝廷革职,他把家眷送回原籍,自己便依然游山玩水。

依然是在苏州,贾雨村谋取了一份职业,成为林府的私塾先生,教幼时的黛玉读书认字。林黛玉这样的学生,生得本就怯弱,动不动就要卧床静养,也就不上学了,所以,贾雨村这个教书先生的工作,就极为清闲自在。后来,林黛玉的母亲过世,贾母遣人来接林黛玉进京,这一路上,贾雨村也一路同程,陪同着进京。黛玉的父亲就特意写了一封信给贾政,推荐这位私塾先生。投书贾府后,因为他也姓贾,和荣国府的贾赦贾政这一支,就此搭上了关系,也有了重新做官的机会。

第二次升官到任,他遇到的头一桩官司,便涉及到他当初的恩人甄士隐,以及他家走丢的那个女儿。经过一个曾经是葫芦庵的和尚、现在的衙役的提点,讲述案件经过,他才知道,当初走丢了的那个女儿,是被人贩子拐走了,养到十多岁拿出来卖银子。可巧租的房子是这个衙役家的,衙役一眼就认出这个女孩儿来了,因为这女孩眉心有颗红痣。她本名叫英莲,现在自己也早就忘记这个名字了。这个女孩被一个姓冯的年轻书生看中了,付过了银子,说好三天后来迎娶。冯书生娶这女孩回家呢,也是要好好过日子的,这个女孩当时就感慨,说自己终于是苦到头了,有出头之日了。然而,这女孩偏偏又被皇商薛家的公子薛蟠看中了,和人贩子又做了交易,冯书生和薛蟠起了冲突。仗着人多势众,薛蟠把这冯姓年轻人给打死了,犯了人命官司,这个案子拖了一年,因为薛家门楣显赫,当地官府不敢认真办差。薛蟠虽然有人命官司在身,依然和母亲一起护送妹妹进京选秀去了,一年之后,这个官司被贾雨村给摆平了。

因为薛姨妈的丈夫早逝,薛蟠缺乏严厉管教,当然了,父亲不早逝,也未必就能把这纨绔公子管得上道。身为一个家教松驰又富有的富家公子哥,薛蟠平生大抵从没有过一天安分守己的。进京之后,薛家母子就寄居在贾府,薛蟠来到贾府算是进了游乐场了,继续为非作歹,基本没当过一天好人。但他读书少,没什么学问,又是要什么就有什么,不用动脑筋,所以也缺心机,对人对事,全都是凭着当下的本能。他的坏就是纨绔子弟酒色财气的坏法,一时兴起,无所顾忌的那种坏,不是贾雨村那一类出身寒微,饱读诗书,又充满欲望要做人上人,满肚子谋略钻营的那一路坏人。

**********

说回薛蟠和冯渊的官司,贾雨村作为主审的父母官,也作为一个旁观者,他其实理清楚了事件的脉络和人物。尤其是这个女孩英莲,是他的恩人之女,他现在的太太当初就是这个女孩家里的丫鬟,他去娶亲时,曾经向这个女孩的母亲和外公承诺,要派衙役去寻访走失小女孩的下落。而现在,这个女孩的命运就摆在他眼前,他完全可以做点什么,可以派人去苏州知会这个女孩的母亲,让她们骨肉重逢,也可以告知薛家,关于这个女孩的身世。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譬如《三言二拍》这样的劝世小说,总是会举例,讲述那些救人于危难之中的仁人君子的故事,他们的善心感动天地,会得到福报,这样的劝善故事也流传后世。然而,《红楼梦》是一本写现世真实到残酷的书,现世中,选择利益的人,因为利益而保持沉默的人,远远多过雪中送炭的行善之人。于是,我们看见,贾雨村什么都没有做,他以一个好利之人,枉判了这个案子,找了个理由把薛蟠开脱了,薛家赔了冯家一笔银子,不许冯家再吿。同时,贾雨村也丝毫不感激这个提醒他,告示他官场潜规则的衙役,因为这个人是当年葫芦庙的知情者,贾雨村很忌讳人家提醒他当年穷途末路的往事,即使衙役识趣保密,贾雨村也不喜欢这个人在眼前,于是就找了个理由,把他给打发了。

而贾雨村自己,通过护送林黛玉上京,以及薛蟠抢香菱的官司和贾府的主人结结实实搭上了线。自然,这两个女孩在贾府的境遇,也就不值得他为之上心了。通过贾赦贾政兄弟和一干权贵子弟谈论官场,我们可以看出贾雨村仕途通顺,官运不错。他依然会出现在贾府,但多是为了和主人套近乎,得到更多利益而来的。为了讨好贾赦,陷害他人下狱。在《好了歌》中“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这一句,脂砚斋也批注了,这指的是贾赦、雨村一干人的结果。

贾雨村这样的一个人物,他本来有他的根基,也有他的灵性、参禅论道的领悟能力。他在苏州林府做私塾先生时,闲逛中走到一个庙里,看见一副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他看了这副对联,觉得很有些意味深长,想着这庙里的人,也许是翻过跟头过来的。然而,他从来不能从俗世里真的跳出去,就是上天给他机会跳出去,他自己想一想,也还是要跳回来的。

**********

贾雨村这个人物,放在我们当下的社会里,也很具普遍性。贾雨村式的勤奋、上进、钻营、唯利是图,就如同一件定制的西装,你会发现,太多人都能套上这个定制版,而且大小正合适。

在这里我想举一个例子,是我一直在持续观察的一个事件中的其中一人。这个人是中国江苏的一个外科医生,是一个公认的医术精湛出类拔萃的医生,我从虞超先生的脸书上看见这个医生的微博信息,就很好奇,点击他的微博翻看。这个人的医术精湛,是个被患者所爱戴的医生,同时也是医院的行政领导,正处在年富力强、声望日重的这么一个社会地位之中。他有一个很不错的家庭,常常会晒他的女儿和外孙。他也会晒他休息时在家的细节,品红酒,刻印章,这些印章还会在刊物上发表。你可以看出,这个医生他的品味是很好的。

然而,他是个什么医生呢?他是一个涉嫌活摘人体器官的医生,被调查大陆医院活摘人体器官事件的组织——“追查国际”公开上榜的医生。并且,因为他的提议,中共政府在大陆各个机场,设置了为保障器官以最快速度通行的绿色通道。在中国大陆人体器官移植这一领域,这个医生无论在专业上还是在行政力量上,可谓“功不可没”。然而,追查国际和世界各地这么多的民间正义机构所要调查的是,以这位医生为代表的做器官移植的医生们,你们移植的供体从那里来的?是什么景况下出让这些生命必备的器官的?这些提供健康器官的供体,他们无疑也是人,他们姓甚名谁,家住何方?是谁家的孩子?是谁的亲人?

而且,这个医生和众多做人体器官移植的医生,使得移植器官这么一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变成了像去高档的商场采买一件奢侈品一样,只要病患有足够的钱,就能换自己需要的肝、肾、眼角膜、心脏和肺。这个有求必应的供体市场,是在什么样的邪恶、黑暗却又庞大的力量压制下形成的?我想,只要我们具备基本的数学加减法的常识,具备生之为人的天良,我们都能看清楚,在“绿色通道”和答谢医生救命之恩的病患的感激涕零背后,是什么样的人性和邪恶政治体制背后的黑暗深渊。而这个医生,是组成深渊的重要部分,他也是深渊本身。

大家想一想,他是不是一个当代版的贾雨村?贾雨村式的苦读上进,孜孜不倦,贾雨村式样的社会精英,不俗品味。这样的人看起来什么都好,只是,人该有的良知,神造人时赋予人的,人性里该具备的,他都扔弃了,为了攫取更诱人的利益,他将本能的天良都扔弃了。他们认为他们是聪明的,最识时务的。殊不知,他们从来都不能真的猜透天意所向,也许,所有的顺势而为,原本是逆天而行。到末了,当结局来到时,才真的应了那一句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点阅【细说红楼】连载文章
作者:宋闱闱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李帅)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