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新书试读:汉语读音

新书试读:汉语读音

728
汉语中用于自谦的,称为谦词;用于对他人表示敬意的,称为敬语。图为宋 佚名《女孝经图卷》(局部),绢本。(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本文摘自《汉字与文言文设计原理》,李旭彤著,待出版)

2.3 汉语读音

2.3.1 汉字读音的历史沿革和特点

目前记载中最早的汉语读音是雅言。雅言很可能是文言文和汉字的读音,与文言文和汉字一同来自于一个高度发达的文化或神界,被华夏先祖所引入,是一种优美完备的语言读音体系。

这种雅言由夏继承,就是夏言。 「雅」、「夏」古代互通的例证很多:《左传》「公子雅」,《韩非子》作「公子夏」;郭店楚简《孔子诗论》「大雅」、「小雅」作「大夏」、「小夏」;《墨子》引「大雅」也作「大夏」。尤其《荀子·荣辱篇》「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儒效篇》作「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

雅言音系为上古音系,一字一音,发音优美柔顺。夏朝建都在洛阳,然后殷代建都也在洛阳周边,所以历代雅言标准音就在洛阳一带流传,古洛阳话受这样雅言影响,引入了越来越多的雅言成分,所以现在人们还能从洛阳话中略微体会雅言的韵味。

这种雅言从王朝的中心向四周推广,逐步成为古代的普通话,或者说是雅音。周代亦继承了商殷的雅言。孔子在鲁国讲学,他的三千弟子来自四面八方,孔子亦用雅言来讲学。《论语·述而第七》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

周以后,历代正统汉族王朝,都不遗余力的推广雅言。雅言在唐宋时期,发展到了最高峰,唐诗宋词作品大量涌现,各周边国家皆争相学习中原雅言。但是各朝随着国都的迁移,雅言也受各地方言影响有所修正。

随着朝代的更替,很多前朝遗民会离开中原,迁往现在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乃至云南、贵州一带。这些前朝遗民如果集聚在一些偏僻、封闭的地区居住,往往数千年后,还保持着当时语言发音。所以可以推测,在云贵一带的某些偏僻山区,可能还有人们在使用夏商、乃至更加远古的语言、语音。

唐宋之时,汉语语音发展到了最高峰,发展完善了八音体系。八音取法于《易经》八卦。八音分阴阳,而阴阳再分「平上去入」四声。就是」阳平」, 「阳上」, 「阳去」, 「阳入」 ,」阴平」, 「阴上」, 「阴去」, 「阴入」。

八音听感大致如下: 「平声平道莫低昂」即声音响亮而舒长;「上声高呼猛烈强」指上扬而重浊;「去声分明哀远道」是指声音轻尖而尾长;「入声短促急收藏」指声音极轻,并迅速收起。

唐宋之后,久居苦寒之地的蒙古人携带着较原始的语音系统入主中原,衣冠南渡,五胡染华,中原一带的汉语读音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八音退回到四声。元代后期以元大都(今北京)汉语语音为标准音,称为「天下通语」。这种读音演变为明清两朝的官话,以至后来民国的国语和四九年后中国大陆的普通话。

八音以及现在的四声是汉语的主要特征,汉语的这种声调特征在全世界各种语言中很特殊。虽然韩国、日本的语言也都有汉语的词汇,但都没有汉语的声调。实际上除了汉语之外,当今世界上流行的英、法、日等主要语言读音都只有轻重之分。按照中国的阴阳论来说,就是只分出了阴阳,尚未发展到四象和八卦。

八音在现今的普通话中虽然没有留存,但是完整保存在了粤语等中国东南部的方言中。因为粤语的音调丰富,所以少有普通话中的同音字现象,在很多情况下,表达同样的意思,用语更为简短。用粤语朗诵古诗词时,更能体现原本音韵。

直到近代之前,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对古文都是吟读的。这种吟读与唱更类似,绝不是现在读文章时的一个字一个字蹦豆读。如以粤语等方言吟唱古诗文,更是古意盎然,抑扬顿挫间意蕴回味无穷。

中国的中医中,有一种治疗方法叫「梵音震荡」,对于一些病症,可以手掐特定的穴位,口念特定的声音,就可以起到治病的作用。这里举一个例子:对于肝火旺、肝不好的人,用拇指在无名指指根处反复压按,可以找到一根筋,按住,配合呼吸,反复口念「哥——、喝——」,适当拖长,就可以起到养肝、泄肝火的作用。

中国古籍中,有很多音乐治病的记载。《乐记》谈到「乐行而伦清,耳聪目明,血气平和」。《黄帝内经》则明确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并对人的体质按照音调所属归类为「阴阳二十五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元代名医朱震亨则明确指出:「乐者,亦为药也」。

还有很多典籍中都提到,当人们口念一定的字音的时候,可以对身体内脏起到震荡、刺激的作用,并且特定声音可以调理身体,去除病邪。仓颉造字的时候,就已经给人留下了这种启示。汉字中,音乐的「樂」字(正体字),上头加上草药的「艹」头,就变成「藥」字(正体字),正说明「樂」、「藥」同源。

一定的声音不仅可以震荡五脏六腑,古时还可沟通天地。据古史记载,仓颉生在人神共存的时代,天界神明常行走于世间,人也可沟通天界。傳說中倉頡生有「雙瞳四目」,一双目观天,另一双目观地,借鉴了天界的文字、读音,创造了人间的文字。因此以这种文字作文朗诵,可沟通天地。故《淮南子·本經》中記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仓颉创造的文字有这种通神、驱鬼的作用,因此在创造出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对掌握这种文字的人有很高的要求,要求都是道德高尚,无私仁爱,敬畏神明的人。

传说仓颉造出的每一个汉字都对应天上的一位神明,写、读这个汉字,就是在呼唤这个神明,如果把这个汉字用在不当的地方,随便乱说、乱用,就是在亵渎这个神明。在过去的读书人中,刻写的竹简书册都是传世之宝,写过字的纸片都不能乱丢,需要焚烧拜谢神明。即用过这个神明的字后再把他还给神明,并致谢意。

到了颛顼时代,懂得这些文字的人变多,读音开始改变,同时世间人心不古,就有了顓頊帝派遣天神重和黎把天和地之間的通道截斷,从而「绝天地通」,读诵这些文字也就难以沟通天界。但是历朝历代,还是有极少部分的人掌握这种文字的原始读音,具有沟通神明的能力,因此这些人就成为了后世称之为祭司的人。他们掌握的这种可以沟通神明的文字读音被后世称之为咒语。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大道废,礼乐崩。因此,孔夫子有教无类,把这些文字广为传播。这种文字就基本变成了人世间记载信息、沟通交流的工具。

但是即使如此,过去书生,都先要沐浴更衣,静心调息,端坐恭敬的读书。久读圣贤之书,就会心智通达,从而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古诗文是吟读的,是唱出来的。当人们用古音韵吟读经典的时候,不仅是揣摩文中含义,还直接有祛除病邪,强身健体的作用。

2.3.2 汉字读音的标注

一般认为,语言是先有了语音,然后才有文字。这对于所有的表音文字来说,应当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对于汉字,可能并非如此。如果文言文和汉字来自于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或神界,那么汉字的音、形、意可能就是整体传授给人的。

在中国古代,较常用的汉字注音方法有譬况法、读若(如)法、直音法、反切法。譬况法是用发音方式描述汉字的发音情况,如以口势譬况、以舌位譬况、以送气急缓和声调长短譬况等。《淮南子·修务训》:“胡人有知利者,而人谓之駤。”高诱注:“駤读似质,缓气言之者,在舌头乃得。”

读若法用同音或音近字来注音。如《说文解字》:“唉,应也。从口矣声,读若埃。”“鼾,卧息也,干声,读若汗。”读若也有写成“读如”、“读为”、“读曰”、“声同”、“声近”等。直音法是用一个读音完全相同的汉字注音。如《汉书·高帝纪》“单父人吕公善沛令”,其注“单,音善;父,音甫。”

反切法是用前一个字的声母和后一个字的韵母拼出一个新的读音来。反切法最初叫“反”,比如,东汉学者服虔在为《汉书》作注时写道“惴,音章瑞反”。到唐代宗时期,因忌讳“反”字,将其改为“翻”字,再后来“翻”字改为“切”字。《本草纲目》卷二十五写道“糗,去九切”。

在存世的典籍中,譬况法、读若(如)法、直音法出现的较早。明杨慎 《丹铅杂录·古人多譬况》:“ 秦汉以前,书籍之文,言多譬况,当求於意外。”至隋朝的音韵学家陆法言发现汉字发音可分为两部分,并且四声主要区别在韵母上,所以发明了“反切法”。

到了近代,章太炎模仿日语假名文字,以“简化偏旁”的办法,利用汉字小篆的结构,用最基本的汉字作基准发音,如“丂、日”等字作为字母,创造一套记音字母,称之为“纽文”、“韵文”。以此为蓝本,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召开临时教育会议,通过“采用注音字母案”。

1958年,中国大陆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这个汉语拼音方案不仅用于标注汉字的读音,现在也是国际汉语普通话拉丁转写标准,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

2.3.3 汉语拼音、注音对汉语读音的影响

有关汉字音义之间的关系有很多种说法,如:音同义同,音同意通,音同义通律,同音同义,同源同音等。不管说法有什么不同,这些说法都有一个同样的意思:汉字的音义之间是有关联的。

王力先生的《同源字论》中,对什么同源字的定义是:凡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字,叫做同源字。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词义的方法称为声训。汉代《尔雅》、《方言》、《说文解字》等著作中声训用得也很多,到汉未年刘熙的《释名》全书都用声训。

同源、同义或语义相关的汉字使用相同或相近的读音,并且使用读若和直音法标注这些字的读音。因此在学习这些字的时候,自然就了解了这些字的的相关性,可以将这应当是创造汉字时,为后人方便学习汉字留下的捷径。

这种方式建立了一种相对的读音体系。不同地区的人们发音往往会有不同的特征,如随着纬度的升高,人们的发音逐步向口腔后部转移。并且随着时间,人们的发音往往也会有变化。这时如果保持同源的字有同样或近似的读音,即使这些读音随着时间地域有变化,但是音义之间的关系没有变,所以并不影响人们的理解和学习。这也保证了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发展历史中,汉字音义之间的关系能够一直保留下来。

使用反切法对汉字读音的标注在更加注重读音本身规律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汉字音义之间的关系。而到了近代的注音和拼音,由精通音律、但又完全不懂汉语的西方传教士们,使用拼音文字的读音规则对汉字读音进行标注,则完全切断了汉字音义之间的关系。

相对于大家都熟知的简化字对汉字规则的破坏来讲,这种使用读音符号来标注汉字读音的方式,对汉语内在结构的破坏至少是同样严重的。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读音体系,没有考虑不同地域、人种发音特征的不同,对人们的读音和情感表达有一定的束缚,但是在现代音训传媒的条件下,确实也方便了人们的沟通和交流。

2.3.5 古代汉语的音韵学

音韵学也称声韵学,在中国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研究古代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研究方法上,传统音韵学主要使用阴阳五行、日月天地等,表述声韵的内在规律,现在往往让人无法理解,实际上这确实表达了汉语语音的内在规律。

古代汉语的音韵学与表音文字的语音学对文字读音的不同理解,源自于对语音最基本的理解走了不同的道路。

维基百科中对音位或音素、音节有如下解释:

音位(英语:Phoneme),又译音素,是人类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声音单位,是音位学分析的基础概念。一个字或词可由一至数个音节组成,一个音节可由一至数个“音段”(元音、辅音等)组成。音位与音段很类似,然而音位的基本定义是要能区分语义,如果两个声音所代表是同一个词汇、同样的意义,则异音可被视为同一个音位;反过来说,一个词的任何一个音位若被换成别的,那么它就不再是原来的那个词,意义也会随之改变。有意义的词都可由音位组成,然而代换其中任何音位却不能保证产生有意义的词,也有可能变成无意义的一串音。每个语言都有自己的一组音位,这也就是这个语言的语音系统,音位可用来研究某个特定语言中如何将音组合成词。音位有时被译为“音素”,然而音素一词在中文里的用法较为混乱,不一定都是指音位。

音节(英语:syllable)是构成语音序列的单位,也是语音中最自然的语音结构单位。例如:英语单词“water”(/ˈwôtər/)就是由“wa”(/wô/)和“ter”(/tər/)两个音节构成的。一个音节通常都包含一个音节核(syllable nucleus,通常由元音充当),此外还可能有音节起首和结尾的界音(margin,通常由辅音充当)。音节通常被认为是词语在音系学层面上的“建筑材料”,它会对所属语言的节奏、韵律、诗律以及语言的轻重音模式产生影响。

这种把文字读音分为音位(音素)和音节的方法,与整个西方思维体系相一致,原理上属于还原论。这些音位是独立存在的,语音学需要研究如何组合成音节,音节如何组合成单词的读音,单词的读音如何组合成句子的读音等。

关键点是这些音位、音节是一种静态描述。如英语和法语等语言中,有元音和辅音的概念。元音可以理解为口型、舌位、吐气等不变的时候发出的声音,辅音是这些因素变化时发出的声音。也就是将静态称之为“元”音,将动态称之为“辅”音。

在汉语中,把汉字的音节分为声、韵两部分,现在的汉语拼音中的声母、韵母就对应这两部份。声部就是一个音节开始时发出的声音,韵部就是这个声音延长的方式,给这个声音的韵味。因此这种对声音的理解是基于动态的,基点是把分辨不同发音的连接方式,以这些连接方式为基本的语音单元。

因为认为汉字音节的韵部是声部发声的延长,因此就有了高低起伏的不同延长方式,就形成了声调,如现在普通话的四声和粤语的八声。以元音、辅音来分割音节时,元音为主,是不变的,因此就不会有声调的变化。

与易经中的太极一分为二得两仪,两仪二分为四得四象,四象四分为八得八卦,八卦相叠得八八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六十四乘六得三百八十四爻相一致,汉字基本上是一字一音节,如现在普通话的所有读音分为四百个左右的音节,每个音节有四个声调,构成一千多个读音,加上同音字,表示了所有汉字的读音。

按照中国古代整体分割的思维方式,早期只是把读音分解到音节为止,因此形成的是直音、读若法。后来又把读音进一步分割,分出了声、韵两部分,形成了反切法来标注汉字的读音。这个过程表面上看起来再进一步,就是对音位的理解和拼音的形成,但是如果这么考虑的时候,实际上已经丢掉了汉字读音的一个最终的特征。

无论是罗马拼音、注音符号等近代产生的汉字拼音方案,就是基于这种表音文字对语音的理解。这种方式便于西方人记忆汉字的读音,但是却破坏了汉字本身读音体系。

汉语的读音按照一分为二这样的规则分解下去的时候,不同部分之间还有一个相生的关系,也就是说汉字读音的音节间,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特定的关联。这样的话,可以不用考虑一些音节之间的无效连结,或者说,对于一些音位或音素之间的连接,存在特定的相生关系,有特定的连接,这种关联和相生关系是汉语语音研究的基本对象。

反观表音文字的音位或音素以及音节的连接,因为音位之间是是独立存在的,并没有内在联系,因此如何连接这些音位,就需要各种规则,以及对这些规则进行研究,这也就是语音学(Phonetics)和音位学(英语:Phonology 或 Phonemics,又称音系学、音韵论、音素学或音韵学)的内容。

中国古代对汉语读音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三十六字母中,这是宋朝韵图用来代表中古汉语声类的字母系统。三十六字母的发明人为谁,王应麟在《玉海》中认为是守温所造。二十世纪初敦煌发现了两份载录唐代字母的文献,一为《归三十字母例》,一为守温韵学残卷。两份材料中都记载了内容大体相同的“三十字母”,说明唐代只有三十字母,宋人的三十六字母是在此基础上迁就当时语音特点的增益版。

后世更正的守温三十字母如下表。唇音帮滂並明 舌音端透定泥来是舌头音知彻澄是舌上音牙音见溪群疑等字是也齿音精清从心邪是齿头音审穿禅照日是正齿音喉音晓影是喉中音清匣喻亦是喉中音浊

按照《韵镜》,三十六字母系统如下(拟音依照王力《汉语语音史》:

音韵学术语 清浊
  全清     次清     全浊     次浊   全清 全浊
五音 方法 塞音 塞擦音 塞音 塞擦音 塞音 塞擦音 鼻音 近音 边音 擦音
部位 有咝 无咝 有咝 无咝
唇音 重唇音 双唇 帮[p] 滂[pʰ] 並[b] 明[m]
轻唇音 唇齿 非[p̪] 敷[p̪ʰ] 奉[b̪] 微[ɱ]
舌音 舌头音 齿龈 端[t] 透[tʰ] 定[d] 泥[n]
舌上音 龈颚 知[ȶ] 彻[ȶʰ] 澄[ȡ] 娘[ȵ]
齿音 齿头音 齿龈 精[ts] 清[tsʰ] 从[dz] 心[s] 邪[z]
正齿音 龈颚 照[ʨ] 穿[ʨʰ] 床[ʥ] 审[ɕ] 禅[ʑ]
牙音 软颚 见[k] 溪[kʰ] 群[g] 疑[ŋ]
喉音 声门 影[ʔ]
硬颚 喻[j]
软颚 晓[x] 匣[ɣ]
半舌音 齿龈 来[l]
半齿音 硬颚 日[ɲ]

两相对比可见,三十六字母比三十字母多出“非、敷、奉、微、床、娘”六母。

这三十六字母可根据声母的清浊分派入阴平、阳平两个调类,即汉语音韵学和汉语方言学中的平分阴阳。中古的平声调类字,归阴平的声母:帮、滂、非、敷、端、透、知、彻、精、清、心、照、穿、审、见、溪、影、晓。归阳平的声母:并、明、奉、微、定、泥、澄、娘、从、邪、床、禅、群、疑、喻、匣、来、日。

清、浊再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四象。这清浊四象与唇、舌、齿、牙、喉五行之五音相配,得到三十六字母。表示循环嵌套的四象与表示循环罗列的五行相配,就可以表示万物的规律,从而可对应表示这些规律的音节。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