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香港觀察:掩蓋和改寫歷史 ...

香港觀察:掩蓋和改寫歷史 中共迫使香港教材刪除“64” 史實

461
抗議人士要求“Free Hong Kong”(圖/美聯社)

【希望之聲2020年8月22日】(本台記者宇寧綜合編譯)《泰晤士報》8月20日報導,爲了迎閤中共, 香港出版商自行審查,刪去了關於天安門大屠殺的史實,對此香港觀察網站指出,中共此舉是在試圖改寫歷史,不僅僅危及香港的學術和言論自由,也是中共對於香港自治和開放的進一步毀壞,並敦促國際社會必須和香港的那些珍惜基本人權的港人一起抵制中共的這種行爲。

泰晤士報:香港教科書刪去關於天安門大屠殺的內容

自從1989年中共在天安門廣場上對於和平的抗議學生大開殺戒後,在過去的三十年中,只有香港年年紀念大屠殺死難者,是中國唯一的一塊可以紀念死難者的土地;在中國大陸這個話題是一個禁區,也是中國大陸的所有教科書和公衆討論中禁止談及的話題。

中共在今年6月4日,其爲打壓香港民主人士制定的、嚴峻的港版國安法實施之前,就指使港府以“COVID-19 ”疫情爲由,禁止香港舉行今年的維園“64”守夜,雖然香港的民主人士仍然在遵從港府的COVID-19 衛生規定的原則下有序地組織了悼念活動,但是港府已經開始動用其港版國安法制裁悼念活動的組織者;隨後港府又於7月17日,公佈了部分出版社上載的、根據港版國安法的修訂後的港通識科(Liberal Studies)勘誤表。

報導表示,在被迫根據港版國安法自我審查的香港出版商交給港府審查的五款教科書樣本中,有三款完全沒有提及天安門大屠殺;另外兩款教科書中刪除了書中原有的中共軍隊對抗議學生的血腥鎮壓的事實和重要細節,包括死亡人數。(目前尚不知道6月4日當天,中共的坦克開入天安門廣場後到底有多少人死亡,而英國的外交電報中估計死亡人數介於數百人至一萬人之間。)大多數教科書中也刪除了學生們在天安門抗議的原因,他們抗議的是中共的貪污和腐敗。

在過去30年中一直組織悼念“64”死難人士的香港支聯會對於這些刪減表示震驚,指出中共此舉是在試圖改寫歷史。香港支聯會在聲明中指出:“這些教科書從始到終都抹去了對此事件的任何客觀、準確的描述。這種修訂將一場大屠殺美化爲一種維持穩定的手段,不僅僅是在混淆事實,也是在蓄意掩蓋真相和改變事實。”

而德國之聲的報導則顯示,在港出版社提交的內容中不僅僅刪去了“64”的內容,還刪去了“三權分立”、“本土意識”、“公民抗命”、“新聞自由”、“人權”、“警察暴力”等議題,有些教材甚至直接刪去香港衆志及本土民主前線等組織的名稱。

香港觀察:香港在快速淪落 國際社會需支持香港

對此香港觀察網站於20日發表聲明,指出此事件標誌了香港學術自由的死亡,令人非常不安。

聲明中寫道,自從中共於6月30日在港強制實施港版國安法後,中共已經在深圳爲被其視爲“不愛國”的香港學生和老師建立了一個“再教育中心”,並禁止在香港的課堂中唱反送中歌曲《願榮光歸香港》、而且允許各大學解僱類似於2014年“和平佔領中環”組織者的戴耀廷這種堂堂正正的香港親民主學者。

聲明寫道:“中共當局此舉顯然不僅僅是爲了噤聲香港街頭的異議;而是在通過審查教科書、清除學校中的親民主學者和將學生送到‘再教育中心’來打壓課堂中的異議,標誌着香港的學術自由的死亡。香港已經快速落入中共、中共的警察國家之手和中共嚴苛的懲罰之下,中共的這種行爲危及香港的學術研究自由和言論自由,自由世界必須站出來和那些珍惜香港基本自由的港人一起,抵制中共的這種行爲。”

香港觀察主席:誰令中共與國際社會關係欠佳?

香港觀察的主席羅傑斯隨後於8月21日在蘋果日報上撰文,解釋了西方自由社會爲何蔑視中共。

文章中寫道,中共駐英國大使劉小明在自己的推特上表示,中共希望與英國建立一種友好而和平的關係,於是羅傑斯在推特上回覆道:“如果是這樣,中共爲何對新疆維吾爾族人實施類似於大屠殺的暴行?爲何毀壞香港的自由?爲何摧毀中國大陸數千座教堂、十字架,將基督徒和佛教徒關入監獄?爲何活摘器官? 如果你們希望在國際社會得到和平,你們爲何這樣做呢?“

羅傑斯表示,他18歲時就曾經在青島當外教,因此他也非常希望英國和中國大陸之間建立強大的友誼,他非常懷念在中國大陸的朋友家和朋友一起包餃子的情景,但是他反對的是那種出賣西方價值觀的、建立在從中國勞改營的勞工身上牟利的商業關係之上的中英關係。

羅傑斯指出,造成英國與中共關係不佳的是“每天撒謊和違背諾言、在中國大陸犯下嚴重人權侵犯罪行、威脅境外批評者”的中共。他還表示,中共在中國大陸境內和香港將敢說真話的好人逮捕入獄、酷刑迫害的做法,說明這絕對不是一個自信的、值得尊重的政權,而是一個可悲的,失信於民的政權。

英國前內閣大臣、資深議員伊恩·史密斯近日在敦促英國抵制將於2022年在北京舉行的冬奧會,他也表示,任何自重的英國人都不屑於與中共爲伍。

責任編輯:李娜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幷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