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眸 【文史】论治国之道 明成祖...

【文史】论治国之道 明成祖撰《圣学心法》

604
帝都北京,明朝中期所绘的〈帝都图卷〉(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唐太宗时,尊崇道家,扶持佛家,崇尚儒学,善用人才,造就大唐盛世,成千古一帝。唐太宗还写就《帝范》,用来教诫太子李治,以为其日后治世之圭臬。

六百多年后另一位雄主、明成祖朱棣同样对儒、道、佛推崇有加,弘扬中华文化,成就永乐盛世。他也亲自撰写《圣学心法》,用以教导皇太子治国理政。

明成祖朱棣着衮龙袍像(图片来源:维基百科公共领域)

撰成《圣学心法》

1409年的一天,成祖在与翰林学士胡广等大臣议事之时,拿出自己撰写的《圣学心法》4卷,并说古代治理天下都有其道。汉唐宋虽有圣贤明训,但学说众多,不能马上得其要领。皇太子是天下的根本,正是需要广泛学习的时候。朕希望使他知道治理天下之道,这样可以保证将来的太平之世。秦汉之后,人们大多以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教育太子,那不是正道。“朕间因闲暇,采圣贤之言,若‘执中建极’之类,切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今已成书。卿者视观之,有未善更为朕言。”

明内府朱丝栏写本《圣学心法》,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胡广等大臣看完后,说道:“帝王道德之要,备载此书,宜与典谟训诰并传万世,请刊印以赐。”得到大臣们的肯定后,成祖遂名《圣学心法》,命司礼监刊印。成祖还在序言中表示,自己撰写此书正是受到唐太宗《帝范》的影响。

帝王为治之要

《圣学心法》是一部综述的帝王学专著,其编排形式与《帝范》不同。

《帝范》分为12篇: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每篇都有唐太宗李世民的简短析论。

《圣学心法》则分为序言、君道、臣道、父道、子道4部分,其中“君道”再分26子目、“臣道”再分5子目。

《圣学心法》序(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在序言中,明成祖阐述三个方面,一是为君者首当勤于学,二是为君者要静心寡欲,三是为君者要依据儒家基本原理治国。

“君道”中包括统言君道、学问、敬天、法天、祀神、法祖、谨好恶、勤勉、戒谨德化、正内治、睦视、仁政、育材、用人、纳谏、辨邪正、修礼乐、正名分、礼臣下、明赏罚、慎刑、理财、节俭、取夷狄和征伐。儒学“内圣外王”的传统观念贯穿其中。

成祖认为自己当上皇帝是天命,因此他说:“人君一动一静,无非天也。心在则天在矣。”但他同时也认为,天命也不是一定的,只有按照天道行事,才能得到上天的庇护。人主行事如不合于天道,人心便会出现违逆甚至反抗,此时天命就将离人主而去。

明永乐七年内府刊本《圣学心法》,现藏国家图书馆。(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成祖还认为,皇帝的品德可以决定国家的命运。人是不可能骗过天的,无论你做什么事,上天都会知道,也会做出相应的反应。为帝者如果知晓这一点就会约束自己,按天意行事。

成祖指出,帝王要想民之所想。人民喜欢什么,君王自己也就喜欢什么。如果偏偏喜欢人民不喜欢的,那就是违背天理。

此外,帝王要选用贤能之人,重视礼仪等,而这都在《圣学心法》中的“君道”篇有着详细的阐述。

后来,明成祖敕谕皇太子监国之时,将这部亲编的《圣学心法》郑重地赐给皇太子,嘱其铭记古圣先贤治国格言。显然,成祖是通过《圣学心法》把圣人之道传达给继位君主,而随后即位的明仁宗、明宣宗都没有辜负明成祖的期望,使明朝在其统治期间持续了成祖时期的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继续得到发展,并出现“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

 

作者:刘晓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美莲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