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眸 为何袁崇焕救驾有功却被崇祯...

为何袁崇焕救驾有功却被崇祯凌迟?袁崇焕被割了3543刀,有一个人让我们相信道义还在

1506
袁崇焕,明末一代名将,绝代的悲剧英雄。(图片:希望之声合成)

希望之声2020年10月24日】(作者:鲍天雨)中国自古以来,忠臣冤死的故事,最典型的除了岳飞岳少保,就属袁崇焕袁督师了,《明史·袁崇焕传》这样说道:“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意思就是,袁崇焕一死,明朝就没有人能够守住边关,而注定要灭亡了。

袁崇焕,字元素(这个好记),明朝东莞县人,进士出身,是个文人,确在用兵上有天赋,曾指挥宁远之战,宁锦之战以及广渠门之战,在明朝对金兵屡战屡败时,完全扭转了局面,成为“人形长城”,而就在他被抓仅仅半个月后,明军就被后金大败,多名久随袁督师的大将或战死或被俘,由此可见一斑,“自毁长城”的崇祯也成了亡国之君。

1629年十月二十七日,后金天聪汗皇太极亲自率领八旗大军,与蒙古联军一处,共计十多万人,绕过明朝军事重镇宁远防区的山海关和锦州防线,取道蒙古,长驱直入,突破长城的喜峰口,直逼大明京都北京城,第二天蓟辽督师袁崇焕就得到了京都告急的军报,连忙点了九千兵士,人马都不歇息,日夜兼驰,在后金大军之前赶到北京城下。

十一月二十日,双方在广渠门外开战,就是今天北京东城区的飞天大厦边上,袁崇焕身为三军统帅,依然身先士卒,身上的铠甲箭镞遍布,犹如刺猬一般,好在穿的够佐实,箭镞没有穿透。

不过这已经极大了鼓舞了军队士气,明军无不奋勇杀敌,金军伤亡数百人,还有千余军马掉入护城河里,冻死冻伤不计其数。双方从上午11点一直打到了下午6点,明军以数百伤亡,歼灭了数以千计的后金军,迫使皇太极退兵三十余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广渠门大捷。

按理说军队打了胜仗,朝廷怎么的也得嘉奖一下,但此时因为金军尚未远退,所以袁崇焕就将部队驻扎在广渠门外,而当时已经入冬,冰天雪地里在户外待着可不好受,而袁崇焕和兵士们就一同在外面守着,保护着城中的百姓和皇上。

就这样过了数日,本来就是急急忙忙赶过来的,没有带辎重部队,所以粮饷告急,但袁崇焕军纪严明,要求任何官兵都不能抢百姓粮食,有一个士兵因为饿急了,偷拿了百姓的面饼吃,结果袁督师含泪将其斩首示众。

就在袁崇焕正在为粮食发愁呢,突然来了一道诏书:崇祯要接见袁崇焕,商量军饷一事。这真是刚犯瞌睡就给送个枕头,袁崇焕当然非常开心,而此时北京早就已经闭门戒严了,大门紧闭,堂堂督师都不得从门进去,结果是从城垛上放下一个系着绳子的大筐,坐在里面吊进城中。

说话间来到了紫禁城的平台,袁崇焕看到了早早就在那里等着他的崇祯皇帝,然而气氛有点不太对,因为一脸严肃的崇祯,隐隐之中带着一股杀气,正当袁崇焕差异时,崇祯突然下令,将袁崇焕逮捕,打入锦衣卫的大狱。

说道锦衣卫,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特务机构之一,有关它的影视作品数不胜数,其监狱中的酷刑更是令人胆寒,袁崇焕就是被关在了这样的地方,可以说崇祯是故意要把督师往死里整。

那罪名是什么呢? 居然是通敌罪,而有关这方面的史料记载特别多,各种观点都有,这里只给大家大概描述一下,简而言之,崇祯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认为袁崇焕和后金暗通款曲,私下达成了密约,所以金军才能长驱直入杀到北京城下,而袁崇焕假意勤王,为的是里应外合,之后就要逼宫了。

而除了崇祯和朝廷的观点外,当时民间也异常的谣传袁崇焕叛变一事,究其原因,是北京城周边的老百姓承平日久,没见过打仗,这后金军一来,烧杀抢掠,包括很多达官贵人的庄园也都惨遭焚毁,如此一来,人们不分青红皂白,一股脑的将这股怨气撒在了袁崇焕的头上,指责他抗金失利,这话传着传着,就变成了通敌了。

袁崇焕的案子,足足审了九个月,其间崇祯还两次亲自提审,最终朝廷判袁崇焕通 “通虏谋叛”“擅主和议”“专戮大帅”的罪名,处以磔刑,位置就在北京的莲花河河畔的甘石桥,其妻妾子女兄弟皆被流放两千里。

明朝一般的死刑,只有绞死和斩首两种,而磔刑,也就是凌迟,可以说是崇祯对袁崇焕的“特殊待遇”,就是用刀子将受刑人身上的肉一片一片的割下,可以说是古今中外最残酷的死刑之一,而针对袁崇焕的刑法,又更残忍了一步,因为一般磔刑最多割360刀,而袁崇焕足足挨了3543刀,这是有纪录以来的最残酷的一次。

而这还不是最让后人难过的,当时不明就里的北京百姓都对袁崇焕通敌信以为真,当时有个叫张岱的人,写了一本《石匮书后集》,里面这样记载:

“遂于镇抚司绑发西市,寸寸脔割之。割肉一块,京师百姓从侩子手争取,生噉之。侩子乱扑,百姓以钱争买其肉,顷刻立尽。开膛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齿颊间,犹唾地骂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尽,止剩一首传视九边。”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袁崇焕被绑到西市受凌迟酷刑,身上的肉每割下一片,京城百姓就从刽子手的手里抢夺过去,生吞了。然后刽子手开始在袁崇焕身上胡乱砍,百姓就争相买他的肉,很快顷刻间就将他的皮肉剐杀完了,随后又开膛破腹,把肠子挑了出来,百姓又去哄抢,得到一节肠子的人,就着烧酒生吃,即便血流满了牙齿和腮帮子,仍骂声不断。捡到骨头的人,用刀斧砍碎砸碎,到最后骨肉都没有了,只剩下一具头颅,准备拿到边疆前线去示众。

写这段记载的张岱,也是怀着对袁崇焕极大的仇恨在记录着,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股恨意,他甚至还拿秦桧比较,说好歹秦桧让宋朝延柞了二百年,可见当时的社会从上到下都对袁崇焕抱有何等的恶意,但就是在这种氛围下,有一个人冒天下之大不韪,为袁督师收尸。

这个人叫什么已经无从考证,只知道姓佘氏,后世被称为佘义士,是袁崇焕旧部,在行刑后当晚,趁着夜色将袁崇焕的首级偷了回来,秘密葬于家中后院,而且死前给子孙留下遗训,一是不许回广东老家,要世世代代为袁督师守墓,二是不许做官但必须读书,三是自己死后可埋于袁将军幕一旁,以示生死相守。

佘家的人从此就一直以袁崇焕守墓人的身份,生存下去,一直到了乾隆年间,乾隆爷为袁崇焕平反,佘家才公开了这一秘密,二就在今年的8月12日,第十七代守墓人佘幼芝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到她为止,佘家人整整为袁崇焕守了390年。

袁崇焕的功劳,可不仅仅是广渠门救驾,在他首次督师的宁远之战,就立下大功,这是明军首次打败后金的军队,不但以极小的伤亡,击退了十倍于己的敌兵,而且还据说依靠火炮击伤了当时的后金天命汉努尔哈赤,后者不久后重伤不治。

随后的宁远之战再次大胜皇太极率领的六万大军,而且袁崇焕不单单是率军作战厉害,在大战略上同样扭转了对后金的劣势,他所一手打造的关宁锦防线,并确立了以守为功的策略,因为明军不善野战,只能凭借防御工事和大炮阵地,以对付后金的铁骑,同时屯田和依靠当地人守土的方针,也极大减小了后勤补给。

然而就是如此功勋卓越的英雄人物,只因当朝皇帝个人的怀疑,就被打入死牢,含冤而去。崇祯当时要治罪袁督师,想尽了各种办法,《明史·李锦衣若琏传》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当时袁崇焕已经下狱,崇祯要搜罗其通敌的证据,在民间罕见有着好名声的锦衣卫头目李若琏,审讯一个被怀疑时袁崇焕奸细的木工,李若琏看完案宗,觉得有蹊跷,因为以袁崇焕的身份,怎么会找一个木匠当联络后金的奸细。

后来木匠如实回答,自己是被屈打成招,如果不招供,当时就要被夹死。“我是山西人,在北京做木匠,和曾去过辽东?”于是李若琏将案情禀报给崇祯,但皇帝不满意,又叫另一个人去查,结果后者上报说木匠确实是奸细,崇祯随即就判了袁崇焕凌迟之刑,同时李若琏被降了两级。

后来李自成大军攻入北京时,在几乎所有官兵都逃跑的情况下,李若琏坚守崇文门,最终自杀殉国,死前留下绝命词:死矣!即为今日事;悲哉!何必后人知。

在社会缺少良知和真相无法得以展现的时代,是英雄的悲剧,也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悲剧,跟着政府一道,去抹黑,生啖英雄肉的民众,不一定是正义的代表,而不畏个人安忧,只为道义而活的,就如佘家人一样,就如同他们会葬在袁崇焕身边一样,荣耀的光芒,万世犹存。

(责任编辑:美莲)
希望之声版权所有,未经希望之声书面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