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他被赐自尽 轮回报恩改造了...

他被赐自尽 轮回报恩改造了自己

702
本轮回转生故事发生的背景舞台,云南一景。 (pixabay)

【2021年04月01日】轮回报恩报怨之事,不仅现代有,古代早就有,在中国古书籍中有不少记载。在一般的轮回转世案例中,主人翁多是一生比一生沉沦,本文的主人翁,兑现了自己报恩的诺言,且记取前生的教训,努力改造自己,向上提升。

清朝乾隆年间,陈旉南卸下公职归里养亲。有一天,他坐在书斋假寐,忽然听到有人传话某总督来到。才正要起身迎客,总督已经到了他跟前。十多年前,他任职云南太守时,总督是他的上司。他看到总督戴着珊瑚冠和穿着蟒玉官袍,和昔日一样。只见总督瞬即下跪对他说道:“来报恩!”

陈旉南想要扶他起身,他已经迳直走入内室去了。就在陈旉南惊醒,心中半惑半疑之时,家人来报他的第四孙呱呱落地了。后来他给这个孙儿取名陈万森。

这个孙儿弥月后,被乳娘抱着出来见人,第一次见着祖父陈旉南公即莞然而笑,像是见到老朋友。陈旉南心中浮现十多年前在云南官府任职时发生的往事,抚摸着小婴孩的头说:“孩儿呀他日不患不作官,但不可再贪呀!”才弥月的孙儿听到祖父这番话,竟然嗷嗷哭了起来,显然小婴孩身内的元神并不小,带着前世记忆,是轮回转生而来的。

回顾前尘往事

云南古城 (pixabay)

话说陈旉南(陈镳)担任云南首府官员时,顶头上司的云南总督某公既贪暴又爱打小报告。只要下属稍稍违逆他的心意,他就会向皇上“参一本”状子(白简)。云南总督是从一品地方大员,云南地方的官员都归他治理,大权在握,因而当地诸官对他的命令都不敢不从,且诚惶诚恐地奉行。

有一日,陈旉南接到总督令,要求他购买纯金二百两(其实是要他去“送礼”)。陈承命到市场商铺去赶紧把二百两金子买齐了,同时带上货款明细,记载每两黄金换十六两白银,送到总督府去。

总督大人一看带着“账单”的二百两黄金,顿时大怒,令人把金子退回。当时权倾云南的总督没有遇过这样“送礼”来的,从此以后他对陈旉南鸡蛋里挑骨头,呵责万端。受到变相刁难之下,陈旉南决定挂冠求去。就在他将要离去之际,适逢朝廷谏官弹劾总督贪污受贿,刘统勋相国奉皇上之旨承办这个案子,来到云南纠劾内情。

陈旉南知道后上谒相国。相国心中认为云南太守必是云贵总督派的人,所以没有接见他。一方面,相国迅雷不及掩耳地派出搜捕警骑包围总督署,搜索出受贿账簿,其内记录着人名和数目若干,分毫具录,锱铢无漏。刘统勋相国看到云南太守陈旉南名下的记录很不同,大大的字写着:“某日送赤金二百两,索价十六换,发还。”

陈旉南没有送贿、收贿,一清二白,于是相国大为看重他。

另一方面总督被监禁在监牢里,等待发落,没有人前去探望。陈旉南为他准备食物、衣服鞋袜生活所需,在他被押解进京时,又资助他白银千金,而昔日那些趋附之辈此时早已无影无踪。

总督惭愧万分,对陈旉南磕头并说道:“某之前无眼不识君这么好的人,这次入京如果得以活命,一定以余生报答君;如果罪不得赦,来世必定转生子孙以报答君恩!”

不久,入了京都,总督被赐自尽。

陈旉南后来除官转回京城,十多年后归田养亲,这一段往事也早已经埋沉在心海底了。梦中总督一句“来报恩”,让这段往事又清晰浮现眼前。

前世今生两样情

故宫一门。 (pixabay)

乾隆五十九年,陈旉南的孙子陈万森在天津以大臣子弟迎銮驾献颂,蒙赐御书、貂皮、朝珠等宝物。当时他是未曾授职的秀才,却已经得到比官员更大的殊荣。

后来,陈万森在官场清谨自持。道光元年他治理泗州。泗州地处淮河下游北岸,每年一到夏秋之间的汛期,城外就半成泽国,此期间申请赈恤成了例行之事。然而,当赈恤拨来,有些人民已经转徙他地,无可稽核,有官员就以虚假的名册报销,借此吃粮。陈万森独独不肯办理,触怒上官,几乎招来参劾,于是他就辞官而归。

知道的人都说他“愚”,他只是一笑置之。谁能知道他的内心,谁能知道他的前世今生的遭遇呢?他谨守恩人祖父对他的期许:“孩儿呀他日不患不作官,但不可再贪呀!”他紧紧掌握住生命向上提升的机会,不要再堕落沉沦。陈万森曾告诉自己的孙子们:“我虽不得此钱,以‘清白吏子孙’五字送给你们,不就是更好的厚爱!”这件事被通州白小山尚书为他载入墓志中。他的清白自持也带给后代子孙很好的示范。

陈万森说自己,平生为官依法办事都很大胆,唯独一见到货财,则心中深感忧心恐惧而生出警惕之心。在他主掌徐州时,已经六十多岁。当时有涉案之人想要致赠万金对他行贿,被他严峻拒斥。平日的他总是头一沾枕头就能酣然入睡,那夜忽然辗转不成眠。初时不明白为何会这样,后来想通了,骂自己:“陈某,怎么这般不长进呢!”终于熟睡如初。然,要克服生命中的难关考验,需要深功夫自持,直到心境能完全放下,波纹不动,才算真正过了关。

陈万森带着前世贪财受惩的记忆,深自警惕自觉,走了一趟报恩和净化的轮回路。

清代陈其元是陈万森的孙子,他听了祖父亲口告诉孙儿们的自身故事,也看过高祖父陈旉南的记载,在《庸闲斋笔记》中留下了这一段祖父转生报恩的故事。

资料来源:陈其元《庸闲斋笔记》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翛然)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