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石窟探秘】修行的圣地 莫...

【石窟探秘】修行的圣地 莫高窟形制探秘

996
此为敦煌莫高窟的隋代第390窟的塑像。(公有领域)

【2021年03月08日】敦煌莫高窟,是中华四大石窟之一,也是历史上的一大文明奇迹。历经千年营造,莫高窟形成了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415尊的文化艺术建筑群,更是一座壮丽无比、辉煌无双的佛国世界。

莫高,即沙漠高处;窟,即石窟庙,即僧人修行、礼佛的场所。莫高窟,就由一座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石窟寺庙组合而成。慈悲的佛陀、曼妙的飞天、虔诚的众生、多彩的纹饰,犹如圣洁的仙花,悠然绽放于幽境。每座石窟,各具风韵,除了壁画和彩塑外,其规模、结构和样式,展现了不同时代的艺术风尚,以及佛法东传的演变轨迹。

了解莫高窟那些形态各异的形制,是我们走进石窟文化的另一种方式。

禅修静室——禅窟

两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发,一批批僧人怀着修行与弘法的宏愿,走进东土,拉开佛教东传的序幕。敦煌作为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佛法入华的第一站。五代十六国时期,敦煌所属的凉州,是北方佛教的中心。许多高僧大德客居此地,奉献毕生心血推动佛法的繁荣。

此为敦煌莫高窟的北凉第268窟西壁的绘塑。(公有领域)

前秦的建元二年(366年),有一位名叫乐僔的僧人,云游至敦煌。他笃志修行,一直在寻找清净修行的所在。他走过宕泉河谷,来到三危山与鸣沙山之间,忽然看到鸣沙山上金光熠熠,现出千佛庄严的法相。他领悟到,这就是他一直寻找的圣地,便在峭壁上开凿了第一个石窟。

这就是莫高窟的缘起。佛教自印度传来,印度僧侣的修行和礼拜方式,也自然走进了中华大地。开凿石窟的活动,在印度非常普遍。由于印度气候炎热、雨季长,僧人在山中开凿石窟,凉爽宜人又可避雨,适合隐居修行。

中华北方的气候与印度迥异,但人们依然热衷于在石窟内修禅,于是有了乐僔开凿的石窟,叫作“禅窟”。莫高窟现存最早的石窟之一,修建于北凉时期(1600多年前)的第268窟,也是这一类石窟。

这是一座小型的多室石窟,主室仅一人高,整体构造为平顶长方形。室内中央是不足一米的狭长过道,南北两侧共开凿四个小室,仅容一人坐下。窟内装饰简约,西壁佛龛内有一尊交脚佛陀塑像,面容端方静穆,红色袈裟轻薄贴体;四周用西域晕染法绘制飞天、菩萨像,因褪色现象显得古朴稚拙,展现出异域特征。

禅窟主要供僧人坐禅修行,规格较小,更注重实用性。另外,莫高窟分南北两区,那些知名的艺术成就高的洞窟集中于南区,更像是礼佛的殿堂。北区洞窟则疏密不均,无彩绘雕塑,经学者研究,这些洞窟专供僧人生活、修行所用,有禅窟、僧房窟、仓廪窟(储存粮食)、瘗窟(埋葬死者)等,更像是一座朴实无华的寺庙,体现了早期印度佛教的特色。

观像修禅——中心塔柱窟

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形成南北差异。北方佛教是全民信仰,注重修持与崇拜,佛教活动以修行、坐禅、造像为主。修禅须观像,观像如见佛,造像活动兴盛。

此为敦煌莫高窟的北魏第254窟的中心塔柱。(公有领域)

释迦牟尼佛传法时,不主张设立偶像,僧徒以佛塔、菩提树、手印等象征物代表佛陀,进行礼拜,因而印度出现了“支提窟”。支提即塔,本是存放佛舍利的地方,信众在窟内绕塔右旋,观像礼拜。支提窟随佛教传入汉地,就变成了本土化的中心塔柱窟了,也是北朝时期的主流洞窟。

以莫高窟第254窟为例,在这方寸天地中,最精美的就是窟中心的塔柱。与方形主室协调,塔柱从圆柱形变成了方柱形,并且四面开龛造像,绘制色彩缤纷、纷繁华丽的装饰画。塔柱的主龛是东壁的圆券龛,内有一尊佛陀交脚而坐的塑像,另外三面为佛陀禅定像。塔柱不在主室中央,而是略向后(西)偏移,形成了空间较为宽敞的前室,供僧徒聚集、礼佛,其它空间主要用于绕柱观像。

北朝洞窟,更多受到异域文化的影响,但是中华文化的渗透已露出端倪。比如前室窟顶出现的“人”字坡造型。人字坡是中华传统木制建筑的典型形制,石窟顶部还在人字坡两面装饰一道道“椽子”,“横梁”两端做出“斗拱”样式,仿佛把中原的屋顶移到了佛教石窟内。

礼佛大殿——殿堂窟

隋唐时代,南北一统,汉地佛教趋于融合,具有“禅理并重、定慧双修”的特点,以净土宗为代表的大乘佛教也开始盛行。由于国力的强盛、开边的武功与艺术的繁荣,大批画家、匠人从中原特别是都城长安涌入敦煌。汉地时兴的画样、建筑工艺、歌舞艺术,也源源不断传入敦煌。

此为敦煌莫高窟的唐代第220窟的迦叶像,一反旧式的苦行僧形象,被塑造成一位深谙佛理的长者形象。(公有领域)

莫高窟也随之出现新的面貌,中心塔柱窟内,塔柱不断变化着形态:四面塔柱改为“须弥山式”的倒塔形;取消塔柱,变为佛坛式;取消佛坛,向华丽万方的中式石窟过渡。

仿照中式殿堂建造的殿堂窟,是从盛唐到以后各朝代的基本形制,更是整个敦煌石窟最常见、延续时间最长的石窟样式。主室取消了塔柱、佛坛建筑物,大大扩展内部空间;窟顶也改为更具中式风格的“覆斗顶式”,可分散上方重力,进一步增加窟室高度。

覆斗顶,即顶部呈四面斜坡状,形如倒斗,令洞窟结构更为稳固。以上变化,能够容纳更多彩塑尊像,以及整壁大型经变画,有助于众多僧徒聚会、讲经、礼拜等活动,体现出大乘佛教“普渡众生”的思想教义。

唐朝是中华文化的黄金期,也是莫高窟艺术的巅峰时代。初唐时期的莫高窟第220窟,就是这一时期的典范之作。在中原艺术的影响下,工匠们创造出了形态方正、空间宽敞的殿堂窟,并通过精湛的绘塑艺术,全方位展现生机勃勃的大唐气象。

石窟内正壁(西壁)开龛,内现存五尊后代重修的塑像,中央为释迦牟尼佛,两侧分列迦叶、阿难两弟子与两尊胁侍菩萨。三幅整壁的大型经变画,是最精华的部分。经变画,就是用图画形式来解释佛经内涵,有助于信众理解佛法。

南壁绘制观无量寿经变(西方净土变),北壁绘制药师经变,分别代表西方和东方的净土世界,也是唐朝内地寺院典型的布局形式。东壁门两侧为对称布局的维摩诘经变。这绘画题材可以看出,净土宗经变画是壁画主体,在石窟内构建了一个极其丰富又相对完整的佛国世界。

磅礴庄严——大像窟

禅窟、中心塔柱窟、覆斗顶殿堂窟,正是莫高窟的三大基本形制,此外还有一类特殊的石窟,以伟岸壮丽著称,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窟内有一尊硕大无朋的佛塑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感,这类石窟姑且可称之为“大像窟”。

此图为莫高窟中段第96窟的“九层楼”建筑。(慕尼黑啤酒/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当今莫高窟有一座标志性建筑,是建于唐代的第96窟。经过历代翻修,这座石窟外观上呈现出依山而建、凌空飞檐的朱红色九层楼阁样式,亦叫“九层楼”。石窟内供奉着莫高窟最大的弥勒佛像,高三十多米,目光下视,双腿自然下垂,整体造型丰盈圆润。

莫高窟的塑像,大多是泥制彩塑,内部骨架由木条搭建,而这座佛像却是在开凿石窟之际,利用主室内壁,预先凿出大致型态的石胎,再敷泥制作。工程之浩大,可想而知。这尊大佛像的地位也非同一般,是中国第三大佛、世界上室内雕刻的第一大佛,以及石胎泥塑的第一大佛。

唐朝还出现了两座卧佛塑像的大像窟,即莫高窟第148和158窟,诠释了佛陀涅槃的场景。两座石窟都是横长方形,后半部设有一米多高的长方形佛坛,佛陀的塑像置于其上。佛陀双目半闭,嘴角似有笑意,右手枕于头下,整体造型流畅柔和,给人静穆安详之感。

卧佛身后是佛弟子群像,以塑像或壁画形式表现,搭配涅槃主题的经变画,整个石窟演绎了《涅槃经》内涵,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涅槃世界。因而,它们还有个特别的名字——“涅槃窟”。

莫高窟形制的演变,是印度佛教与中华文明不断融合的过程,才形成了精美绝伦的石窟建筑。它是神圣的艺术,是凝固的信仰,是荒漠上永远熠熠闪光的明珠。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翛然)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