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神秘的大佛

神秘的大佛

831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城东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处,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雕凿而成,是世界第一大石刻弥勒佛坐像。因其直接在山体上雕刻而成,故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壮观景象。乐山大佛造型庄严,设计巧妙,历经千年风霜,至今仍安坐在滔滔江水之畔,静观人世的沧海桑田。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为弥勒坐像,始凿于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历时九十余年完工。佛像高七十一米,比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最高的大佛高出三倍,比炮火毁后的阿富汗巴史安大立佛还要高出十八米,数十里外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1996年,峨眉山与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世世代代,人们千里迢迢来乐山瞻仰膜拜,祈求大佛的护佑。但是,可曾明白先祖们为什么要以近百年的浩大工程,创建这天下第一大弥勒佛像的奇迹?

仰仗无边佛法 易暴浪为安流

凌云山,旧名青衣山,早在隋唐时代就是佛教胜地。山前就是创建于唐代几经兴废的著名佛寺凌云寺,雄殿危楼,气势宏伟,真乃凌云之上,超越尘世,佛之境地。

唐朝初年,凌云山上有一座凌云寺,凌云寺里有一个老和尚,叫海通。当时凌云山下,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水深流急,波涌浪翻,常常发生舟随浪去、人迹无还的悲惨灾祸。然而此处又是连接蜀、吴、楚三地的唯一水道。

于是海通禅师发宏誓,开凿佛像,欲仰仗无边佛法,易暴浪为安流。海通出外化缘二十年,募集造佛经费,筹得一笔钱款,当时有一地方官前来索要,海通怒目呵斥:“目可自剜,佛财难得!” 遂 “自抉其目,捧盘致之”。传说中说,那官吏见老和尚真的剜去双眼,吓得不停后退。谁知一时忘了身后是悬崖,一下子摔死了。这时,那一对眼睛又飞回老和尚的眼眶里。那些贪官污吏见了,再也不敢去敲诈老和尚的钱了。

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在海通和尚的主持下,实地勘测,考察了山体岩石的高度、厚度、水流、远山近水造成的空间环境等,经过设计,选定了造像的位置。开始凿建大佛的工程,由于工程浩大,已耗资万金的大佛工程未竟,海通和尚就去世了,建造工程于是停止。

大约十多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自捐俸金二十万两,继续修造大佛。当修到大佛的膝盖处,章仇兼琼迁任户部尚书,到京赴任,修造大佛的工程又被迫停顿。

直到唐德宗贞元四年(公元788年)韦皋任剑南节度使,征集工匠,继续开凿工程。经过十五年千万个匠师的辛勤劳动,在三代人的努力之下,前后历经九十余年,乐山大佛终于彻底完工,并且通体施金,华丽的佛衣和宝相庄严的佛体交相辉映。

建筑技术充满巧意与智慧

乐山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

大佛通高七十一米,头宽十米,发髻一千零二十一个,耳长七米,耳朵中间可站两条大汉,鼻长五点六米,眉长五点六米,眼长三点三米,肩宽二十八米,可做篮球场,手指长八点三米,脚背宽八点五米,可围坐百人以上,是一尊真正的巨佛像。

大佛顶上的头发,共有螺髻一千零二十一个。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

在大佛头部共十八层螺髻中,第四层、第九层和第十八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设计排水沟,正胸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孔壁湿润,底部积水,洞口不断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约有二米宽的浸水带。

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说明古人的建筑技术的巧意与智慧。

“佛中有佛”的奇观

大佛所在的乌尤山和凌云山体本身就是一尊硕大无比的天然睡佛。远远望去,乌尤山如同佛首,眉眼清晰可见;凌云山为佛身,堪称天下一绝。但这尊天然睡佛早已存在千百年,只是到1985年5月,一名广东顺德老农于无意中摄得一张照片,约半个月后洗印出来后,才忽然发现 “山形如佛身仰卧”。发现过程符合佛家的“机缘”要义。

而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正好端坐在 “巨型睡佛” 腋部的深坳处,似乎正好应验唐代雕佛者寓意的“心即是佛”和古代民间“圣人出于腋下”之说,形成了 “佛中有佛” 的奇观。

乐山大佛坐立的姿式是双脚自然下垂,这种平稳、安定的坐式,可以带给行船的人战胜激流险滩的信心和决心。

大佛三次闭眼流泪

据大陆媒体报道,在1959~1961的三年大饥荒的时候,乐山大佛闭过一次眼。当时,四川饿死的人不计其数。当地人穷,人死了就拿草席一卷扔进江中。而大佛坐落在三江下游,地处三江汇口形成回水处,每天都有成群饿死的尸体顺江而下漂过大佛。

大佛便在一夜突然闭眼。当地的人们传说,肯定是大佛不忍看到惨景才闭眼的。经科学人员等调查,都没有得到答案。之后,因佛像闭眼是不祥,眼睛又重新修凿。当年的照片还在乐山陈列馆保存着。

1963年,大饥荒刚刚结束,对毛的崇拜运动开始。大佛像再一次闭眼默默流泪。1976年7月,唐山7.8级大地震发生后,整个唐山市被夷为平地,导致几十万人死亡。地震后四川当地民众发现乐山大佛面露怒色,再次闭眼流泪。

沧海桑田 大佛巍然屹立

历史上,也曾有关于佛像流泪和人间大事相关的记载。据《伽蓝记》记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京城洛阳,有一座平等寺,寺内有一尊高两丈八尺的大佛像。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12月中旬,佛像两眼不断流泪,不管怎么擦也擦不完,一直流了三天泪才停止。次年3月,尔朱荣(西元 493~530年)率领军队攻进洛阳,杀死王公百官共两千多人,百姓死伤无计其数。

孝庄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3月,这尊佛像又开始流泪,北海王元颢在南梁帮助下自立为帝,带兵进了洛阳,孝庄帝被迫北撤至山西。时至7月,北海王大败,他所率的五千名江淮子弟,都成了俘虏,没有一人得以返回。

永安三年(公元530年),这尊佛像又如以前那样悲伤落泪。到了12月,尔朱兆又杀入洛阳,将孝庄帝抓到山西晋阳弑杀。这样致使洛阳宫殿空虚,一百天没有皇帝主持政事。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一千多年前,海通和尚怀着虔诚敬仰之心,八方游募,始凿大佛,祈求神灵护佑,万民安生。取三世弥勒未来佛像,端坐姿,寓意未来光明,四平八稳。前仆后继历九十年始成。

古代工匠和艺术家,用简单的工具造出如此巨大雄伟的雕像,足以体现出古人的才华和气魄,显示古人高超的雕刻艺术。一千二百多年来,大佛历尽风雨战火,更阅读尽人间沧桑,在人间惨祸面前,大佛闭眼流泪,是要告诉人们什么?

时值今日,当人们再次仰望大佛,依然会感叹人之渺小,岁月之短暂,从而升起对大佛的敬畏。而巍然屹立的大佛,也在看护着滚滚红尘中依然心怀善念的芸芸众生。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