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儒雅的大明朝文人(上)

儒雅的大明朝文人(上)

604
明朝的科举,学子们要先考取童生,再考取秀才,再考取举人的。考取举人后才有资格赴京考功名、做官出仕。图为明(传)仇英《观榜图》局部。(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明太祖朱元璋戎马得天下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太祖敕令京城设立国子学堂(国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或称太学),令九品以上官员的子弟及民间通文义的少年俊秀到国子学堂当学生。天下平定后,太祖诏令恢复科考制度,各府、州、县考选秀才及举人入国子学。并特地赐给少年举人(14岁左右)李扩、赵惟一、董昶等衣服蚊帐等日用品,其中特别聪慧的李扩等人还被召入文华殿及武英堂说书,太祖谓之曰“小秀才”。

依明初定制,“科举必由学校,而学校起家,可不由科举。学校有二:曰国学(国子监),曰府、州、县学。府、州、县学诸生入国学者,乃可得官,不入者不能得也。入国学者,通谓之监生。(《明史‧选举一》)”监生学习至一定年限,分拨到政府各部门实习政务之事,称“历事”或“历事监生”。实习凡三月,经考核,上等者报吏部候补,但须回监再学习一年,始正式授官。

孝慈皇后(马皇后)也非常重视国学教育及朝廷后备人才的培养。由于国子监生大部分是各地经科考选送至京的秀才或举人,不一定都是富家子弟。监生入太学后吃住由国家供给,而为了免除家庭贫困监生的后顾之忧,“孝慈皇后积粮(从自己的俸粮中节省出来)监中,置红仓(红漆的小型米仓)二十余舍,养诸生之妻子。(《明史‧选举一》)”不仅如此,孝慈皇后还颁懿旨,历事监生中尚未娶妻的,由皇后从自己的俸钱中出资,“赐钱婚聘,及女衣二袭,月米二石。(《明史‧选举一》)”

由于皇帝及皇后都非常重视教育,所以整个国家的教育体制及各地学校的建立在洪武初期的几年间就恢复了,那么大明朝的文人是怎么培养起来的呢?

周岁礼、童关礼、冠礼

据明万历年间的学者沈榜编撰的《宛署杂记》记载,明朝时期的风俗,孩子出生后,周岁时要行周岁礼,家人要为小孩举行隆重的庆贺仪式。由于古人相信天命,所以周岁礼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在八仙桌或床上摆放各种物品,如银制或木制的玩具笔砚、书册、算盘、秤、刀剑等,让小孩爬上去抓取,大人则根据小儿抓取的物品及其先后次序来判断小孩将来的志向,富贵人家及贫民百姓皆然。俗称“抓周”或“挝周”。明朝时期,从京城的国子监到地方府州县的学校,只要能成为学校的廪生(秀才),学生吃住均由国家供给,因此即使贫民百姓也可送儿子入学。但是,如果没学成或在学校学习期间违反规定犯事者(后面将简介),将被学校黜降(斥退),不仅要给学校当一段时间的伙夫,而且总计吃了国家的多少粮食都要由家长设法退还。因此,贫民百姓一般会重视抓周时自己儿子的志向才决定是否送孩子入学。

周岁礼的最后,要给孩子戴“百家锁”或“长命锁”、“记名符”、“项圈”等,有的地方还风行向邻居每一户人家乞讨一根线,将此线编织成“百家线”,穿在长命锁上。“记名符”则是让小儿拜附近寺庙或道观中的僧道为师傅,成为其记名弟子,并佩戴僧道所画的符菉,以驱邪祛祟,却病延年。当时的老百姓认为,此举能保命,防止小孩夭折,故富贵人家及贫民百姓皆依此俗。

男孩长到十二岁时,还要举行“童关礼”,即去掉小孩脖子上戴的长命锁,表示小儿已经度过了危险的童年,长大成人了。

中国古代成人礼中,很重要的一个礼仪就是冠礼(女子为笄礼),据《礼记‧冠义》中的规定,男子二十岁必须举行加冠之礼,天子、诸侯可提前至十二岁,表示其已经成人。大明朝制度则规定男子十五至二十岁均可举行冠礼。由于《礼记》还规定了:“礼不下庶人”,因此明朝以前,普通老百姓不需要举行冠礼。而据《明史‧ 庶人冠礼》载:“明洪武元年诏定冠礼,下及庶人,纤悉备具。”也就是说,明太祖规定普通老百姓(庶人)也要举行冠礼,并规定庶人冠礼的具体内容,主要是参照朱熹的《朱子家礼》而在仪式上有所简化。但是《明史‧庶人冠礼》中也说了:“然自品官(九品以上的官员)而降,鲜有能行之者,载之礼官,备故事而已。”据笔者考证,明朝时期,普通百姓之家如果出了一个读书人,则会举行冠礼。

文人的冠服

大明朝的服饰集汉唐服饰之大成,而又有独创之处,若将各阶层人士各种场合所穿戴的服装集合在一起来评价,其衣冠典丽多采,美不胜收。依明太祖洪武初年规定,全国士庶一律用明代特有的“网巾”在头顶束发,头戴明代特有的方巾(四方平定巾)。

据《明史‧舆服》记载,未授官或退休的文人(儒士)、州县在学学生(生员)、京城国子监学生(监生)的服装,经过了几次变动才定下来。洪武三年,明太祖诏令士人戴四方平定巾。洪武二十三年,“定儒士、生员衣,自领至裳,去地一寸,袖长过手,复回不及肘三寸。”实际上穿戴时,没有要求衣服要剪裁的这么准确,因为有些学生尚在成长之中。洪武二十四年,有大臣向太祖提建议,“士子巾服,无异吏胥(官府小吏),宜甄别之”,因此太祖敕令工部制作文人的服装样品若干,并亲自甄选裁定,经过三次的试作才定下来。儒士、生员、监生服装名曰“襕衫”,“襕衫”的衣服式样始于北周,后世沿袭,宋、明、清时为秀才举人的公服。因其于衫下施横襕为裳,故称。不同朝代“襕衫”的样式上存在着颜色搭配上的差别。如宋朝时,“襕衫。以白细布为之,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裳,腰间有辟积(襞积,衣服上的褶裥)。进士及国子生、州县生服之。(《宋史‧舆服志五》)”明朝时,襕衫用玉色布绢为之,宽袖皂缘(黑边)。

明朝画像中的襕衫。(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在明朝,经会试及殿试后及格者称为进士;殿试中一甲第一名者称为状元。据《明史》及《大明会典》记载,状元的服装为:“状元冠二梁,绯罗(深红色丝绸)圆领,白绢中单(里衣),锦绶(锦制绶带),蔽膝(围于衣服前面的大巾;用以蔽护膝盖),纱帽(纱制官帽,样式如乌纱帽但不是黑色),槐木笏,光银带(银饰腰带),药玉珮,朝靴,毡袜,皆御前颁赐,上表谢恩日服之。”文中“二梁”本为古冠名,古代以冠上的梁数区分官职的级别,不同朝代规定不一样。明朝时,六品、七品官戴“二梁冠”;而明朝的状元冠用“二梁”,它有一个意思是考中状元者,授官当在六品或七品之间。“药玉珮”是指经药物煮炼过后的玉石,其色泽光润,称药玉,用药玉做的玉珮。状元的冠服在殿试后皇帝钦点状元时颁赐,状元过后需上表谢恩,然后才穿戴。

“进士”其实就是学有所成,可以被授予官职的文人。据《明史‧舆服三》记载:“进士巾如乌纱帽,顶微平,展角阔寸余,长五寸许。”明朝洪武年间即规定了,状元及进士均由御赐乌纱帽。或许有观众会问,为什么演员所戴的乌纱帽不是黑色的呢?因为状元及进士是准官员了,但尚未被授官职,所以乌纱帽不是黑色的,准确的说应该称为“进士巾”。其实最早的“乌纱帽”出现的南朝宋时,那时的“乌纱帽”也不全是黑色的。明朝时,宫中的女官有一种冠服也戴“乌纱帽”,这种“乌纱帽”也不是黑纱做成的。“宫人冠服,制与宋同……弓样鞋,上刺小金花。乌纱帽,饰以花,帽额缀团珠。结珠鬓梳,垂珠耳饰。(《明史‧舆服二》)”

状元及进士的服装也只是穿几天而已,除状元的服装外,进士的服装过后都要送到国子监收藏。“(进士服)廷试(殿试)后颁于国子监,传胪日服之。上表谢恩后,谒先师行释菜(祭祀至圣先师孔子之礼)礼毕,始易常服(襕衫),其巾袍仍送国子监藏之。(《明史‧舆服三》)”文中的“传胪日”是指殿试公布名次之日,皇帝至殿宣布,由阁门承接,传于阶下,卫士齐声传名高呼,谓之传胪。比如四月初四日殿试,则三天后的初七日为“传胪日”。状元及进士被授予官职后,即有专门的官服。

大明朝的教育制度

明朝时期学生必学的书本与唐宋时期差不多,主要是《四书》、《五经》。《四书》在明清时期又称为“四子书”,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部儒家的经典。此四书是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的言行录,故合称“四子书”。《五经》即《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经义的部分主要以朱熹的《十三经集注》为准。明太祖有鉴于前朝科举考试之流弊,因下诏于德才兼备的举人中取士为官,每三年大比,太祖均于殿试中亲自策题或面试把关。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太祖诏曰:“汉、唐及宋,取士各有定制,然但贵文学而不求德艺之全。前元(元朝)待士甚优,而权豪势要(朝廷要员),每纳奔竞之人(常常接纳那些钻营取巧热衷名利的人),夤缘阿附(这些人攀附和阿谀权贵),辄窃仕禄(以不正当手段谋取官职)。其怀材抱道者(那些德才兼备的人),耻与并进(耻与阿谀之辈为伍),甘隐山林而不出。风俗之弊,一至于此。自今年八月始,特设科举,务取经明行修(明白经义并以道德修身)、博通古今、名实相称者。朕将亲策于廷,第(评定)其高下而任之以官。使中外(朝廷内外,中央及地方)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

汉唐以来,教育制度最完备的就数明朝。洪武二年,太祖在京城设立国子监后,即谕中书省大臣曰:“(译自《明史‧选举一》)历代学校的教育,到元朝的时候其弊端是最严重的。那时的朝野上下,颓败之风盛行,学校虽设,但名存实亡。天下大乱后,兵祸连年,人们只知道战争,习练兵器,已经忘了如何祭祀天地神明。朕却认为治国必须以道德教化为先,而道德教化以学校为根本。现在京城虽然有了太学,但全国各地的学校还没有设立起来。因此,宜令各郡县均设立学校,聘请德才兼备的儒士为师,教育学生,讲论圣人之道,使天下士庶的风俗日渐回归正道,让国家治理成先代圣王的太平盛世时期。”

点击阅读 儒雅的大明朝文人(下)

 

作者:佚名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美莲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