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如何躲开这个现代流行趋势—...

如何躲开这个现代流行趋势——【过劳】

242
劳累(pixabay)

【希望之声2019年12月15日】(编辑:郭强)过劳、压力大可说是现代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根据统计,四成上班族体内脂肪率超标。过劳与压力是直接造成脂肪堆积的元凶,尤其胖在腹部。怎么可能不肥?

过劳肥是如何造成的

过劳肥,是怎么回事呢,怎么会是越累越肥呢?真是令人费解,明明很累,饮食三餐不正常,应该是很瘦的,怎么会压力越大,越肥呢?这好像不易理解。

主要是因为超时工作会让人作息混乱,三餐不定时、不定量,午餐等到忙完一段落才胡乱解决,吃太快没有饱足感,不禁多吃些,再继续埋首工作。

糟糕的是,最丰盛的一餐多在晚上九点以后,无论是自己买晚餐,或是应酬、聚餐,都是吃得晚又不健康,而且此时人体新陈代谢较慢,但消化吸收却较好,因此吸收率倍增,体重自然不减反增。

不运动更是压垮过劳肥的最后一根稻草。这群体劳的上班族坐在办公桌前一整天,回到家已累得半死,根本没有力气也没有意愿运动;加上回家时间已晚,睡觉时间也延迟,睡得少、睡眠质量不好,只能任由脂肪不断囤积,而且明显就是胖在肚腹与大腿、臀部。

工作压力(图片:pixabay)
工作压力(图片:pixabay)

怎么判断你是否过劳了

如果你有以下三项症状,那么就要注意,可能就是过劳了。

即使你睡了十个小时,还是觉得很累,或者是不能熟睡,早上总是起不来;常常会觉得焦虑,常为小事抓狂;不爱动脑,也不喜欢思考复杂的事情;在白天 却精神不济,犯困;经常感冒,不容易痊愈;吃东西没有味道,不知道到底吃甚么;出现遗忘,注意力无法集中。

只要符合上面其中的三项,你可能就已经进入到过劳了。这些人常常觉得没关系,反正在周末或假日多睡一会,就能补回来,撑一下吧。

胖的原因是为什么

不管是因为工作到太晚而晚睡,还是因为想放松而晚睡,在中医看来,熬夜就会伤肝,肝的调节功能变差,更易导致肝郁而下半身肥胖。

专家说,第一个睡不好,睡眠不足,该睡不睡,血液之中饥饿激素增加,所以就会起来吃东西了,那么再加上压力,使肾上腺皮脂醇的指数,居高不下,这个皮脂醇,会让你的胃肠蠕动,使消化能力增强。

这就会越累,越饿,越容易吃东西,你越坐着不动,你的肚子就一天一天增大。

长期以来就会使抗压荷尔蒙分泌疲乏,这种抗压荷尔蒙的分泌疲乏就会使身体里的盐分流失,血糖也跟着降低了,这会让你更觉得饿,食欲大开,吃进去又超过日常所需,你不肥也难。

其实体内的疲劳,累积到一定程度时,身体就会每况愈下,更何况看不见的心理疲劳,往往比身体上的疲劳更可怕。

有人整天在办公室久坐,然后感觉肩痛、腰痛等。建议你每工作九十分钟,就休息十五分钟,站起来,走一走,倒杯咖啡或水喝, 转移注意力,让你身体放松一下,就会觉得肩痛、腰痛能缓解的。如长时间使用计算机、手机,除了累之外,眼睛也觉得疲倦。

教你个懒人解决办法,在使用手机或计算机之前,先给自己设定个时间六十分钟,到时就会提醒你,休息十分钟,再回来继续。被动的提醒自己。

甚么是过劳肥,根据美国网站的调查报告,有一些工作,其实是很容易使你变胖的。比如旅行社的员工,律师,法官等。网络调查二千八百四十八个人认为:长时间的工作,缺乏运动是导致过劳肥的主要原因。当你久坐工作,缺乏运动,又没有规律的摄取饮食,你应酬又多,容易暴饮暴食,再加上压力大,不胖也难。

怎么改善这些情况

首先定时吃三餐,选择健康的食物,细嚼慢咽,补充充足的纤维素,如蔬菜、水果及五谷杂粮类的食物。还可以补充富含钙、镁及锌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类等, 减少糖、饮料及垃圾食品摄入;保证睡眠充足,睡饱6~8小时。

睡觉(图片:pixabay)
睡觉(图片:pixabay)

西医、中医减重专家说,“睡眠不足,别想减肥!”。养成运动习惯,渐渐增加运动量。总之过劳肥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记得百分之八十的营养,百分之二十的运动,才是真正的健康。

其实只要改变一些小的习惯,就能够不需要吃药打针,消除疲劳,比如说好好的睡一觉。这几件事情,建议大家去做做看。第一个睡觉之前,泡个三十度到四十度的温水澡;第二个,睡觉之前三个小时别再吃东西了,也千万别喝酒;早上晒晒太阳,走路十五分钟,适当的产生些疲劳,是能够换来一夜好眠。

晚上没睡好,白天很容易精神不振,怎么办呢? 建议中午小睡十五分钟至半小时。如果周末或假日都在睡觉,也不出门,越睡越累。建议假日应该出去走走,活动或运动一下。比关在家里一整天,对身体更健康,更有活力的。

还有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际交往应酬,常常觉得好累,怎么办?要学着说不,你的压力就会立刻小一半。很多人就觉得,人家提出要求,怎么好意思拒绝呢?有时可以考虑提出一个替代方法,让彼此都能够找到一个解决办法。如果真的做不到,那就直接说不吧。懂得拒绝,爱自己,才能够善待别人。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