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千古英雄人物】张三丰(1...

【千古英雄人物】张三丰(10) 太极真传在哪

357
千古英雄人物张三丰。(图片来源:大纪元制图)
【2021年1月26日】

六、太极真传哪里寻?

“学太极拳,为入道之基。”然而张三丰没有留下修炼太极拳的心法,只把动作传下来,所以现在的人不知道怎么通过学炼太极拳修道。

就太极拳架子而言,现在人也不知道该怎么用,据统计现在世界上有几亿人在打太极拳,打的是什么?里面有多少是张三丰留下的动作?有人把太极拳当作锻练身体的健身操,体会不到太极拳内外兼修的内涵。

历史上,道家武功门派有“言祖不言师”、“六耳不传道”的传承习惯,对于选徒要求极严,宁可失传,决不乱传。传人之间只是心传口授,历来不留图谱文字,即使有记录也多用口诀隐语暗示,不是传人不能参悟其中奥秘。

自张三丰创太极拳之后,诸多流派均学取太极拳理论,皆以张三丰为祖师。例如武当太乙神剑门传人称,其剑法得于长白山中的师父,家传十七代。因历代祖辈都遵循“言祖不言师”的师训,即言张三丰祖师,而不言自己老师的名字,所以他也只知是张三丰祖师所传,而不知师名。清末奉天北镇县有《武当丹派剑术》称,“武当剑术乃洞玄真人张三丰受真武之大法”。由于这些特殊原因,今天很多道门中人也只知祖师张三丰,而不知历代传人。

在民间,太极拳从流入民间到现在,已与张三丰太极拳原貌相差甚远,最主要的就是民间的太极拳与修炼的联系切断了,带有修炼内涵的动作悟不懂,有些人没有改动拳架子,但是由于道德下滑,遇不到一个好人就失传,如前面黄百家哭泣太极拳将像《广陵散》一样绝世。有些人根据自己的感受改动拳架子,又经过了多代的修改传承到今天,早已面目全非;还有人自立门派,败坏张三丰祖师名声;更有甚者,篡夺太极祖师名分,令天地震惊。

今天,现代内家拳以张三丰为旗帜,门派林立,习者众多,蜚声海内外,然而,难见天下无敌英雄。人向往超能力、功能,陶醉于特技功夫片中,但在实际的武术习练或比赛中体现不出太极拳的章法。因为没有真功夫在里头,打不出架式也不会出问题;如果有真功夫在里边,像前面介绍的张松溪,一掌下去横断三块几百斤的大石头,那就是一掌毙命,人不躲都不行。现在的人,谁能知道太极拳动作里的这个招术是什么!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太极拳作为体育运动被大力推广,八十年代中华大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气功热,太极拳动作舒缓,老幼皆益,吸引了众多气功爱好者从新思考中国古老的文化对天地宇宙的认识,思考生命的来源和存在的真实意义。

一九九二年李洪志先生传出法轮大法,“是同化宇宙最高特性‘真、善、忍’为根本,以宇宙最高特性为指导,按照宇宙演化原理而修炼”,法轮大法性命双修,“法轮大法的修性是指修心性,把修心性放在首位,认定心性是长功的关键”。“修命是指长生之道,通过炼功改变本体,本体不丢,主意识与肉体合一,达到整体修成。”(《法轮大法大圆满法》)许多太极拳习练者走入法轮大法修炼,缘归大法。

2016年,部分法轮功学员在纽约集体炼功。(图片来源:戴兵/大纪元)

 

第四章 道化十方 通微踪不见

布衲榔瓢欠整齐,夜来飞过渭河西。
白云叫破梁山雁,凉月催回鲁店鸡。
出世多游秦蜀路,摩崖自看往来题。
身行险栈如夷坦,始识鸾车胜马蹄。
(《带月过武功飞行至栈》)

历史上道家不讲普度众生,道家讲修真养性,性命双修,炼神通术类等东西,历代单传。神通法术,现代人叫超能力,或特异功能,其实是人的本能。人眼能看到的知道的只是在人间的表现,真正在另外空间的演化,很少人能看到或看清。大道真人成就的是“与天地同久,日月同明”,“万劫存神”,“形神俱妙,与道合真”,是神圣无比的。张三丰大道成真,大智大慧,明了宇宙的真相,他为人留下太极神拳,却没有留下心法,他告诉人有超越佛道之上的大道大法,却没有传这个超越佛道之上的大道大法。张三丰道成之后,大隐朝世,云游四方,道化有缘,足迹所至,人人崇道敬神,成为家喻户晓的活神仙。

明朝任自垣的《大岳太和山志》记载,张三丰手中拿着方尺,不论寒暑,身披一衲,或置身于穷山,或游走于闹市,云游四方,也有人看到他能一日千里。张三丰有过目不忘之才,善于诙谐,旁若无人。有人问他方术秘诀,他什么也不说。要问三教经书,他就会滔滔不绝,讲个不停,但他所讲的,专以道德仁义忠孝为本,并无虚诞祸福欺诳于人。所以心与神通,神与道合,事事皆有先见之理。

一、宝鸡金台观——逝而复生

宝鸡金台观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北郊陵塬山上。宝鸡古称陈仓,唐朝至德二年(757年)因“石鸡啼鸣”之祥瑞改称宝鸡。宝鸡历史悠久,太昊伏羲曾治理陈仓;周文王也曾在此建邦立业;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最终打下了汉室天下;三国时,蜀汉宰相诸葛亮五次北伐曹魏,鞠躬尽瘁,仙逝宝鸡五丈原。

张三丰曾在宝鸡陈仓山下结茅修炼,道成之后又住金台观数年,留有《宝鸡晚行》、《小庐题壁》、《归秦》等诗篇。

“倏尔游秦凤,飘然到宝鸡。路随流水远,山压暮云低。对面三峰立,关心一榻栖。结茅聊息足,吾亦老磻溪。”(《宝鸡晚行》)

《明史》记载,张三丰居宝鸡金台观时,曾游魂七日。大元至正二十六年丙牛(1366年)暮秋,张三丰一百二十岁,他料定自己将离世,作诗唱颂逝去,但在埋葬那天又活了过来。归来后给了弟子杨轨山一偈,预言元朝灭亡、明朝诞生。

“元气茫茫返太清,又随朱雀下瑶京。剥床七日魂来复,天下齐看日月明。”(《大元至正二十六年丙牛暮秋金台观游魂七日归来付杨轨山一偈》)

张三丰在宝鸡的神迹不断,人们心目中的张三丰是一位真正的神仙。金台观因张三丰而闻名天下,金台观因此也成为张三丰的祖庙,张三丰是金台观的正神,前来敬香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火兴旺。

明朝天顺年间(1457—1464年),吏部右侍郎张用浣在金台观立碑《张三丰遗迹记》,叙述了他父亲见到张三丰的情形。碑文说张三丰离开时“足不履地”。张三丰离开金台观时,留下了九节藤杖、混元衣。明朝末年的公元1611年,宝鸡县令朱炳然还见到这两样东西,在碑上刻诗:“鸠杖尚留九节在,霞衣犹见五铢轻。歌罢怀仙一长啸,昔阳红照万山明。”

宝鸡还流传很多张三丰的传奇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

相传乾隆年间重修金台观,当天立木,次日梁柱倒塌,连续数日不成,急坏负责修建的绅民会首。一天晚上,会首在禅房打盹,见一鹤发童颜、蓑衣布衲的老道,右手持九节藤杖,左手托着乌黑发亮的东西走来说:“我在宝鸡多年,深知民风淳厚,乐善好施,为答谢乡亲,特送神铁两块,明日立木,置于础上,础固殿稳,俗道安泰。”会首惊觉醒来,方知为梦,但看自己手中却拿着两块铁锄板。翌日如法而作,果然顺利,三清殿得以修葺落成。后来,人们发觉供奉在飞升洞中张三丰所遗蓑衣、布衲、藤杖依在,只是耕耘用的两把锄头只剩下木柄,而铁锄板却不在了,始知定柱神铁是张三丰用过的铁锄板。以后,三清殿虽多次维修,但基础稳固,这两块铁锄板一直垫在檐柱下。

点阅【千古英雄人物之张三丰】系列文章。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李帅)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