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连载 【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2...

【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26) 尊天可汗

409
唐太宗画像,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南薰殿旧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公共领域)

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圣皇唐太宗 万古大唐风

尊天可汗
贞观四年三月三日(630年),大唐帝国又迎来另一历史性时刻。四方各部族酋长和首领纷纷来到长安,齐集在太极宫前,共同向唐太宗李世民敬献一个史无前例的尊号——天可汗。太宗说:“我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资治通鉴》卷一九三)这一刻,文武百官和四夷君长皆山呼万岁。自此,太宗对四夷君长颁发诏书时,一律自称“天可汗”,“是后以玺书赐西北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
天可汗顾名思义为可汗之可汗,为天下最大之可汗。此亦是天意,中土神州,皇在王上,皇可封王,君临天下。此时,众望所归,唯大唐太宗马首是瞻。
定吐谷浑
吐谷浑原为鲜卑慕容部之一支,先祖游牧于徒河青山(今辽宁锦州东北),后迁徙至陇西之地(今甘肃青海一带)。以此建国,领土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唐朝初年,吐谷浑多次侵扰兰州、凉州等地,阻断唐朝与西域往来交通要道。大唐皇朝若要与西域进行文化、思想、技术、宗教等交流,则必须打通这一通道。贞观八年(634年),凉州遭到西北吐谷浑王慕容伏允大军侵犯。李靖主动请缨,太宗即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帅唐皇朝与西域诸国(突厥、契苾)联军征讨吐谷浑。
清陈士倌《圣帝明王善端录》所绘唐太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
太宗《讨吐谷浑诏》
“朕嗣纂鸿业,思恢至道,端拱垂裳,于兹九载,式修文德。宁谧区宇,徼外君长,海表猷渠,无远不庭,无思不服。而吐谷浑蕞尔小蕃,负固河右,地不远千里,众不盈一万,不量其力,不恤其人,肆情拒命,抗衡上国。朕每遣行人,入蕃晓谕,并引其使者,临轩戒勖,示以善道,劝以和亲,欲使境上无虞,各安其业。训导积年,凶顽未改,剽掠边鄙,略无宁息。今上书傲很,拘我使人,内外百僚。华夷兆庶,同心愤怨,咸愿诛讨。宜乘吊伐之机,以展鹰鹯之志,长驱克期,穷其巢穴。罪止吐谷浑可汗昏耄之主,及天柱王一二邪臣,自余部落,皆无所问。夷凶息暴,称朕意焉。”
其大意为:自我当皇帝九年以来,大道治理天下,四海宾服。而吐谷浑小蕃,自不量力,抗衡上国,虽屡劝而不听,凶顽不改,剽掠边廷,搅扰安宁,又拘压使者,引起公愤。所有周边国家及百姓,皆同心诛讨。乘征伐之际,振我国威。首恶必办,胁从不问。铲除凶暴,乃我所意。
慕容伏允首战失败后,火烧荒野,尽毁草原,以为唐军不会追击。李靖分兵两道追歼,亲率李大亮等部由北道切断其通往祁连山之退路,并迂回至其首府伏俟城(今青海湖西);李道宗等部由南道穿插追截南逃之吐谷浑军。南道唐军历经无人之境二千余里,于乌海(今青海苦海)大破伏允部。贞观九年(635年),李靖在积石山(今青海阿尼玛卿山)追至且末(今属新疆),途中缺水,就刺马饮血,终于袭破伏允牙帐,伏允丢下妻小溜之大吉,不久在沙漠中被部下所杀。伏允之子大宁王慕容顺斩天柱王,率部降唐,其国土遂尽归唐朝。太宗册封慕容顺为吐谷浑可汗。慕容顺死后,贞观十年(636年),太宗册封慕容顺之子诺曷钵为吐谷浑可汗。贞观十一年(637年),李靖改封为卫国公。
唐太宗贞观年间的唐朝疆域图,于龟兹设安西都护府,涵盖安西四镇龟兹、焉耆、于阗、疏勒。(玖巧仔/维基百科)
贞观十四年(640年),唐朝在交河城设安西都护府,以管理西突厥和整个西域。贞观十八年(644年),西突厥盟友焉耆攻打西州,安西都护郭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讨伐依附西突厥之焉耆,占领焉耆,俘虏国王龙突骑支。但后来焉耆再次脱离唐朝。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宗派遣阿史那社尔、郭孝恪率军讨伐依附西突厥之焉耆和龟兹(今新疆阿克苏),征服两国。然后疏勒和于阗归附唐朝,将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抚宁西域,统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国,史称安西四镇。
(未完待续)
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组
(转自 大纪元)
责任编辑:康慧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