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传统文化 【品读唐诗】唐诗里的拾穗者... 文化沙龙传统文化 【品读唐诗】唐诗里的拾穗者 2020-10-07 489 Share WhatsAppLINETwitterFacebookTelegramLinkedin [法]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1814—1875),《拾穗》(Les glaneuses),1857年作,巴黎奥塞美术馆藏。(图片来源:公共领域) 法国的奥塞美术馆里,收藏着画家米勒的一幅著名的油画《拾穗者》。它创作于1857年,以《圣经》故事为蓝本,描绘了三位农妇在金黄色的麦田中拾穗的情景。整幅画笔法简洁生动,色调明快柔和,刻画出当时的社会状况。不过朋友们,您知道吗,在唐诗中,也有一首诗描绘了一位拾麦穗的妇人,不过她的生活,比那三位农妇艰辛多了。 故事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一个酷暑。在北方的麦田里,有许多农夫在辛勤地收割麦子。他们的脚底熏蒸着地面的热气,后背烤着火辣的阳光,哪怕很累了都不肯休息片刻。这时,一位抱着孩子的农妇,也来到这片忙碌的土地,右手拿着零散的麦穗,左臂挎着一个破筐——原来她在捡地里遗落的麦穗。她告诉周围的人,因为赋税繁重,家里的田地都卖掉了,现在只能捡些麦穗充饥。 这时,有一位官员路过听到了她的遭遇,有感而发写下一首诗歌,记录下老百姓的现实生活。他就是中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这首诗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明《南生鲁四乐图》(局部),画中表现白居易作诗通俗,老妪可解。(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诗境赏析 《观刈麦》,刈是收割的意思,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田边看到农民收割夏麦的所思所感。这是一首叙事诗,层次非常分明,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农民生活的艰难。这首诗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诗歌的前四句,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农户一年到头都没有闲暇的时候,到了黄历的五月就加倍繁忙。诗人接下来说明原因:“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原来,夏季到了,小麦大片成熟,而北方的夏天又是多雨的季节,所以一定要赶快收割麦子,这一年才能有好的收成。 第二部分就是后面八句,描写农家男女老小参与刈麦的情景。“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体力较弱的妇孺,主要负责后勤方面的工作。家里的媳妇们无论长幼,都用竹筐挑着食物,小孩子也提着壶装的汤汤水水,早早从家里出发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妇孺们一路往南山冈走去,原来是为在那里劳作的男人们送饭食。 那么男人们在做什么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正在炎炎夏日里收割麦子。他们踩在灼热的土地上,脚下蒸着暑气;头顶似火的骄阳,整个身体都被烈日暴晒着。做体力活本就是一件辛苦的事,何况遇到这酷热的天气?很快他们就精疲力尽了,但是每个人都像不知道热一样,继续低头劳作,因为夏日时间长,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农活呀。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唐宋诗醇》评价这两句“曲尽农家苦心”,它通过农民反常的心理,传神地表现出百姓生活的辛酸。谁都知道夏天干活辛苦,但是他们偏偏珍惜这漫长的白天时光,好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完成工作。这种写法,是不是和诗人另一首《卖炭翁》里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接下来八句,一位贫苦的农妇出场了。“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她怀里抱着孩子,说明家里可能无人帮她照看幼子,或许是个孤苦伶仃的寡妇。“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这位农妇是无法收割麦子的,只能在田地里寻找一些遗落的麦穗。“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妇人向周围人讲述自己的身世,因为家里不堪赋税的压力,把田产都变卖了,这时候只能拾些麦穗来充饥。 听到这番话的人,无不感到忧伤。为什么呢?他们都是乡邻,沉重的赋税压得每个人都透不过气来。今年的拾穗者也许就是去年的刈麦者,而今年尚能刈麦的人,明年是否还有田地供他们去挥汗劳作,维持家计?他们的伤心,既是对贫妇的同情,也是对未来命运的忧愁。 最后几句就是诗歌的第四部分了。诗人耳闻目睹了这一切,忧国忧民的情怀涌上心头。“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他感叹有幸走上读书入仕这条路,不必从事农桑。而且他虽然是个小官,却能不用劳作就享有每年三百石的俸禄,年底还有剩余的粮食。“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身为父母官,不忍见百姓深受赋税之苦,因而感到难过而惭愧,这种忧闷的情绪久久萦绕心头,不能释怀。 明 郭诩 《琵琶行图轴》(局部)。(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诗人背后的故事 谈到诗人白居易,大家往往津津乐道于他的两首长诗《琵琶行》和《长恨歌》,那优美的文字、细腻的情感千百年后仍然能打动人心。但是您知道吗,在白居易心中最看重的却不是这两首诗。他在《与元九书》中,把自己的作品分成四类,第一是讽喻诗,表达其兼济天下之志;第二是闲适诗,表达其独善其身之志;之后是有感而发的伤感诗和其它的杂律诗,他认为这两类都属于抒情、应酬之作,“非平生所尚者”。 《观刈麦》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浪漫的故事,却是白居易最推崇的那一类讽喻诗。在唐宪宗元和初年,白居易在陕西任县尉,主管缉捕盗贼、征收赋税等事务。当看到当地百姓生活如此困窘时,白居易便写下这首反映民间疾苦的《观刈麦》。 夏天到了,白居易不去描写阴阴夏木、映日荷花这样的美景,却把目光投注到田地上辛勤劳作的农人,为社稷、为百姓写下平易朴实、又字字千钧的诗歌。这是为什么呢?这源于白居易作诗的一贯主张,他和诗人元稹都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乐府诗以两汉为代表,因具有“感于哀乐,缘事而作”的讽喻时政的精神,从汉武帝起,朝廷开始收集民间乐府诗,了解风土民情、地方政务。 到了唐朝,白居易等人主张恢复古时候的采诗制度,让诗歌再次起到补察时政的作用。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歌理论,本人也用乐府新题创作许多讽喻诗,并把自己创作的新乐府编成集子,还在序言中提出新乐府诗歌的创作原则,即文辞质朴,切中时弊,作诗要为君、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因而白居易的许多诗作,都对国家弊政、社会问题提出委婉的批评,也就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其实,白居易不仅是一位有责任感的诗人,也是尽忠职守的官员。他主要生活在唐宪宗时代,宪宗是盛唐之后很有作为的皇帝,曾大力征讨藩镇,让唐朝再次出现统一的中兴局面,史称“元和中兴”。 白居易在三十多岁时入朝为官,创作的讽喻诗在士人君子之间广泛流传,甚至传到宫廷,也受到宪宗的赏识。因此,他被拜为翰林学士,又担任左拾遗、也就是一种言官。为报答宪宗的知遇之恩,白居易多次怀着拳拳忠心上书言事,也继续创作大量的讽喻诗,让诗歌能成为皇帝考察执政得失的一面镜子。白居易的一片忠诚也得到皇帝的敬重,去世后被追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继位的唐宣宗亲自作诗,说道“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表达了对一代忠臣的深沉悼念。 白居易一生中,既有《观刈麦》这样的讽喻诗,也有《琵琶行》这样的抒情叙事诗,那么您更喜欢哪一种呢?或许这很难选择,但这些诗作却让我们了解到,白居易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更是一位心怀天下的君子。 作者:兰音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美莲 赞过:赞 正在加载……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