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你知道吗?原来欧洲人这么喜...

你知道吗?原来欧洲人这么喜爱瓷器啊!

1188
很久之前瓷器在欧洲可称得上是“白色黄金”,它精美绝伦,耐久性强,这个发源于中国的东西受到很多欧洲贵族的爱戴。
精美的茶具套装(图片来源:pixabay)

(欧洲希望之声编辑综合)很久之前瓷器在欧洲可称得上是“白色黄金”,它精美绝伦,耐久性强,这个发源于中国的东西受到很多欧洲贵族的爱戴。14世纪,旅行家马克·波罗首次将瓷器从中国带回欧洲。那是一个精致小巧的茶壶,表面带着灰绿两色文理。除瓷器之外,他还带回了绸缎、香料和散着麝香气味的小香炉等。

直到16世纪,欧洲葡萄牙和荷兰开辟商道,正式与远东通商,引得大批东方制品流入,市场一片繁荣景象。在这些制品中,瓷器独由中国出产。当时,只要描述好样式,下好订单,就可以期待中国优质的瓷器进入西方了。

中囯紫砂壶
中囯紫砂壶(图片来源:piqsels)

欧洲瓷器的产生

由于瓷器很昂贵,而且运输过程中很容易破损,所以有些人开始思考,倘若欧洲人能在本土制做瓷器,价格将更为便宜,购买也更为容易,同时也会减少装运时的破损和差错。但在长达500多年时间里,欧洲人对瓷器的制造束手无策。

很有特色的瓷瓶
很有特色的瓷瓶(图片来源:pixabay)

据说,首件欧洲瓷器是出自一位名叫波特格的德国人之手。波特格是位炼金术士,自称知道将铅变成黄金的诀窍。

其实,欧洲瓷器的创始者并非是德国炼金术士波特格。事实上,最有可能解密瓷器的人是契恩豪斯,他是位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

当时萨克森王兼波兰国王是奥古斯特二世,他指派波特格,辅助契恩豪斯完成瓷器制造的试验。两人一同工作了足足5年,研究始终由契恩豪斯主导。之后,两人完成了首个瓷器的雏形,即一个“半透明、奶白色的”罐子,不久,契恩豪斯去世了。波特格在契恩豪斯的数据基础上,最终完善了制造瓷器的工序。

瓷器制作—制坯(图片来源:pixabay)

瓷器在欧洲的发展

欧洲15至17世纪,仍处于生产陶器和软质瓷的阶段。例如英国17世纪生产红陶,并模仿中国瓷器,直到18世纪中叶,英国欧洲瓷器产业空前兴盛,瓷器不再只是贵族的地位象征,中产阶级也能够购买瓷器,或留着自己欣赏,或作为礼品赠送他人。

精美的茶壶套据(图片来源:pixabay)

西班牙于1760年建立中国皇家瓷器工厂;荷兰于16世纪生产陶器,并模仿中国青花瓷器;法国17世纪发展陶器生产,18世纪(1768年)生产第一件模仿德国的硬质瓷器;德国于16世纪生产软质瓷,低温,掺合玻璃的混合粘土,类似半透明状。

特色的半透明状的酒杯(图片来源:piqsels)

奥地利是18世纪欧洲第二个生产硬质瓷的国家;意大利16世纪生产软质瓷并模仿中国瓷器,1719年开始生产硬质瓷。

餐饮瓷杯(图片来源:piqsels)

瑞典、丹麦于18世纪分别建立瓷器工厂及皇家瓷器工厂。总之18世纪,各国纷纷建立皇家瓷器工厂,加强对中国瓷器的探索与研究。于是在德国,首先烧制出模仿中国瓷器的硬质瓷,继而奥地利等国先后烧出硬质瓷,结束了欧洲软质瓷的历史。

瓷器也是贵族们的偏爱

中国瓷器传入欧洲以后,立即受到各国王室、贵族及各阶层人士的喜爱。当时出现一种寻找黄金船瓷器的潮流。

奥古斯特二世是位购物狂,尤其迷恋瓷器。他在一封信中写道:“一个人喜欢瓷器和喜欢橙子没什么两样,一旦他迷恋某件东西,他就永不会满足,想要得到更多。”1733年,奥古斯特二世逝世,留下了陷入财政紧缺的国家、9个孩子、还有35798件精美的瓷器。

玉春壶(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尽管中国瓷器在当时价格很昂贵,但仍被王室、贵族抢购一空。在他们的宫殿、邸宅、陈列室中展示中国瓷器,以显示其身份的高贵,同时也作为王室的财产,加以炫耀。据有关记载:西班牙皇宫当时收藏有中国瓷器三千余件;葡萄牙王后的财产清单中,中国瓷器是极为重要的一项。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是一位文化艺术爱好与收藏者。1670年建立凡尔赛宫,后在宫内修建托里阿诺宫,该宫内以陈列着路易十四珍藏的中国青花瓷器而著名。该宫在建筑上又借鉴了“南京瓷塔”的手法,覆盖以彩釉陶砖、又称“托里阿诺瓷器宫”。不仅王室、贵族、其它各阶层人士也热衷收藏中国瓷器。荷兰一位银器艺术家的富孀吉梅伦波洛夫人在1653年以收藏中国瓷器精品而闻名荷兰。直至今日,我们在欧洲各国博物馆及私人收藏馆家那里还可以看到相当数量的中国外销瓷器。

明景德镇窑葡萄纹大盘,现藏大英博物馆,真正的青花(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除了用于展示的瓷器外,葡萄牙王后、公主的手镯也都是中国瓷器,葡萄牙国王赠送给意大利国王的礼物是四个中国描金瓷“对虾”。王后委托人在中国订烧自己肖像的餐具,赠送给有功的士兵。

欧洲王室争相购瓷斗富,以至于乾隆皇帝要亲自组织专门人才、由他直接指挥为“外销粉彩瓷”特别制作西方人喜欢的款式与图案。欧洲各大著名博物馆,每家都有一批“镇馆瓷器”,那多半是明清时特制的外销品,是他们高价收购的。

外销瓷,现藏巴尔的摩华尔特斯美术馆(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瓷器进入欧洲普通家庭

18世纪初,由于清政府允许欧洲国家在广州开设贸易机构,欧洲国家的船舶可以直航广州,这样中国瓷器大量进入欧洲市场,瓷器也成为欧洲人的日常生活用品,比如做餐具,镶嵌在墙壁、家具或屏风上来装饰房间。欧洲对于中国瓷器的大量需求,一直延续到18世纪晚期欧洲开始大量生产瓷器为止。有人估计,从16世纪开始,二百年间,绝不会少于一亿五千万到二亿件瓷器流入欧洲。

18世纪中叶,瓷器也走入普通人的家庭(图片来源:pixabay)

在经过进口、模仿、变种、创新等过程后,欧洲如今也拥有了自己的瓷器,尤其是精美的机械瓷,但手工制作的瓷器仍然无法赶超古代中国的水平。

瓷器的英文是小写的“china”,将古老的中国(China)与小小的瓷器联系在一起,折射的是欧洲人对那个遥远国度的向往。

 

(欧洲希望之声编辑综合,转载请注明出处及链接)
责任编辑:静惜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