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1942:毁佛遭天谴,惨死野人山(下)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的老君台,始建于汉代,故初名“升仙台”。台高8.84米,台底面积765平方米,32层台阶,加上正殿前一层,恰为33层,正合道教祖师老子升33层天之说。
1938年6月1日(汉历五月初四)上午,一队侵华日军从安徽毫州向西进发到鹿邑县城东的营子寨村。在离县城墙三华里的地方,日军望见城内有两个高大建筑,以为是防御工事,开炮。一炮就炸碎了左边的高楼,再炸右侧高台时,连发12炮,竟然都没爆炸。这是从没有过的事情,日军面面相觑,炮手也吓得不敢再放了。指挥官气急败坏,亲自放了一炮,又没响!再看城中没有军队动静,就扑向高台。
日军摸到台上,见空无一人。多发炮弹被殿墙弹落在地上,把墙打出了几个大坑,有一枚卡在柏树上,还有两发在上面的薄墙穿入,一枚卡进房梁,另一枚竟然落在了老君的神龛上。当时大殿后边有两间小殿,其中一间存满了黑火药,这些炮弹只要爆炸一枚,就能引燃火药库,老君台就不复存在了。日军看明之后,纷纷向老君像跪倒,全体磕头请罪,还祈求老君保佑自己平安回家。
上个世纪80年代,一位日本老人来这里叩拜,他告诉人们他就是当年日军的炮手梅川太郎。以后他多次到这里参拜谢罪。1997年,梅川和战友在日本制作了和平方碑空运过来,四面用中文正体、简体、日文、英文分别写着“我们祝愿世界人类的和平”,恭敬地立在老君台前。
当地人罗永年清楚地记得,当年他们在老君台上只找到了12发日军炮弹,和梅川太郎13发的说法有出入。但是到了2002年,老君台西南角被雨水泡塌,修复时挖出来一颗同样的日军炮弹,完成了对神迹的历史性证实。这枚炮弹腐蚀严重,不便保管,就交给县武装部。武装部引爆时,爆炸力依然强劲惊人,有录影为证。
神迹就是这样,那是高维空间的实情,却不能轻易在人间显现,只能是偶尔露真容。因为凤毛麟角般地稀少,所以十分珍贵。
还有一个与毁佛毁道相关的神迹是林彪炸庙。

1969年,林彪派人去五台山修建秘密别墅。来人看中了五郎庙和金刚窟的绝佳景地,下令三天内清空周围僧侣百姓,而后调工兵爆破施工,将原庙所有塑像、建筑、文物,一概就地炸毁。摄影师现场拍照,冲洗照片竟然看到爆炸烟尘中有菩萨显灵!在五郎庙炸毁的废墟上,建造了茅蓬山庄,林彪一家就来住过一次。1971年,林彪带着妻儿叛逃,在蒙古机毁人亡。
上面的珍贵照片,如今就供在五台山显通寺内。神佛如此显灵,向近代被无神论欺骗的世人敲响了警钟。
看到这里也就不难明白,1942年10万远征军征战缅甸,4万多惨死野人山,与主帅杜聿明连炸200来座佛塔的内在因果。
13. 家国在召唤,陷落野人山
上一章我们讲到,1942年金星守牛宿的天象之下,在缅甸战场上演了“将军陷魔咒”、“将军作乱”的奇怪悲剧:中、英、美盟军,谁当老大谁犯傻,英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妖言搅局,美国派来的史迪威瞎指挥打乱了战局,中国远征军实际掌权人杜聿明昏招迭出,三次陷害建立奇功的孙立人,又三番暗中违抗蒋介石电令,竟然把远征军主力带入野人山死地。
寻根问源野人山
野人山是喜玛拉雅山脉的末端山地,喜马拉雅山系在缅甸的余脉,是广义的野人山。广义野人山范围较大,包括缅甸北部以及延伸到中部的大片山区。戴安澜率200师撤退,钻行的是野人山的东部;孙立人率新38师跋涉去印度,穿越的是野人山的西部。当时人们也这么叫,后文我们可以看到,身处局外的锡金国王,在致词中也是这样郑重阐述的。而今我们还原这段历史,也是从宏观上俯瞰整个广义的野人山区。

人们常说的野人山,一般是指狭义的范围,特别是缅甸战争的局内人,往往把野人山在密支那以北的地区,那片最广袤的、只有零星野人居住的原始森林叫野人山,包括胡康河谷地带。胡康河谷,缅语的意思就是魔鬼居住的地方。
在古代,如今的缅甸地区是中国的领土。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七擒孟获时到过这里,设置管辖,播种文明。明太祖朱元璋,在今云南以南的缅甸、老挝、泰国一带设立6个宣慰司,缅甸基本都在大明的版图之内。清朝时,缅甸又成为清朝的藩属,后来被英国武力占领,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承认缅甸为英国殖民地。
到了民国时期,狭义的野人山区还是中国的领土,后来中共巨头周恩来为改善中共的恶劣国际形象,讨得缅甸的支持,就瞒着国人,把这些地区逐次地、偷偷划给了缅甸,这份卖国的大礼,在当时完全令缅甸意外!在《第四十一章 红朝造伪史,预言见真知》中讲过,割地卖国是逆天大罪,仅次于灭佛,这些罪业不会像常人想像的那样随着时间而流逝,在天法中,罪业会随着时间的推延发酵,就像前面讲过的南京大屠杀那样,都在等着最后天象下的清算。

魔影憧憧应天谴
从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到1942年民国艰难防御,只剩下西南西北半壁江山的民国,战略物资只够维持3个月,全靠外援支撑,而沿海均被日军占领,国际援华物资只能通过滇缅公路运输到国内。远征军去缅甸抗日,主要也是为了保住国际补给线,但是开战不到2个月,远征军就陷入大败的局面,蒋介石理所当然要把当时国军最精锐的远征军召回国内抗日,这是家国的召唤。
上一章我们讲过,如果杜聿明遵照蒋公两次急电的指令,火速沿大路撤回国内,整个远征军和全套机械化装备应能全身而退,可是杜聿明好像中了邪:先是贪财不要命,耽搁十来天抢占英军留下的战略物资和紧俏商品;同时三次加害孙立人和他的新38师,把他们往死里整;而后被日军先头部队断了归路,又命财两不要,命令远征军主力穿行野人山——魔鬼居住地,表面上在听从蒋公的命令,实际像在听从魔鬼的召唤,在应验当年金星守牛天象的天谴。
14. 伪装仁义救伤患,杜帅一谤孙立人
前面我们提到过杜聿明第5军新22师第65团少将团长邓军林的回忆录。邓的回忆录中,不但不提孙立人的救命之恩,还把第5军对孙立人的诽谤记录下来:“当部队进入森林前已到了公路尽头,发现路旁空地上有远征军长官部和新38师扔弃的小吉普车30多辆,还有几辆卡车,有些汽车已被破坏。”
“有辆汽车上还有孙立人部队遗弃的重伤患三名,其中一人尚能爬着找东西吃。军长杜聿明看见,马上找到正在指挥部队撤退的廖耀湘,当面指示他派担架队收容这三名重伤兵,并规定任何部队不准遗弃伤兵;所有汽车要彻底破坏,不得留给日军使用。”
大家想想这可能么?孙立人的38师全部在他们后面掩护撤退、拼命阻击日军两三个师团的追击,怎么可能跑到他们前边去了?运输汽车都被杜聿明掌控着,孙立人的伤患都得步行,撤退在前面的伤兵,怎么可能是孙立人新38师的弟兄?
回忆录中展现杜聿明救护伤兵的爱心,杜真是这样高大上么?唯一走出野人山的女兵刘桂英老人这样讲:1500名伤患杜聿明没法带他们,自己爬山都困难,更没法抬担架,反而问这些伤患怎么办。伤患要汽油,就发给他们汽油,伤患自焚后很多日,焚烧的味道经久不散,所有路过的士兵,都自动去磕头祭奠……谁命令给他们发汽油?谁胆敢私自给伤兵发汽油?唯有独断专行的杜聿明自己!
邓军林还说没有看见那三个“孙立人新38师遗弃的”伤兵,是听说的。听谁说的?全军都那么说。标准口径出自谁?显然是亲见伤患、亲自处理的杜帅之口,可见杜聿明对孙立人的嫉恨。
孙立人的队伍是怎么对待伤患的?后面我们会看到,那真是高山仰止,在人间留下了辉煌的见证。
15. 最终获救无感恩,杜帅二谤孙立人
孙立人新38师的3个团被分割使用,完成掩护第5军主力撤退任务后,孙师长带着114团,反方向向南急进,赶往温早去营救被围困的112团。日军万万没想到新38师会杀回来,回温早来反包围。激战一昼夜,日军被击毙800余人,在向南溃逃的同时,派大军迂回到温早北面截住新38师的回国之路,企图南北夹击予以歼灭。而孙立人立即率部秘密向西撤往印度。一路在森林和高山峡谷中行进,甚至昼夜在齐胸深的河流里蹚水而上,终于得以暗渡钦敦江,再次击溃赶来的敌军,在雨季提前到来的前一天到达印度,此时已经昼夜行军作战20天了。
新38师在印度历经波折,再次获得世界赞誉。在获得英军补给修整之时,孙师长得知第5军被困在野人山还没出来,马上决定营救,一面偷偷派人潜入缅甸森林寻找,一面要求英方提供飞机搜救。英美根本不愿意救,他们知道杜聿明的军队是一再耽误才被日军截住的,这支贪抢物资的匪军他们根本看不起。在孙立人一再请求感化下,盟军才开始派飞机,多次搜寻,才偶然在一个晴天发现原始森林中有人活动的踪迹,开始空投。
孙立人得到第5军消息后,马上派112团周友良连长率领全连士兵及军医,携带粮食、担架、药品、衣服等,分路进入野人山,向缅甸新平洋方向展开搜救,并在沿途建立了多个补给站。
周友良发现友军时,见他们个个骨瘦如柴、形同乞丐,精神萎靡,都走不动了,唯有一个坐在担架上的大胖子,在瘦骨嶙峋的人群里特别突出,胖得吓人,像画中欺压小鬼的大胖魔鬼。上前问了半天,才知道大胖子竟然是杜聿明,得病全身浮肿。赶紧用药,然后用担架抬着,对其他人或抬或搀,这样一步步地救出了野人山。
当时,搜救连奉孙师长命令,只给友军熬稀饭吃,以免这些饥饿日久的人撑死。其实,这只队伍得到空投后,已经有不少人因为第一次猛吃不止而撑死了。但是后续走出来的人不知道,在军中大骂孙立人,说:“他们的部队吃饭,让我们喝粥!”杜聿明知道实情却不制止,任诽谤蔓延开去。
16. 英军蔑视不救济,杜帅三谤孙立人
杜聿明被孙立人派人抬出野人山后,以为能得到与新38师同样的待遇,结果英国根本不给他们补给。在英方看来,杜聿明这支远征军先做劫匪,后成乞丐队,精良装备全部自毁不说,战斗力全失,是十足的难民,不配得到军方的标准补给。是新38师把自己剩下的米粮、衣物、药品器具送给他们,才得以过活。
杜聿明的残军开始大骂孙立人崇洋媚外,巴结洋人又给他们使坏,克扣他们的给养。
史迪威很快把他讨厌的杜聿明送回国,然后开始和孙立人着手训练远征军。
17. 山林遍布魔鬼影,杜帅屡下“杀绝令”
野人山到底吞噬了多少远征军的生命?按照杜聿明的“精确”统计,野人山大约死了14,700人——那是杜帅推脱责任的谎言,很多零散部队跟着杜帅走,他都没算进去。
比如远征军新28师第83团的杨励初团长,他和孙立人的新38师同属于第66军张轸军长的麾下。杨的杂牌团负责在行军中掩护第5军,走在最后面,加上新28师师部的直属部队,有5000多人跟着杨团长走,也都是徒步跋涉,足见杂牌军的地位。他们在撤退中曾用电台联系上孙师长,请教撤退方法。孙师长让他们杀出一条路回国,杨说无战斗力;再让他们和负责总掩护的新38师113团合兵一处,杀出重围去印度,他不敢;又让他们向东撤到云南,他害怕东路日军。最后杨团长还是遵照杜帅的命令走野人山回国,最终只剩下130多人,死亡率达97%,战斗力全失,伤亡率和杜聿明的军队一样,达到100%!杨团长在途中也得了赤痢,几乎丧命。后来杨在昆明见到孙立人后,放声大哭,痛悔没听师长之言……
从宏观上看,10万远征军入缅,战死1万多,生还3万多,考虑有失踪成为战俘的,4万多人白白死在杜聿明的军令之下。
泥沼、山洪、瘴气、毒草、毒虫、蚂蟥、蚊子、马蜂、蚂蚁、毒蛇、蝙蝠、野兽、野人,都在吃人;猩红热、登革热、回归热、疟疾、痢疾、流脑、伤寒、脚气、破伤风、寄生虫……饥饿、感染和各种疾病,把这些中国最精锐的士兵,这些20岁上下的青年,折磨得没有人样,有人绝望自杀,有人为了不连累战友而自杀,更多的人顽强地坚持下去,一路走,一路死。
保存体力就是保命。杜聿明不让抬伤病兵,开始是给伤兵发汽油,后来任伤患被野兽和蚊虫啃食,而他自己,得病后却一路躺在担架上。给他抬担架的,直接累死的至少有20多,累伤的更多。累伤了,还能走得出去么?
奇怪的是,杜帅的每一个命令都把远征军推向了最坏的结果,都是在斩尽杀绝。
(1)命令孙立人新38师:同进同退,最终要走野人山
杜帅拒绝孙立人掩护之后撤往印度的要求,命令他们和主力同进同退。要不是孙立人抗命,他们走在最后面就是日军不追,死亡率也必然超过新28师杨团的97%,何况日军穷追堵截,一定要全歼孙立人的队伍报仇。
(2)命戴安澜的200师:从东线北撤回归军部,走野人山
戴安澜4月25日彻底收复棠吉后,26日接到命令:放弃棠吉,沿东线追击日军。29日戴安澜在雷列姆周边布置好,30日拂晓准备进攻日军之前,突然接到远征军参谋团发来的命令:撤退!就近向东回国。当时这条东归之路相对最好走,风险只是闯过一条公路。
迟疑之间,又接到杜聿明的军令:从东线北撤,和军部合兵一处,一起撤退。戴安澜当然要听上级主帅的命令,于是舍近求远,北上野人山。是他走到后来,发现不对,抗命,要求自行选择回国路线,这样才在北面突破了五条封锁线。在最后一战,戴安澜中弹,感染而死,全师回国后剩下4000人,死亡率44%,而且都是战死、是烈士。如果戴安澜完全遵从杜帅的命令,死亡率同样会超过杨团的97%!甚至会全军覆没,因为他的行程太远,从图49-3的撤退路线图中可以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