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解密 幕后:里根“推倒柏林墙”究...

幕后:里根“推倒柏林墙”究竟是谁不同意?(组图)

526
1987年6月12日美国总统里根在西柏林勃兰登堡门发表演说“推倒这堵墙”。(图片来源: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美国总统里根当政时,经常看到媒体对他的嘲笑,说戏子当上总统,一说话就出错,说幕僚们怕他出丑,每次发言都让里根念稿。然而,在美国人民评比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位总统中,里根总统名列第二,仅次于林肯,甚至高于华盛顿和罗斯福等人。

1987年6月12日在西柏林勃兰登堡门,里根总统说:“戈尔巴乔夫总书记,假如你真的爱好和平、假如你真的渴望给苏联人民和东欧人民带来繁荣,假如你真的是要开放,那么,请你到勃兰登堡门来!戈尔巴乔夫先生:请你打开这道大门!戈尔巴乔夫先生:推倒这堵墙!”

这就是世界永远不会忘记和永远感激的,美国总统里根最伟大的演说。

但是,许多人都不知道,美国总统里根的伟大演说“推倒这堵墙”的背后有一段值得人景仰的故事,而且感人肺腑。当时里根总统想说“推倒这堵墙!”不是苏共不同意,而是白宫里的高级官员们不同意。

1987年6月初,里根总统的欧洲之行只计划到罗马和威尼斯,后在西德政府的大力邀请下,决定从意大利返回美国的途中,在德国柏林停留几个小时。既然去了,作为美国总统,里根一定得演讲。4月白宫写作班子的成员彼得・罗宾逊(Peter Robinson)接到任务,为里根总统撰写这个演讲稿。

罗宾逊后来回忆说:“推倒这堵墙(Tear Down This Wall)这句话,随着里根总统的演说,传遍了世界各地,成为让冷战结束、东西德统一、让东欧国家从前苏联的控制下独立出来、迈向自由民主体制的一个标志。人们每每想到里根总统,往往也都会想到他说过的这句话。但是,或许没有多少人知道,这句话当初在美国政府内部,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而且差点被消灭掉。”

罗宾逊说,当时他只是知道总统将要在柏林墙发表演说,大约会有一万人参加,鉴于演说的地点,主题应当与柏林墙有关。

总统不应该说什么

据美国之音记者采访报导,1987年4月下旬,罗宾逊随同白宫先遣队去到柏林,先遣队成员当中,有负责保卫的和新闻处等其他部门的官员,罗宾逊的任务就是要为演说内容,寻找一些素材。他首先去见了美国派驻柏林的一位高级外交官。本以为从这位外交官那里得到很多很好的素材,但是没想到,那位戴着厚厚的眼镜、身材颇为壮实的外交官,谈话时,表现得“非常紧张、不自在”,而且似乎“里根到访这件事儿本身就让他感到不自在。”

罗宾逊说,这位派驻柏林的外交官给他出了一些点子,但是,令他吃惊的是,几乎所有的点子都是“里根总统不应该说什么”!

该外交官警告罗宾逊说,住在西柏林的人,在西德人口当中,算是最左的,而且知识水平也都很高,因此,总统来这儿,要小心点儿,不要大声高喊什么口号,不要说苏联太多“坏话”,而且切忌说任何与柏林墙有关的“煽动性话语”。

罗宾逊回忆说:“这位外交官对我解释说,这些住在西柏林的人,他们对周围的一切,早就都习惯了。”和外交官交谈之后,罗宾逊和白宫先遣队的其他几个成员一道,乘坐美军直升机,在柏林上空转了一圈,看到的景象令他印象极其深刻。

罗宾逊回忆说,1961年造的为了防止东德人逃到西德去的这堵墙,在西柏林这边,只是简单的一堵墙而已,但是在另外一边,在东德有无数的铁丝网和站岗的警卫,还有一座监狱。直升机驾驶员当时说,假如东德那边某一个警卫让谁逃到西柏林那边的话,那么,警卫本身往往都没有好下场。

当天晚上,总统撰稿人罗宾逊没有跟先遣队其他成员一起活动,他到朋友介绍的熟人家去吃晚饭,为的是在那里认识一些当地人。果然,在不设防的情况下,他得到了第一手资料,知道了西柏林人对那堵墙的真正感受。

起先,大家在那里客套,谈谈当地的气候、德国出产的酒等等,然后,罗宾逊就着那天下午那位外交官跟他说的话,单刀直入的问了一句:你们大家真的是对周围这一切都见惯不怪了吗?

听了这话,主人夫妇和客人的扯闲篇都停止了,表情明显的不大自在。罗宾逊心想,在座的会不会都觉得这个老美怎么那么没眼色,不分场合、地点,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他开始重新衡量那位外交官先前警告过的话……

就在这此时,在座的一位先生说话了:我的亲姊妹就住在那一端,和这里相隔只有20英哩的地方,但是我已经有20多年没有见过她了。你认为我会“习惯”这种局面吗?!

另外一位男士说:每天早上我去上班的路上,都要经过一个岗哨。东柏林那边站岗的,每天都要从望远镜里监视我的一举一动。我和那个警卫说同样的语言,有着共同的历史,但是我们两个人,一个就像动物园里的野兽一样,另外一个就像动物园的看守,只不过很难说谁是看守,谁是被看管的。

罗宾逊回忆说,主人太太随后激动的说:如果戈尔巴乔夫这个人真要是有决心进行改革开放的话,他可以把这堵墙推倒,证明他有诚意!

把人民最需要的写进演说词

回到美国之后,罗宾逊对他的顶头上司,里根总统写作班子的负责人托尼・多伦汇报说,想把在柏林晚宴上听到的话写进演说词里,而且要把“推倒柏林墙”作为重点的重点。

幸运的是,白宫写作班子的主管对这个想法表示支持。

5月18日,罗宾逊告诉里根总统说:“总统先生,我和先遣队一起去柏林的时候了解到,您的讲话不仅能在西柏林听到,而且东德各地也能听到。”罗宾逊说,假如天气好的话,甚至莫斯科的广播电台也能收听到当天的讲话。“您想对柏林墙那边的民众,说点什么?”

里根抬头认真想了一下,然后说:“稿子里提到要推倒柏林墙那段,就是我想要说的,那堵墙一定要倒下来。”

左右白宫的强大反对力量

尽管总统里根本人认可这段话,但是,讲稿被送交美国国务院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之后,引起强烈的反弹,这两个部门竭尽全力,说必须把“推倒柏林墙”这段话给砍掉。

罗宾逊回忆说,对这段话,“负责东欧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打电话来,表示反对,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位高级官员通过备忘录的形式,来表示反对,柏林那位外交官发电报来,表示反对。”各个反对部门,包括驻柏林的那位外交官,不仅是口头上说,而且还都落实到行动上,分别递上本部门撰写的、“更恰当”的讲稿。罗宾逊说: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当时其他部门提供了至少七份讲稿,每一份里面都没有“推倒柏林墙”那句话。

看起来,美国国务院和国家安全委员会那些官员提供的讲稿和罗宾逊要说的意思,大体上也差不多。比如,派驻柏林那位外交官提供的稿子里面就有这么句话:“终有一天,这堵丑陋的墙将会消失。”

罗宾逊说,初看,这些稿子里的话、其中的涵义,和我要说的,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呀,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对我的那份稿子持有那么强烈的反对意见呢?仔细一看,字里行间的意思确实大有不同。就拿派驻柏林那位外交官提供的文本来说吧,“终有一天,这堵丑陋的墙将会消失。”乍听起来,也不错。但是,仔细一想,“终有一天”意味着狮子和绵羊现在还得同床共枕,绵羊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另外,“这堵丑陋的墙将会消失”,又是什么意思呢?难道说这堵墙会把自己给搬走不成?事实上,只有当苏联人把这堵墙给推倒,或者是让别人把它推倒,它才能倒!“这堵丑陋的墙将会消失”完全忽视了人在这个过程中所能起到的作用。

罗宾逊说,美国国务院和国家安全事务委员会实际上要说的是,里根总统可以上去讲一通这堵墙不应该存在这种话,但是他的话不应该砸的那么“实”,不应该那么直截了当。罗宾逊说,他们实际上是想让里根在这个问题上搞搞花架子。

历史的评说从来没有铜臭气

就在里根将要启程前往欧洲的那个星期,白宫写作班子还在和国务院以及国家安全务委员会的人,就这个问题展开激烈的格斗。罗宾逊回忆说:“一天,我又被叫到白宫新闻处处长办公室。这回,当时担任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相当于副国务卿一级)的鲍威尔,坐在那里,等着我呢。我当时不过30岁,除了在白宫写讲稿以外,别的什么全职工作都没做过,而鲍威尔那时候已经是一个四星级上将了。”

在听了鲍威尔训话以后,罗宾逊照样用之前和别人辩论时用的语调,把为什么要把“推倒柏林墙”这句话留在讲稿里的理由,整个说了一遍。罗宾逊回忆说,当时也不知道自己那点勇气是哪儿来的。这个毛头小伙子与四星级上将谁也没说服谁。

不几天,罗宾逊的老板、白宫新闻处处长格里斯康被副国务卿贝克叫到办公室。等着他的,除了贝克之外,还有国务卿舒尔茨。舒尔茨说:我认为“推倒柏林墙”这句话会冒犯戈尔巴乔夫。格里斯康坚持说:“总统本人已经表示过,对这句话没意见。”三人随之不欢而散。

历史证明,是里根总统帮助了戈尔巴乔夫顺天而行、流芳千古,前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感激还来不及呢。直到今日,提到里根,戈尔巴乔夫依然充满了敬意。

里根总统:把那段话留下

6月5日,里根总统一行已经抵达意大利了,国务卿舒尔茨还在对那句话表示反对,并且让白宫的办公厅副主任杜伯斯坦将他的反对意见告知总统。杜伯斯坦将反对意见统统都对里根说了,然后把讲稿递给他,请他把那一段再重新看一下。看过之后,里根问杜伯斯坦,你怎么想?杜伯斯坦说,我觉得那一段听起来挺好的,“但是您是总统,您得亲自决定。”

杜伯斯坦回忆说,过了几秒钟,里根脸上浮现出大家都熟悉的、很难用话语形容的明朗的笑容,随后说:“把那段话留下。”

不过,来自国务院和国家安全事务委员会的反对派,直到最后,也没有要放弃的意思,就在里根抵达柏林的当天,再度递交了又一份他们认为里根应该用的讲稿。在乘车去到柏林墙发表演说的路上,里根对杜伯斯坦说,一定会把那句话讲出来。里根对杜伯斯坦说:“国务院的那帮小子们这下肯定要置我于死地了”,但是,里根坚持说,那句话是他“应该说的”。

转自:看中国
责任编辑:美莲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