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明成祖打造北京城 文化底蕴...

明成祖打造北京城 文化底蕴深厚

602
北京紫禁城。(图片来源:Pixelflake/ Pixelflake - 自己的作品 CC BY-SA 3.0/维基百科)

紫禁城作为北京城中心、也是最高权力中心,是天下百姓最为敬畏的所在,而通向这座宫城的一道重要屏障是--午门。

午门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上,建于永乐时期。为什么叫“午门”呢?因为中轴线是子午线,它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

从太和门望午门北侧(图片来源:calflier001/维基百科)

午门的平面呈“凹”字形,沿袭唐朝大明宫含元殿和唐朝正门丹凤门的形制基础。午门在高大的砖石墩台上建楼五座,正中一座门楼,两侧分别各两座门楼,共五座门楼,俗称“五凤楼”;而正中门楼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正合《易经》“九五,飞龙在天”的帝王数字,充分体现皇帝“九五之尊”的威严。

午门有五个门洞,表面上是三个,但左右还各有两个掖门,开在东西城台里侧,一个面向西,一个面向东,属于“明三暗五”格局。

清丁观鹏等五人绘本《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第十四开“平定回部献俘”。描绘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升御座于紫禁城午门(画面右方),兆惠等将士分三排跪拜,将霍集占首级献上。(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

在清代,文武大臣从左侧门出入,宗室王公从右侧门出入。左右掖门平时不开,只有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文武百官才由两掖门出入。

明朝中期所绘的〈帝都图卷〉(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皇城和天安门

皇城在紫禁城之外,拱卫皇宫并为其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南北长2.75千米,东西宽2.5千米,面积6.87平方千米。皇城南北东西各有一门,南边的叫“承天门”,北边的“北安门”,东边的“东安门”,西边的“西安门”。在承天门的东西两侧还有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

明朝时期北京皇城平面(图片来源: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天安门是明清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的名字是“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一方面包含了皇帝是替天行使权力、理应万世至尊之意;另一方面,又寓有“外安内和、长治久安”的含义。

在最初修建时,承天门只是一座三层五间式的木结构牌楼。1457年,牌楼毁于雷火,1465年重建为面阔九间、进深五间,覆黄琉璃瓦,有五个门洞,通高33.7米的重檐歇山式城楼,亦充分体现皇帝“九五之尊”的威严。

1900年的天安门正面(图片来源: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承天门的五个门洞,中间的只有皇帝可以出入,其两边是宗室亲王可以出入的,再两边是三品以上官员才可以出入的。这都是古人重视“礼”的表现。

承天门前、后还各立有一对高达10米,重达20吨,汉白玉制成的华表,也建于永乐年间。

华表一般立在皇宫和陵寝前,三、四千年前就已出现。华表通常由底座、蟠龙柱,承露盘和其上的蹲兽组成。柱身多雕刻龙凤等图案,上部横插着雕花的石板。承露盘上的小兽叫犼,是古代传说中的动物,喜欢望天,所以也叫“望天犼”或“朝天犼”。

天安门前华表(图片来源:splitbrain/维基百科)

承天门前华表上的犼头朝南,所以叫做“望君归”,即希望皇帝不要留恋外面的山水而废弃朝政,应该及时回到宫中处理政务。天安门后的一对华表上的犼头朝北,面向皇宫,叫做“望君出”,即希望皇帝不要整天在宫中行乐,要及时出宫体察民情。古人以此警示皇帝要勤于政务,体察民情。

此外,承天门前、后各有一对石狮,东雄西雌,头部歪向内侧,似乎在守卫着皇帝的“御路”,体现了皇帝的尊贵和威严。

金水河(图片来源:Gisling/维基百科)

承天门城楼前还有外金水河,内金水河则在宫城内。这条河是从北京的西北方向被引过来的,按照阴阳五行学说,西属金,北属水,金生水,所以这条河命名为“金水河”。而“背山面水”的建筑格局常常被视为风水好。

内城

皇城外即是内城,由元大都建筑改建而成,周长45里,东西长6.65千米,南北宽5.35千米,面积35.57千米,共有9座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宣武门。其位置大体与今天北京东城、西城两区相当。

北京皇城的位置(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北京皇城的位置(图片来源: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天坛

此外,永乐十八年(1420年)还在北京城南郊建了祭祀天地的天地坛,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

1530年,嘉靖皇帝听从大臣的建议,决定分祭天地,即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方泽改名地坛,大祀殿废弃后,改为祈谷坛。1538年,祈谷坛被废,后建大享殿。清朝乾隆时期改名祈年殿。

如今的天坛北墙呈半圆形,象征天;南墙为方形,象征着地,且北高南低,表示天高地低,符合“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北京天坛祈年殿(图片来源:Fong Chen/维基百科)

明十三陵

古人认为人死后灵魂犹在,还有饮食起居的需求,因此“事死如事生”,非常重视陵寝的修建。目前,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古墓葬群,当属北京的明十三陵,这里埋葬明朝十六位皇帝中的十三位。另外三位,朱元璋葬在南京的明孝陵,建文帝不知所踪,明景宗被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

明十三陵布局(图片来源: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按照阴阳五行学说,陵墓属“阴”,北代表“阴”,所以建在城市的西北。古人讲究的“天人合一”也在陵墓的选址上有所体现,陵寝建筑要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协调,达到“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明十三陵青山环抱、水流屈曲,各座陵墓均背山面水,风水极佳。而且,这十三座陵寝建筑比拟皇宫,肃穆庄严,气势恢宏,显示帝王的尊宠地位和君临天下的浩大气势。

明十三陵最早的陵寝是明成祖的长陵,建于1409年,即明成祖迁都北京后所建。其后历代明朝皇帝都在此建陵,时间跨度达二百多年。其无论是从建筑形式、建筑结构,还是建筑艺术上看,都是明代建筑的实物历史。

长陵明成祖朱棣铜像(图片来源: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长陵气势雄伟,其横恩殿亦称献殿、享殿,是长陵的主体建筑,也是举行祭祖的重要场所。长陵中的祾恩殿是中国最大的楠木殿堂,宏大且石雕精湛,其屋檐乃是最高等级重檐庑殿式。

明十三陵各陵除面积大小、建筑繁简有异外,其建筑布局、规制等都依照长陵,基本一样。平面均呈长方形,后面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宝城。建筑自石桥起,依次分列陵门、碑亭、祾恩门、祾恩殿、明楼、宝城等。

长陵祾恩殿(图片来源:Andrew Bell/维基百科)

目前,各陵陵前的神道,主神道的石牌坊、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龙凤门等主要建筑都保持着原来的风貌。

迄今已发掘的定陵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寝,陵园规制也仿照长陵。昭陵则是明十三陵中地面建筑最完整,且最具代表性的陵寝建筑。

遗憾

令今人遗憾的是,明成祖为后世打造的瑰丽北京城,现今已是面目全非,内城城门、城墙基本不复存在,天安门周边改变了原貌,明十三陵也遭到破坏,而这一切的祸首正是中共。

作者:刘晓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美莲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