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沒有美臺加入 臺經濟專家:...

沒有美臺加入 臺經濟專家:不看好15國簽署的RCEP

345
RCEP在2020年東協輪值主席國越南的主持下正式簽署,成爲全球最大規模的自貿協定。(美聯社)

【希望之聲2020年11月17日】(本台記者斐珍綜合報導)東南亞國協等15個國家15日共同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臺灣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16日指出,RCEP用處不大,正如不看好「一帶一路」與「亞投行」,他也不看好RCEP。

針對RCEP的簽署,吳嘉隆昨天在其臉書發文表示,因爲中共是以出口爲導向,始終與東南亞存在競爭關係,加上目前中共美元儲備越來越不夠用,正控制外匯支出,他直言,中國已經無法再像過去那樣成爲他國的出口市場。

由於包括臺灣、美國、加拿大都沒有簽署這個由中共所主導的國際貿易協定,也將臺灣再次推向美國的懷抱,促成與美國的貿易協定。

吳嘉隆分析,美國提供市場給其它國家,中共則以出口爲導向,進口原物料再把製成品賣到其他國家。就這個差異性,他質疑中國在RCEP的角色扮演中,到底能吸收多少國家的出口?

吳嘉隆認爲,中國與東南亞其它國家之間,一直存在着出口競爭的關係。他談到,在1995至1997年中國經濟崛起的早期階段,中(共)國大幅貶值人民幣匯率來拼出口,相對擠壓東南亞國家出口,使得泰國貿易由順差轉逆差、各國外來資金出逃,最後造成亞洲金融風暴。

吳嘉隆點出,中共在各國推動的「一帶一路」基礎建設缺乏足夠的運量,反而造成當地國家的財政黑洞與債務陷阱。他直批,「一帶一路」根本就是中共的政治宣傳,沒有實質的經濟合作內涵。

也有分析指出,這份貿易協定是在中共主導下簽署的,其彰顯的並非自由貿易,恐怕更像是“強權即公理”,未來恐怕只會淪爲中共實現“中國夢”的擴張工具罷了。

談及臺灣自身產業的優勢,吳嘉隆強調,臺灣已不再是殺價競爭的階段,臺灣不只有臺積電,而是有一整串產業鏈,從上游IC設計,到下游封裝測試,再到半導體設備,是產業聚落所形成的競爭優勢與創造力,這也讓中國大陸的半導體業者望塵莫更難以追趕。更何況臺灣還有許多在國際上具競爭優勢的產業。

此外,吳嘉隆也談到臺灣的經濟策略,是前進新能源、醫療與生技、電動車的電池、人工智慧、設計,資訊安全與5G通訊的相關投資,共同來創造半導體產業的『延伸效應』或紅利,以此創造臺灣的新優勢,讓他國主動來找上臺灣。

吳嘉隆也建議,臺灣拓展國際空間,應該加入美國所主導的國際組織與協定,相較會比較透明與公正。吳嘉隆斷言,RCEP這一個國際貿易協定少了美國,少了臺灣,恐怕發展空間也是很有限了。

RCEP2012年由東盟10國發起,最初邀請中、日、韓、澳、新西蘭、印度這6個與東盟有貿易協定的國家加入。不過,印度中途退出,歷經8年後才終於完成簽署。目前這一協定共有15個國家,涵蓋全球人口與生產總值(GDP)近三分之一,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

 

責任編輯:李娜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幷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