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22日讯】上周知情人士透露,北京做出重大让步,承诺在2024年前“彻底消除”与美国的贸易顺差。专家认为这或许是中共转移焦点的把戏。
北京重大让步原因之一:贸易战恐更加打击中国经济
去年12月川习会后,美国财长姆钦(Steven Mnuchin)表示,北京将做出相当于1.2兆(万亿)美元的让步。上周,知情人士透露,北京向美方承诺将加购超过一万亿美元的美国商品,预计在六年内将对美贸易顺差“降为零”。虽然姆钦此前已有所预示,但是这个尚未正式对外公布的消息,仍让外界感到震惊。
彭博社专栏记者诺亚·史密斯(Noah Smith)20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北京做此让步,透露出担心持续的贸易战将对已经下行的中国经济,造成雪上加霜的效应。
自去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下行,去年12月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跌破50,结束了大约两年的扩张,进入衰退。去年11月工业利润同比衰退1.8%,是近三年来首度出现负增长;该月的零售额降到十五年来的最低水平,汽车销售则是出现近七年来最大跌幅。去年10月及11月的消费税收入分别陡降到人民币321亿元及170亿元。
去年美中爆发贸易战,川普政府对2,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或25%的惩罚性关税。川普对华征关税已对中国出口造成影响,去年12月中国出口金额同比下降4.4%,这意味着美国买家开始转向其它国家买进商品。
北京领导层恐惧政权不保
让北京担心的是,如果无法在3月1日前与美国达成协议,川普政府可能加码对中国商品施加关税措施,中国经济恐陷入衰退。
对于一党专制政治体制的中共来说,中国经济衰退可能给领导层带来极大的政权危机,这意味着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地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
因此,中共领导人很有可能出于恐慌而提出重大让步,问题是六年内消弭对美贸易顺差的让步是否切合实际。
中国经常账接近零 北京必须挖东墙补西墙
根据统计,2018年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达3,230亿美元。一位知情人士上周透露,北京提议2019年进口美国商品的金额由过去的1,550亿美元增加到2,000亿美元左右,此后逐年增加,直到2024年增加到大约6,000亿美元。这个进口金额几乎是现在的四倍。
史密斯分析,中国经常账户余额现在几乎为零,这表示如果北京没有做出任何其它调整的情况下加购美国产品,有可能使其经常账户出现逆差,这是北京所不乐见的结果。
因此,为了避免造成经常账户余额出现逆差,北京的最佳选择是“挖东墙补西墙”,减少购买其它国家的商品。例如,中国每年进口石油的金额超过1,600亿美元,其中来自美国的占比不高。油价在全球市场的价格差异不大,因此中国如果由非洲国家转向美国购油,并不会增加太多成本,同时可以减少美中贸易的不平衡。同样的道理,北京或许会减少购买其它国家的农产品,增加购买美国农产品。
北京加购美商品策略背后有目的
不过,这样的调整可能带来另一个风险。如果美中两国发生战争冲突,北京可能无法迅速摆脱对美国农产品及原油的依赖。中共军队会认为这种经济上的让步,等同于地缘政治上的让步,并且予以否决这类调整策略。
此外,通过农产品及原油进口来源的调整,北京仅能实现大约五成的承诺,其它商品例如机械、车辆和飞机等,也需要纳入调整范围。然而,从美国进口更多的机械和汽车,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逆转。过去,北京一直在努力支持这些行业的出口,这样的调整意味着北京必须改变出口导向的产业政策,以及放弃主导关键行业的野心。
最后,北京做出大量采购美国商品的让步,其目的可能是要转移川普政府的注意力,避免美中贸易谈判的核心问题,即盗窃知识产权、强迫技术转让,补贴国有企业发展高科技产业等。
北京此举可能让川普政府官员更加怀疑其是否有进行结构性改革的决心,如果没有同时在结构性改革问题上做出让步,恐不利美中贸易谈判在3月以前达成协议。
莱特希泽认为结构性改革谈判尚无进展
去年12月的川习会达成暂时停火90天以及立即展开谈判的共识,双方如果在3月1日前未能达成协议,美国自3月2日开始,将提高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惩罚性关税,由10%增加到25%。
美国参议员格拉斯利(Chuck Grassley)15日在电话会议上告诉媒体记者,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虽然对北京恢复购买大豆等美国商品给予“正面评价”,但是对结构性改革的谈判则表示“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中共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将于1月30日和31日率团访美,并与美方官员进行第六轮贸易谈判。
熟悉谈判内幕的知情人士上周告诉路透社,美国川普政府提出定期审查北京履行结构性改革承诺的机制,纳入贸易协议的一部分。
依该机制,如果北京违反协议,美方可以再次诉诸对华关税措施。这意味着美中贸易谈判即使达成协议,北京面临美国加征关税的压力“并不会消失”。
(大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