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眸 既有胡人的刚勇 又有仁者的...

既有胡人的刚勇 又有仁者的宽厚——北魏孝文帝

1049
正史中记载的事例,可让人一览孝文帝的宽仁和雅量。图为北魏孝文帝像。(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第七位皇帝。年少时就善于骑马射箭,而且体力过人。他十多岁时,就能以手指弹碎羊膊骨,他张弓射箭,往往能百发百中;不过孝文帝十五岁以后,就不再杀生,停止了一切射猎活动。

孝文帝既有胡人的刚勇,又有仁者的宽厚。正史中记载的几则事例,可让人一览孝文帝的宽仁和雅量。

事亲至孝 天资聪颖

皇兴三年(469年)六月,年仅三岁的拓跋宏被立为皇太子。拓跋宏天性至孝,正史记载他四岁时,父王拓跋弘身患脓疮,小太子拓跋宏亲自为父王以口吸出脓毒。

拓跋宏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对佛道两家的经典著作也多有涉猎。擅长作文,即兴就能作出很好的诗赋铭颂。

善待皇亲 善待侍从

皇兴五年(471年)八月,拓跋弘让帝位给五岁的太子拓跋宏,拓跋宏年纪小不能亲政,由冯太后临朝听政。

拓跋宏继位后,仍常常挂念他的诸多王弟,并与他们相处友好,从未发生过争执。他虽贵为皇帝,却不自恃身份看低旁人,依然秉持礼节,善待九族亲朋。

对待侍从也是一样。正史中提及,有一次孝文帝进膳时,侍者进奉热汤一时没有拿稳,将热汤全都洒在孝文帝的手上,烫伤了他的手。而孝文帝并没有处罚这名侍者。有时他看到食物中有虫子、不干净的东西,也只是一笑了之,不放在心上。

仁慈宽容 不念人旧恶

孝文帝遵从礼仪,亲自参加祭祀天地、五郊(五个方位的祭礼)、宗庙等的典礼,不曾因为严寒酷暑而心生懈怠,缺席仪典。(图片来源:苏玉芬╱大纪元)

一天,一个无事生非的宦官向冯太后进献谗言,诬陷孝文帝,冯太后听信后勃然大怒,当即责打了孝文帝几十大杖。

太和十四年(490年),冯太后去世,孝文帝亲政。那个曾诬陷孝文帝的宦官,整日提心吊胆,担心孝文帝降罪自己。但孝文帝不念人旧恶,并没有因为从前的事情归罪那个宦官。

孝文帝遵从礼仪,亲自参加祭祀天地、五郊(五个方位的祭礼)、宗庙等的典礼,不曾因为严寒酷暑而心生懈怠,缺席仪典。

体恤百姓 役使民力有度

一年,孝文帝巡幸淮南,地方官员准备架桥修路,孝文帝叮嘱各地官员,不要过多地役使民力,修建的桥梁只要能通过车马御驾就行,也不需要过于精细地修整路面。孝文帝要求,修建军事防御工程,需要砍伐百姓的树木时,必须留下同等价值的绢帛作为酬谢,给予赔偿,也不能践踏踩伤百姓种植的稻谷。孝文帝体恤百姓,凡是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他都谨慎处理,避免万民受损。

崇尚汉家文化 辞令出口成章

孝文帝实施汉化政策,他本身还广泛涉猎百家史传,尊崇佛门。图为北魏太和十九年间建造的云冈石窟。2001年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孝文帝崇尚汉家文化,熟谙《五经》要义,只要看到文章,就能轻松地解释出来。他还广泛涉猎百家史传,尊崇佛门,又善谈老子、庄子之道,精通道义。

太和十年以后,凡是下达的诏册,都由孝文帝口授其文,因他出口成章,侍臣录写不用删改一字。

孝文帝在位期间整顿吏治,革新系列鲜卑旧俗。他下诏禁穿胡服,改穿汉装;禁止官场使用鲜卑语,一律改说汉语;他还改革姓氏,将一百多个鲜卑姓氏改为汉姓。为此,鲜卑八大贵族也改为汉姓,皇族拓跋氏改姓为“元”。所以拓跋宏,又称为元宏。

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引领游牧民族吸收汉家文明,推动了胡汉两族的融和,开启多民族多元文化的融合时代。

孝文帝的故事,称不上传奇,却令人赞颂。他日常的行事作风,体现了他的宽仁修为;他引领的汉化运动,促进了民族融合,在历史上演绎了一朝独特的风采。

事据《魏书.帝纪第七下.卷七下》
作者:皇甫容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苏珊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