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既生瑜又生亮 双杰交相辉映...

既生瑜又生亮 双杰交相辉映 音乐造诣非凡的周瑜和诸葛亮

728
既生瑜又生亮 双杰交相辉映 音乐造诣非凡的周瑜和诸葛亮

希望之声】(作者:文昭)东汉末年蔡邕和蔡文姬,他们父女俩的经历都十分坎坷,但也许正是这样的人生经历,使他们成就了他们在艺术上的造诣。

东汉末年之后,当然是三国与两晋了。三国时期是一个能人义士辈出的时代,《三国演义》大家都读过,脍炙人口。但是大家主要关注的是这个时期这些历史人物治国用兵的才能,还有就是合纵连横斗智斗勇的历史故事。关于这些历史人物在艺术方面的造诣及成就,相对比较少有人去转述,所以后人知道这方面的也比较少。

那个时候天下动荡,估计人们确实没有什么心情风花雪月了,吴宇森的电影《赤壁》里描述周瑜是 一个精通音律的人,还有一段和诸葛亮以琴声交流,互相揣测对方心意的戏:

周瑜:「先生既然懂音律,何不与我合奏一曲?」

诸葛亮:「我只是略懂。」

周瑜:「你懂,你是深藏不露。」

……

鲁肃:「如果二位真的能够合作,那真是一时瑜亮啊」

 

周瑜(图片来源:清代《三国演义》插图

周瑜真的是一个精通音乐的人吗?这个电影说的还真的没错,因为周瑜不仅有很高的音乐修养,其实孔明也是。陈寿的《三国志·吴书》里面有一个周瑜、鲁肃和吕蒙三个人的合传,其中就说:「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这里的瑜就是指周瑜。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周瑜从小就学习,而且在音乐方面有很精深的研究,即便是酒过三巡以后,也不影响他的听力和对音乐的判断能力,只要乐曲演奏有错误的地方,有缺漏、有不准的地方他都能听出来。而且周瑜对音乐的态度是一丝不苟,只要他听出来这个曲子有误,不管他有多忙,不管他在干什么,他一定要去纠正。

所以,民谣当时就有这么一句话:「曲有误,周郎顾。」周郎就是指周瑜,乐曲有错误,所以周郎他一定要顾,顾的本意是回头,就是他一定要来找你定要来纠正你。有一首古琴曲叫《长河吟》,原曲传说是周瑜所作。大意是说周瑜经常和他的夫人小乔,在江边弹琴唱歌,闲歌抒发志向。《长河吟》歌词的大致内容是形容英雄之志如同长江东奔大海,波澜壮阔,但是道路曲折而遥远,感叹生命之短暂,建功立业的机会、时间都很短,所以心情很急迫 ,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

《赤壁》这部电影还真的是反映了周瑜的为人,还有他的音乐修养。这一点在《三国演义》里反而没有。

其实作为正史,《三国志》里说周瑜「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周瑜心胸豁达开阔,他与别人相处还颇得人心,他的人缘还很好,唯独与另一位东吴大将程普,他们俩关系不好。而《三国演义》里,罗贯中是把周瑜描写成一个心胸狭隘、充满妒忌心的人,这是作者有意贬低周瑜,他的目的是抬高诸葛亮。因为尽管周瑜非常有才,但是作者是把他和孔明放在一起,要体现出孔明总是压他一头,所以周瑜就老是感慨既生瑜、何生亮,就显示出周瑜的愤愤不平,所以他要处处设计来陷害诸葛亮,然后作者再来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总能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

草船借箭、借东风看来都是这样的故事,周瑜让诸葛亮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造出十万支箭,还有借来东南风,如果做不到的话,就要军法从事。小说作者的意思就是要表现孔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周瑜妒忌的不行,总想找个借口把孔明置于死地,所以他老是给孔明出难题,结果孔明却能掐会算,每次都能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罗贯中除了表现出周瑜的妒忌心去抬高孔明之外,他还从另一个角度,就说像孔明这样的人,如此的大才,以后一定会成为东吴的祸患,所以说周瑜要为东吴考虑,所以他总想除掉孔明。这个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他本身在构思人物的时候要推崇蜀汉,这是他的政治立场,他对曹魏和东吴都采取贬低的态度。其实赤壁之战,孙吴联军的主要指挥官是周瑜,这一仗主要是周瑜打的。

苏东坡不是有一首很有名的词吗?叫做《念奴娇·赤壁怀古》。里边说:「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首词非常有名,樯橹灰飞烟灭,樯,指的是船的桅杆;橹,是指船桨;樯橹灰飞烟灭,就是指火烧赤壁、大败曹操这件事情。所以当时,气定神闲、指挥这场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的人,是周瑜。所以在北宋苏东坡那个时代,人们对这点都非常清楚。后来被《三国演义》误导,很多人就去看小说、看戏曲,以为这主要是孔明借东风的功劳,反而把周瑜当成个配角,当成个心胸狭窄、处处算计的人。

关于孔明借东风这个事情,其实还是有一定根据的。唐朝诗人杜牧,不是写了《赤壁》这么一首诗吗?这首诗叫做「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后面两句就很有名了,「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如果没有东风,就不能火烧赤壁,那东吴如果被曹操攻下来以后,孙策的夫人大乔和周瑜的夫人小乔这两位美人,恐怕就要搬个家到铜雀台去住,去做曹操的妃子了。所以这么看来,东风确实是赤壁战役中一个关键的因素。

周瑜的妻子小乔和姐姐大乔(图片来源:出自清代《百美新咏图传》)

但是翻遍正史也没有记载借东风这件事情。虽然我们不敢完全肯定,但多半这件事情是虚构出来的。有资料说长江的下游,在冬至的前后有东南风是经常的事情。可能曹操不服水土,不了解这个情况,而东吴的君臣是久居江东,他凭经验就知道这个事情,所以敢于在冬天设计火攻之计。诸葛亮借东风的事情虽然虚构的可能性很大,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孔明曾经躬耕于南洋,他自己当过农民,所以他有农业方面的实际经验。他又博学多才,通晓天文历法,所以他提出火攻之计的可能性也有。即使这个情节是虚构出来的,但客观的讲,平心而论,罗贯中还不是始作佣者,因为在元代就有《七星坛诸葛祭风》这出杂剧,所以诸葛借风的说法应该是由来已久了。

苏东坡词里说的羽扇纶巾,指的也是周瑜,结果后来小说戏曲里,羽扇纶巾反而成了诸葛亮的招牌形象,拿羽毛扇在那扇。整个是一个大挪移!

《三国演义》小说对周瑜是相当不公平的。《三国演义》这些故事,什么三气周公瑾,孔明最后把刘备和孙尚香夫人接走以后,还专门编了一个顺口溜让士兵喊出来气周瑜,什么「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结果把周瑜给气死了,把人气死以后还来一出「卧龙吊孝」,把人家气死了不算,死了还要去踩人家一脚,羞人家一把,这个实在是太过份了,是过于丑化周瑜了。其实周瑜是文韬武略,风度翩翩,而且在音乐上有非常高造诣的这么一个人。他是一个出将入相,又极富艺术气质的历史人物,他的修养与功业成就,别的不说,至少不在孔明之下。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诸葛亮三气周瑜(图片来源: 明代《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通俗演义》内附的版画)

从这点说,电影《赤壁》还算是态度端正,至少把周瑜还原成了一个很正面的人物,不像小说里那个心胸狭窄、妒忌心很强的角色。那说到周瑜就要说到诸葛亮,京剧里有一出「空城计」,讲的是孔明在城头抚琴,惊退了司马懿的故事。

关于孔明弹琴这个事,倒是事实。孔明在琴学上是颇有造诣的。南宋的《中兴书目》收录有《琴经》一卷。这个《琴经》的作者就是孔明。这篇著作讲述了制琴之始、七弦知音、弦上十三个徽记的象征意义,这不仅说明孔明会弹琴,很可能他自己还有制琴、斫琴的经验。斫(zhuó)琴就是伐木制琴意思。

《舆地志》里面记载:「定军山武侯庙内有石琴一,拂之,声甚清越,相传武侯所遗。」就是说在定军山这个地方,有诸葛武侯的庙宇,里面有一张石琴,当你去演奏时,它的声音很清澈、很悦耳,相传是诸葛武侯所遗留下来的。至少说明,诸葛亮不仅是从事器乐的演奏,他会弹琴,而且他还直接参与设计和制作乐器,确实是了不起!

这说明诸葛亮不仅会动脑筋,会神机妙算,动手能力也很强!

《三国志·诸葛亮传》里面说:「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意思是说,诸葛亮很擅长巧妙的构思,从而发明出一些东西。比如说这个连弩,就是后世所说的诸葛弩,它是一种连发的弩机,现在复制出来的可以连发十只箭,是人类最早的连发性、投射性的武器,可以这么说。还有木牛和流马,这个在《三国演义》里面也有,很多人听说过,但关于这个木牛流马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没有人知道,因为他没有留下设计图纸,没有工匠把这个东西承传下来。现在有很多业余爱好者和历史研究工作者,都希望能复制出木牛流马,但是资料很少,所以也莫衷一是。大概只知道它是一种很复杂的机械装置,这个东西可以当作运输工具,诸葛亮用它来运输粮食,给军队运输军需品。考虑到当时的道路状况,所以木流牛马这种东西要有实用价值,它必须有很强的在山地和复杂地形上操作的能力,要按照现在的机械设计的话,其实它要求还蛮高。而且它不像现代机械一样,使用蒸气、燃气或者电力来驱动,那它以什么为动力呢?所以这就是一个千古之谜了。

诸葛亮像(图片来源:出自1921《晩笑堂竹荘画传》)

诸葛亮还擅长兵法,最出名的就是八阵图,是他搞出来的,说是诸葛亮在御敌之时用乱石堆成石阵,然后石阵是按照遁甲分成生、伤、休、杜、景、死、惊、开八个门,变化万端,可挡十万大军,这个八阵图又有水八阵、旱八阵之分。

兵家的阵法,多半是与道家的奇门遁甲、数术一类的东西有联系。当军阵摆成以后,对闯入阵中的敌人好像能够造成时空上的一些错位,让他们辨不清方向或陷入迷乱,就是道家数术一类东西的运用。这些成就呢,上面讲的都是作为官方正史的《三国志》纪录在案的。而且《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生活在西晋,与诸葛亮的时代非常接近,所以他应当是有所根据,而不是取自于更久远的传说,像什么《史记·五帝本纪》那样。

所以我们在戏剧当中看到,诸葛亮一个常见的造型,除了刚才说的羽扇纶巾之外,他还经常穿着鹤氅,戴着道冠,完全是个道家人物的打扮。所以这可能都是有根据的,因为兵家的人物,其实经常就是道家的人物,所以你看姜子牙是军师,元始天尊的弟子;留侯张良也是军师,也是神机妙算,后来从赤松子游,也是个道家人物;刘伯温也是能掐会算。

这么看起来,古人他要么不成才,一旦成才就是全才,就是属于十项全能选手啊!像周瑜和孔明也都是这样的人物。

孔明他不仅抚琴,制作了打击型乐器石琴,他还弹瑟。琴和瑟都是比较古老的弦乐。东晋史学家习凿齿,写过一篇《襄阳耆旧记》,里边有这么一句话:襄阳有孔明故宅,宅西面山临水,孔明常登之,鼓瑟为《梁父吟》。照这个说法就是孔明会弹瑟,说襄阳这个地方,有孔明的旧居,这座房子,西面是面山临水,所以孔明经常登到山上去,然后就鼓瑟,弹瑟,唱这个《梁父吟》(又作《梁甫吟》)。谢希夷有篇《琴论》也说孔明作《梁甫吟》,《三国志·诸葛亮传》也说孔明的父亲死后,他是「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躬耕陇亩就是自己去耕地,做农民,那段时间他就非常喜欢唱《梁父吟》。这个吟是指吟唱,他也是用琴瑟一类的乐器自弹自唱,所以我们仅仅从音乐领域的成就来看,孔明也是个全才。他既通声乐,懂得吟唱,也通器乐,会演奏不同的乐器,还会设计和制作乐器,还写了歌词《梁父吟》

孔明(诸葛亮)躬耕陇亩(示意图。图片来源:清代《佩文斋耕织图》页)

除了在音乐领域之外,孔明在绘画和书法上还有一定的成就。唐朝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当中说,诸葛亮和他的长子都会画画,孔明父子在绘画上,都有一技之长。确实是才能非常全面。

要不是生逢乱世,人们更看重的是治国打仗的本事,若是换一个和平年代,周瑜和孔明恐怕也和司马相如一样是个大才子呢!就像以前所说的,一部古琴艺术史就能牵出一部中国历史,关键人物一个都落不下,像周瑜、诸葛亮都在其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其实汉代的知识份子当中,通琴艺的人还真是不少,像《淮南子》作者,淮南王的刘安;《战国策》的编者刘向;东汉史学家桓谭;还有东汉经学大师马融,这些人在古琴艺术上都是颇有造诣的。说到桓谭,也是蛮值得一讲的,因为桓谭的父亲是汉成帝时的太乐令,而且桓谭在音乐方面有很多理论上的观点。

责任编辑:苏珊
希望之声版权所有,未经希望之声书面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