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眸 华盛顿将军系列故事 托马斯...

华盛顿将军系列故事 托马斯·杰弗逊撰写独立宣言

635
1776年7月4日,五人小组将修订完成的独立宣言上呈大陆会议,经主席签字后生效,这一天被定为美利坚合众国独立日。图为约翰·特朗布尔的油画《独立宣言》。(公有领域)
在后世史学家的眼里,托马斯·杰弗逊是一个谜语,是一个无法被定义的人,因为他太庞大,太壮阔,犹如大雾笼罩的千丘万壑,你看见的,永远只是其中一峰一峦。

续前文

也是在大陆议会上,亚当斯提名了同样来自弗吉尼亚州的议会代表、33岁的年轻律师托马斯·杰弗逊加入写作小组。他们计划起草一份宣扬主旨且有理有据的文书,代表美国大陆议会向宗主国和全世界宣布:美国独立!亚当斯推荐杰弗逊加入写作组的原因,是1774年杰弗逊写过一本书《英美权利概论》(A Summary View of the Right of British American),从法律角度论证英国统治美洲的不合法性。正是因为这文章,令亚当斯一窥托马斯·杰弗逊的聪慧过人与充沛的正义感,邀请他加入撰写独立宣言的小组。

当时的托马斯·杰弗逊是议会上的一名新人。他性情沉静,寡言少语,是亚当斯的反面,亚当斯有多么汹汹好辩,杰弗逊就有多么惜语如金。亚当斯在晚年时曾说,在他的记忆里,几乎没有听到过杰弗逊一次说过三句以上的话。

托马斯·杰弗逊出生于1743年4月13日,和乔治·华盛顿一样,他也出生于弗吉尼亚州一户富足农场主的家里,家里的种植园种棉花和烟草。托马斯的母亲来自具有英国贵族血统的兰道夫家族,其祖先可追溯到苏格兰王室一脉。和华盛顿一样,托马斯少年时父亲过世,家里的兄弟姐妹众多。说起来,托马斯和乔治·华盛顿真的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从小爱骑马,信马由缰,看山涉水,乐此不疲,而且两人都一生喜欢农业和土地。成年后,他们各自娶了一名叫玛莎的年轻寡妇为妻子。乔治·华盛顿喜欢音乐和交谊舞,而托马斯·杰弗逊则是个小提琴家,从少年时就酷爱小提琴,每天练琴不辍,这个习惯一直保存到他生命的最后,即使没有听众,独奏自赏,也其乐陶陶。

在后世史学家的眼里,杰弗逊是一个谜语,是一个无法被定义的人,因为他太庞大,太壮阔,犹如大雾笼罩的千丘万壑,你看见的,永远只是其中一峰一峦。

他撰写了《独立宣言》,这篇文章自从问世以来,不仅仅是美国独立革命的宣言,更是世界各地风起云涌的各种独立革命的精神旗帜;他撰写的《弗吉尼亚法案》,彰扬个人的信仰自由乃是天赋人权;他是第三任美国总统,从法国拿破仑皇帝手里买下了当时的法属殖民地,也就是如今的美国中部,使得美国的疆域在他手里扩大了一半,同时他亲自训练了一支探险队,前往西部探险,成为后来长达百年的开发西部热的奠基人、开拓者;他是教育家,从一开始就清晰主张,为全民提供公立学校,让所有的孩子都有受基础教育的机会,他在晚年创办了弗吉尼亚大学;他是建筑学家、艺术家,他亲手设计、绘图和监工建筑的房子蒙迪塞洛和弗吉尼亚大学建筑群,是留给世界的物质遗产;在白宫时,他曾经把探险队运回来的恐龙骨架,摆在白宫的大厅地板上当作装饰。要说先锋,要说艺术姿态,试问,谁能与这位总统并肩?又因为他嗜好读书,阅读量惊人,曾被人送了一个绰号叫“猛玛象”,是说他读书的胃口就像巨型猛玛象一样,晚年时,他一个人的藏书被国会图书馆买下,就已是蔚为大观。

应许之地 蒙迪塞洛

而对笔者而言,如此丰富无法定义的托马斯·杰弗逊,最令人感动的,便是他的一诺千金的诚恳、守信。

少年时的杰弗逊有一个极为要好的小伙伴,两个人常常一起上山下河,附近有一座人迹罕至的小山,是两人的秘密花园,坐在山顶上,放眼望去,原野河流,江山如画。这两个少年便彼此约定,如果他们中间有一个人先死了,另一个人就要他埋在这里,埋在山顶上,依然可以和另一个人一同看风景。不幸的是,这句少年之间的稚气玩笑话,却是成了命运的预言。这个小伙伴刚刚成年就过世了,杰弗逊遵守当时和朋友的承诺,将朋友埋在了这座山上的山顶上,从1768年开始,他就在山顶上开始盖房子,所有的设计图纸都出自于他之手,这座房子一直到他从总统任上卸任后住回老家,才算正式完工。这座建筑,也就是今天美国的必游景点蒙迪塞洛(Monticello)。

杰弗逊的妻子玛莎和他感情甚笃,玛莎歌声曼妙,艺术修养极好,身为主妇,她营造了一个温馨、美好的家庭氛围,常常在杰弗逊拉琴的时候,唱歌相和。十年婚姻里夫妻俩生了六个孩子,最终只活下来两个女儿。而1782年一年之内,杰弗逊失去了年幼儿子和心爱的妻子。玛莎临死前,许是担忧女儿们会遇到不能善待她们的后母;许是深情难释,对丈夫的万般眷恋不舍——她要求杰弗逊答应她,从此不再续娶。杰弗逊答应了她。玛莎过世后,终其一生,他没有再娶。在美国历史上,他或许是唯一一个履职八年却没有第一夫人相伴的总统。

独立战争期间,立下过赫赫战功的革命功臣本尼克特·阿诺德,在哈德逊河边的至重军事要塞西点,也就是今天的西点军校所在地,背叛了革命,转而投靠了英军。阿诺德秘密策划将华盛顿将军出卖给英国人,结束这场战争。事情败露,他逃命到纽约英军总部,很快,领了一支军队杀向弗吉尼亚州,大开杀戒。英军打出口号,要在华盛顿的家乡,活捉弗州州长托马斯·杰弗逊。来抓杰弗逊的英军首领是令人谈虎色变的战争狂人伯纳斯特·塔尔顿,他在战场上制造过骇人的大屠杀,有“血腥塔尔顿”之称,也被称为“屠夫”。“血腥塔尔顿”领着队伍星夜启程,打算天亮时到达蒙迪塞洛,活捉州长。

话说州长已先将家人送到安全地带,这天早上自己在家里和州议员们开会。得到乡邻快马加鞭前来告知英军来抓他的消息后,赶紧拿望远镜出门观察。笔者读到的与之相关的史料,有两种全然相反的说法,一种是说,州长先生拿望远镜朝山下望去,四野静谧,并无人迹,于是打算回家继续开会,然而他的望远镜掉在了地上,他低头捡起来,无意间抬头,肉眼所及,山腰全是英军;另一种说法则是,州长先生登高望远,肉眼所及一无所见。而拿起望远镜朝远方望一望,出现在镜头里的是呈包围圈的英军正在上山。总之,州长先生终于证实了敌人真的来了,便回到房子里遣散众人,自己骑马出门。

“血腥塔尔顿”在蒙迪塞洛逗留了片刻,这座房子里有当时殖民地最大的私人图书馆和酒窖。塔尔顿在这典雅宁静的氛围里,似乎暂时忘记了战争。他品尝了杰弗逊私藏的葡萄酒后,便带领队伍离开,并没有放火焚烧蒙迪塞洛,也没有下令破坏,为美国和人类留下了这座无价之宝。今天的蒙迪塞洛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物质遗产,美国人心里最重要的历史古迹之一,“一生中必须要去的地方”。

<文史>
(转自大纪元)
作者:宋闱闱
责任编辑:李娜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