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的五藏六府和西医的五脏六腑,并非一个内涵。(图片来源:pixabay)
医师你的题目怪怪的,第一个「五藏六府」少了肉月旁,打错字了吧?可是中医古籍《黄帝内经》就是这样写的。
情景之二,经常有这类的情况,患者听到中医师说其肾阴亏虚、或肝阳上亢,便去西医院检查,结果可能没有问题,甚是疑惑。西医看病要检查到器质性的病变,如溃疡、肿瘤、骨质增生,或者查到细菌病毒等等,据此进行治疗。但是上述情况是无中生有,例如:最初可能是负面情绪引起气滞,久而致气滞血瘀、气滞痰凝,再发展生出肿瘤,甚至恶性化。中医在最初阶段就可以介入治疗。这就是「不治已病治未病」。
为什么叫「五藏六府」?
汉字每个字都有其含义。 《说文解字》中,「藏:匿也。」有隐蔽、储存之意。 「府」与房屋有关,府邸、官府,有出有进。 「藏」和「府」都有功用之意。
《黄帝内经•五藏别论》云: 「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写(同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所谓五藏者(心、肝、脾 、肺、肾),藏精气而不泻,这是它的生理功能特点,精气能营养全身,是藏府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气是人体的精华,藏而不能泻,「不泻」是指不能向体外输泄。五脏精气要充满,而没有水谷糟粕之实,故满而不能实。
六府(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的功能是将水谷加以传化,糟粕排出,泻而不藏,「不藏」是指水谷、糟粕不得久藏。水谷、糟粕是实的,但六府有进有出,实而不能满也。 「藏」和「府」两字精确的表达了人体五藏「藏」精和六府「受纳、排出」的功能!
中医的「藏府」重功能 西医的「脏腑」重形体
中医所说的五藏六府与西医所说的五脏六腑根本是两个概念。中医理论可追逆到《黄帝内经》的年代,《黄帝内经》成书于公元前99年至公元前26年间。该书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也是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发展的基石。而现代医学传入中国是近代的事情。
中医的「五藏六府」是一个偏于功能的、抽象的概念,不能简单对应于现代医学解剖意义上的器官。中医的「心」、「肝」、「脾」、「肺」和「肾」与不是现代医学的心脏、肝脏、脾脏 、肺脏、肾脏。当翻译现代医学的heart、liver、spleen、lung、kidney时,它们本是外来语,保持原有的发音和含义就好,结果偷换了中医的五藏概念,以西医的标准评判中医的理论,混淆现代人的视听,数典而忘其祖。
中西医之差,如中医「脾」主运化水谷,升清,统血。西医「脾」为人体最大淋巴器官,贮存血液,过滤血液。
中医的「脾」和西医的「脾」无论是功能丶部位丶形状完全不同,西医的「脾」是一个解剖学概念,而中医的「脾」指的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器官,而是一个功能概念。单从部位来讲,腹部的器官,包括胰腺、胃丶小肠丶大肠等等,都有部分涵盖在中医的「脾」中,就重要性而言,脾为后天之本,也就是人出生后赖以生存的根本,十分重要,生死攸关。养好脾,是养生中的重中之重。
它的功能是「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
主运化:即具有掌管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运送各种营养物质的功能,以及水液的吸收、运送。脾虚则会导致食物消化不良,人体不能吸收水谷精微,产生嗳气(指因胃气上逆,令胃中气体从咽喉而出的声音)、肚胀、腹泻及其他相关疾病等;
主升清:升,指上升和输布。清,指精微物质。意思是指脾具有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再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并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作用。这种运化功能的特点是以上升为主,故说「脾气主升」;
主统血:脾除了是气血生化之源外,尚有控制血液在血管内运行,不致于渗漏到血管之外。如果脾统血的功能不足,人就会出现气血两亏,导致出血,如月经量多丶尿血丶崩漏丶肌肉皮下出血等。
而在现代医学的解剖学上,「脾脏」,即「spleen」,可以算是一种淋巴器官。西医所认为的脾脏主要有四大功能:1. 造血功能。脾脏是胚胎阶段的重要造血器官。人成年后,脾脏仍存有少量的造血干细胞;2. 存血功能;3. 滤血功能。血液中的细菌、异物、衰老的细胞等在流经脾脏时,可被脾脏中的大量巨噬细胞吞噬和消化;4. 免疫功能。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外周淋巴器官,当人体受到病毒侵害时,能发挥十分重要的免疫作用。
西医的脾与消化系统的关系并不大。
其实一般民众对中医脾胃的认识还多于西医,当小朋友出现厌食或积食时,知道要开胃健脾。
又例如:在西医学里面,心脏是不断跳动的肌肉,大小约与拳头相当。每次心跳让血液循环流经肺脏及全身。心脏对人体而言,是所有血流的动力来源,就像汽车的引擎一样。负责血液的输送和循环。仅此而已。
而在中医的概念中,心除主血脉外,亦掌管人的正常意识思绪,所谓「心主神明」也。
中医所指的「心」与「神」实际上包括了大脑和大脑功能的一部分,指的是人的精神、思维、意识的发源地,即藏神的地方。 《黄帝内经·本神》:「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即心有接受外界信息,并能产生精神、意识与思维活动,使人对外界的事物、自然环境作出反应的作用。其实人的意识与思维活动来源于元神,元神可以在脑,也可以在心。所以俗话说:心想、心想;用心做事。心主神明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心占主导和支配地位。 《黄帝内经·邪客篇》曰:「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所舍也。」张景岳曰:「藏府百骸,惟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之。 」人体的藏府功能活动,都由心来支配,通过「心主神明」使人体保持一个统一的、和谐的体系。
中医「五藏六府」强调的是功能,西医的「五脏六腑」强调的是形体。(五片来源:pixabay)
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在国外讲学时,遇一白人青年挑战:神智或精神的问题是由大脑主导,怎么会是「心」呢?郝教授幽默的反问:当你要表达对恋人的爱意时,你会送给她一个心形的吊坠还是大脑形的吊坠呢?在英语系的国家,人们表达情感时,常说「from the bottom of your heart」,意思是从内心深处 。看来「心主神明」并不分东西方文化,具有普世价值的意义。
中医的功能性藏府与解剖意义的脏腑没有直接对应关系,有点混乱吧?观察一下我们在社会中的角色,我们在工作中可能是主管、职员、工程师、老板、公务员等等,回到家里可以即为人之父母,又为人之子女、人之兄妹、人之长辈等等,业余时间我们参加各种团体。我们身兼「数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尽着不同的社会责任。我们会自动切换角色,不至于精神错乱。而人类社会正是由这些功能性团体交织、管理、运作着。大部分时间,还是井然有序的。中医看人体也是同理。
中医讲形神皆俱 强调天人相应
丰富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医药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医药一直护佑着中华民族,支配着中华民族养生防病治病以及生活方式,也曾给周边的民族和国家以深刻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由道、儒、释三大学派构成,但对中医药文化影响较深,直接承传于的当属道家(黄老之学[1])。中华传统文化是神传文化,中华大地又称之为神州大地,女娲造人,炎黄子孙,推之可晓,造物主造人,可知如何治于人,其法流传于后世。就像电脑、飞船甚是精密复杂,人能修吗?人造的,当然可以修。
具体的讲,中医药学在认识人体和疾病时,把人体置于天地之间,强调天人相应,人身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身自己也是一个整体,注重人体和疾病沿时间的进展、节气的变化所展现的变化。并强调精神和物质是一致的。当然中医学并不排斥形体,只是在着眼点上,更重视形体背后的东西——功能,用中医的术语更精确的说,是精、气、神,练精化气、练气化神。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例如在《黄帝内经》中,把五藏之间的关系对照君臣关系来理解:「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简单解释一下,心似君王,主明则下安,清静虚灵而主藏神。故神明出焉; 肺似相傅,朝百脉,辅佐君王,故治节由之; 肝气急而志怒,故为将军之官;胆当中正,当断则断,有胆有识,故决断出焉; 膻中者,心主之宫城(心主可简单理解为心包)。心主包络,位居膻中,而代君行令,故为臣使之官。心志为喜,心主代君宣布。故喜乐出焉;脾胃运纳五谷,故为仓廪之官。五味入胃,脾为转输,以养五脏气。故五味出焉。
五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而称为「神藏」。五藏的职能虽各有所司,但彼此协调,共同维持生命进程。五藏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及精神情志又是密切相关的。
《黄帝内经•宣明五气篇》:「五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黄帝内经•本藏篇》:「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 。」
说的是,意志调和,就会精神集中、思维敏捷,魂魄正常活动而不散乱,没有懊悔、愤怒等过度的情绪刺激,五脏的功能正常而免受邪气的侵袭。
《黄帝内经•阴阳应像大论》云:「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所以中医养生先养心。清代养生学家梁文科在《集验良方》中写道:「养生以养心为主,心不病则神不病,神不病则人不病」,这里明确地指出了心、神、人之间的紧密联系性。
在中医看来,要想养好心,首先要养好神,就是心灵或者是精神。 「养神」似乎有些玄妙抽象,其实,抓住两点,一个是不要过度地耗神,另一个就是要保持心平气和。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人有七情六欲,过激就伤身。医生终日面对的患者、病患,这个「患」是什么意思?心有千千结,以串为计。例如当患者诊断出癌症时,医生多询问家属是否告知本人。往往是得知病情后,患者压力很大,精神崩溃,很快就病情恶化。可以说,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神」的体现,「精神和物质是一性的!」
而现代医学模式最初是生物医学模式,从纯生物学角度研究宿主(细菌、病毒寄生之处)、环境和病因,心理学不属于医学。 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内科教授恩格尔批评了现代医学即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指出这个模式已经是教条,不能解释并解决所有的医学问题。为此,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引入了医学心理学。但是在临床上心理治疗还是单独一科,没有融入其他各科。所以现代医学在诞生时就先天不足。
中医讲求顺应自然 敬畏天地
人是生于天地之间,天地有变,人有所应,天地之气因四时阴阳的变化而不同,《黄帝内经·本神篇》指出,人要「顺四时而适寒暑」,调养五藏之气、五藏之神。
春宜升补:春天阳气初升,大地复苏,万物生发,内应肝气,升发人体阳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夏宜清补:夏日炎热,万物繁茂,内应于心。夏令之时,脏腑气血旺盛,心火易旺,清淡、清热之品可调节阴阳,降心火,「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
长夏宜淡补:长夏时值夏秋之际,天热下降,地湿上蒸,湿热相缠,内应于脾。宜用淡渗之品利湿健脾,达到气血生化有源;
秋宜平补:「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秋季阳气收敛,阴气滋长,气候干燥,内应于肺;
冬宜温补:「冬三月, 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冬季天气寒冷,阳气深藏,内应于肾。以温热大补之品滋补气血阴阳之不足。以上养生之例,简述五藏通于四气。
过去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合日月运行的节奏。现在有了电灯,可以日夜颠倒,夜不寐,昼不寤。观察一下常熬夜的人,身体可好?即便是白天补觉,也难解其乏。现在有飞机,可以飞到地球对面去,可是落地倒时差,似病了一般。 《黄帝内经》:逆春气,肝气内变。逆夏气,心气内洞。逆秋气,肺气焦满。逆冬气,肾气独沉。这是个人不合天运的结果。如果一个大的地区,乃至国家,信奉「战天斗地,人定胜天」,物欲横流,破坏自然。天应之——地动山摇,洪水肆虐。天地的规律、大法、大道是不变的,人要符合、顺应他,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天人合一是更高的境界,需要修炼人同化大法、大道,达到得道的境界。
结束语
中医的五藏六府上通天气下接地气,内藏五神。要比现代医学的五脏六腑概念涵盖更广泛,意义更深刻。现代医学传入中国后,不仅偷换了中医五藏六府的名称,还把藏府加上了肉月旁,完全失去其本来的含义,仅剩下代表内脏、器官意义的五脏六腑。中医不是替代医学,而是一门谈论健康的医学。其治病大法是「扶正驱邪」,这个「正」也包括心神的正。这个「驱邪」也是患者被扶起的正气所为。患者是本,医者是辅。人应该用自己「神」来主宰其身体。希望医学守护人民的健康,不是医院越盖越多,病越治越多,药要吃一辈子!
[1]:「黄」指春秋战国时的黄帝学派(以道家为本,伪托黄帝著书,《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且战且学仙」,「仙登于天」),「老」指老子,代表道家的老子学说(《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翛然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