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古文赏读:《太宗手诏答魏徵...

古文赏读:《太宗手诏答魏徵》

871
《帝鉴图说》插图《望陵毁观》,描绘唐太宗体从魏徵劝谏,拆毁了台观。(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的历史文献,由唐代的史学家吴兢(669-749)撰编。吴兢,唐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据史书记载,吴兢为人性格爽朗,勤奋好学,精通经史。年轻时就立志从事史学研究工作,武周圣历三年(公元698年)前后,经人推荐,开始担任史官。吴兢一生的著述颇丰,还曾著有《梁史》十卷、《陈史》十卷、《齐史》十卷、《周史》十卷、《隋史》二十卷、《唐春秋》三十卷等。而流传至今的只有《贞观政要》一书。

《贞观政要》全书十卷四十篇,共八万余字。主要记载了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们的政论和奏疏、相关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以及贞观时期社会的状况等。由于吴兢是史官,能直接查阅到贞观时期唐太宗的所有文诏及大臣们的奏疏,所以《贞观政要》一书也被历代的史学家认为其有关贞观政事的记载比《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通典》等更为详尽和具体,是研究初唐历史的一部非常重要的文献。

贞观十一年,特进(官名;德高望重者,朝廷赐位特进)魏徵接连两次上书,就“知足”、“知止”、“居安思危”、“慎始敬终”等治国策略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列举了隋炀帝灭亡的原因。那么,作为一位英明的君主,唐太宗又是怎样对待大臣们的意见呢:

太宗手诏答曰:

省频抗表[注1],诚极忠款,言穷切至。披览忘倦,每达宵分[注2]。非公体国情深,启沃义重,岂能示以良图,匡其不及!朕闻晋武帝[注3]自平吴已后,务在骄奢,不复留心治政。何曾[注4]退朝谓其子劭曰:“吾每见主上不论经国远图,但说平生常语,此非贻厥子孙者,尔身犹可以免,”指诸孙曰:“此等必遇乱死。”及孙绥[注5],果为淫刑所戮。前史美之,以为明于先见。朕意不然,谓曾之不忠,其罪大矣。夫为人臣,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所以共为治也。曾位极台司[注6],名器崇重,当直辞正谏,论道佐时。今乃退有后言,进无廷诤[注7],以为明智,不亦谬乎!危而不持,焉用彼相?公之所陈,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韦、弦[注8]。必望收彼桑榆[注9],期之岁暮,不使康哉良哉,独美于往日,若鱼若水,遂爽于当今。迟复嘉谋,犯而无隐。朕将虚襟静志,敬伫德音。

注释:
[注1] 省:为阅、读之意。频:连续。表:指奏章。抗表:指上书。
[注2] 宵分:半夜。
[注3] 晋武帝:指司马炎(公元236-290年),司马昭之子。公元265年12月,他废黜魏元帝曹奂,自立为帝。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其死后不久,全国陷入四分五裂的混战局面。
[注4] 何曾(公元199-278年),字颖考,承袭了父亲的爵位,魏明帝时改封平原侯。司马炎袭父爵为晋王时,何曾身为丞相,在废曹立晋的过程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晋朝一建立,他官封太尉,直至太保兼司徒,爵位也由侯晋升为公。
[注5] 绥:何绥,字伯蔚,何曾的孙子,仕至尚书。后为东海王司马越所杀。
[注6] 台司:指位列三公的高官。
[注7] 廷诤:指在朝廷上直言规劝。
[注8] 韦、弦:韦,柔皮。弦,弓弦。此句典故出自《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故佩弦以自急”。西门豹是战国时魏国邺令,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董安于是春秋晋国公卿赵軮家臣,古代建筑家。
[注9] 收彼桑榆:桑榆本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时分。出处,《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虽然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却取得胜利。 十康:太平。本文泛指太平颂歌。此句出自《尚书.益稷》:“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敬伫:等待。

全文大意:

唐太宗亲笔写诏书答魏徵:
阅读了你的多次奏章,感觉到你的态度非常诚恳。你的意见言无不尽,恳切备至。我常常读到深夜而忘了疲倦。如果不是你忧国情深,竭诚忠告并晓以大义,又怎能把这些治国良策写出来,弥补我的不足之处呢。我听说晋武帝平定东吴之后,追求骄奢淫逸的生活,不再关心朝政。司徒何曾退朝后对他的儿子何劭说:“我每次上朝看到皇上不谈论治理国家的宏图大略,只谈论一些日常生活的琐事。这不是贻害子孙的事情吗?只是你还可以免除杀身之祸”,而何曾指着他的那些孙子说:“你们将会死于非命”。到了何曾的孙子何绥为官时,果然被滥施酷刑的司马越所杀。以前的史书称赞何曾有先见之明。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说何曾不忠的罪太大了,作为一名朝廷的官员,上朝时当为国家建言献策以尽忠义的本分,退朝时应当修身以弥补过失。国君有好的政令时要顺势助成,国君有缺失时要纠正补救,这样才能共同治理好国家。何曾官居三公之位,地位高而名望重,(既然发觉君主有缺点)应该当面直说和劝诫,讨论治国的正道来辅佐时政。而如今他是退朝后才发表议论,上朝时却不直言劝谏,还认为自己很明智,这不是很荒谬吗!站立不稳时不来相扶,要这种人做什么?

你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让我看到了自己的过失。我将把你的奏章放在桌子上,把它当成柔皮和弓弦,经常提醒自己。期望在年底时收到好的效果,把国家治理的更好,不让“康哉良哉”这样的歌曲只在尧舜的时代才流行。也让我们君臣之间鱼水相得的关系,更明显地出现在当今。未能早日回复你的好诤谏,只希望你能够犯颜直谏而无须隐瞒。我将会虚怀若谷、心平气和、恭敬地等待你的善言。

评讲:
贞观时期,魏徵、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的劝谏,上自国家政策,下至宫廷及老百姓的生活琐事。唐太宗均能虚心纳谏,并提倡和鼓励臣下的诤谏,太宗尝言:“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亦不以为忤”。唐太宗在位23年,任贤纳谏,励精图治,创造了辉煌的局面,《贞观政要》记载当时社会升平的盛况为:“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而一个政权如果连“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阻止老百姓发表批评意见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国语.周语上》这样简单的道理都不知道,那又会怎么样呢?

唐太宗尝言:“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闭口不说话),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太宗的意思是,隋炀帝施行暴政的时候,其朝廷的官员一个个都闭口不说话,隋炀帝也不知道自己的过错,导致国家很快就灭亡了。虞世基等大臣不久也都被杀死。

如果有这样的一个暴政,不仅“防民之口”,官员们还肉麻地为暴政歌“功”颂“德”,这样的政权又能维持多久呢?

选自《贞观政要.论君道第一》
陆志仝 整理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美莲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