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泱泱五千年华夏文明,祖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规矩,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并不能简单地视为“陈规陋习”,其实,这些老规矩和禁忌,体现了中华民族“凡事讲礼数”的人文教育,以及趋吉避凶的生活愿望。
这些规矩中大都是对做人的基本要求及相应的礼仪规范,而眼下,中国人一年中最为期盼的大年即将临近,传统上更是要讲究各种老规矩和一些需要注意的禁忌。京博国学分享了有关过年的10大老规矩和10大禁忌。
十大老规矩
01. 祭祖规矩
祭祖一般在腊月二十九,俗称“上坟请祖上大供”,在过去规矩特别多,现在都简化了。
祭祖上菜有规矩。上菜要上九道,三荤六素。三荤是鱼、肉、鸡,六种素菜很讲究,都有具体的含义。
02. 除夕规矩
大年三十,洗年残,就是大人小孩都要洗澡,以崭新的姿态,抖擞精神来迎接新年。
除夕守夜的灯火要彻夜长明,寓意用光明来驱除邪祟,一年平安。
03. 磕头规矩
晚辈给长辈磕头,双膝是先后弯曲跪下,不能同时双膝着地,因为对去世的人才是那样磕的。
04. 拜年规矩
拜年所行的“拱手作揖”礼,手势不要弄错。
中国文化以左为尊、以左为阳,所以作揖时需以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对右拳或包或盖,这样的作揖手势是“吉拜”;反之则为凶拜,可用于吊丧。
05. 商家规矩
正月初六,店铺开张,在过去,老板和店员们会在这一天猛摇算盘,用秤杆敲打秤盘,让店内响声一片,取“响响当当,大吉大利”之意。
有的人家还会在放鞭炮开市前,找一个“全可人”(丈夫、孩子、公婆都有的妇人)来到各屋转一下,嘴里说着吉祥话。
06. 说话规矩
过年要说吉祥话,走亲访友,街坊串门,路上相识不相识的,说话以“过年好”为开场白。
吃鱼不能说“翻过来”,要说“正(挣)过来”;饺子煮破了,要说煮“挣”了;添饭时不要说“还要饭吗?”,要说“升升吧”;不小心打破了杯盘,要赶紧说一句“岁岁(碎碎)平安”。
07. 吃饭规矩
吃饭时,要等长辈落座后再落座,等长辈动筷子后再吃菜。
吃饭不要吧唧嘴,喝汤不要出声;不要用筷子敲碗盘,筷子不许竖着插在米饭中,因为只有死刑犯的“断头饭”才那样插筷子。
吃饭时,手要扶碗,不许一只手放在桌下。
吃菜不能“翻江倒海”,就是不要在盘子里乱翻。
不要只是闷头吃喝。猛吃而不顾别人,老话叫做“饿死鬼投胎的”。
打嗝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吃饭打嗝非常不雅,特别是打个不停会让人很尴尬,有一个很管用的阻止打嗝的方法:用手指按压人中,十多分钟就能缓解。
08. 喝酒规矩
酒桌上,晚辈一定要主动给长辈端茶倒水。
敬酒时,跟长辈碰杯,要把酒杯放低,一定要比长辈的酒杯低(表示尊敬),同辈之间随意。
倒酒要倒满,倒茶不倒满,所谓“茶倒八分满,酒要溜溜满”。
09. 待客规矩
客人来,要出门迎接。
中国人以左为尊,落座时,将客人安排在主人的左侧,以示尊敬。
客人告辞,一般要婉言相留;客人要走,应该等客人起身后,再起身相送,不可客人一说走,主人就站起来。
10. 戒杀规矩
古人有“六畜日”的说法,“正月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狗日,三日为猪日,四日为羊日,五日为牛日,六日为马日”。
相应地,“正月一日不杀鸡,二日不杀狗,三日不杀猪,四日不杀羊,五日不杀牛,六日不杀马”。
年关10大忌
01. 本命年犯太岁
过了年就是猪年了,而按照干支历,过了立春就已经是猪年了,这对属猪的朋友来说,就是到了本命年。而今年恰巧大年三十就是立春。
古人认为,本命年犯太岁,犯太岁的人流年不利,诸事不顺。
在本命年的人要系红腰带、穿红内衣来避邪,尤其在过年这几天最好是一身红。
02. 正月不剃头
传说,清军入关之后,强迫汉人剃发,汉人相约在正月不剃头,来“思旧”,怀念原来的明朝, 后来“思旧”讹传成“死舅”,就有了“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禁忌。
03. 忌单数
中国人相信“好事成双”,认为双数吉利,上菜不能是单数,送礼物最好也是双数。
04. 忌吃鱼头鱼尾
过年期间鱼是必备菜,这叫“年年有余”。
吃鱼时,应该将头尾留下不吃,寓意来年不仅有吃穿,还有剩余。
05. 忌泡饭
过年吃饭,忌用开水泡饭,也忌用汤泡饭,否则新年里的好运 “泡汤” 。
06. 忌说晦气话
过年关乎一年的运气,所以忌讳说不吉利的话。
07. 忌洗浴
大年初一忌洗澡、洗头、洗衣物,以免把一年的福运财运洗掉。
08. 忌讨债
传统认为,过年期间不管是被人索债还是向人要债,这一整年都会很倒霉,因此忌讳向人讨债,等过完年再说。
09. 新物禁忌
过年购物,不适宜购买三角形、菱形或者不方不圆、奇怪形状的器具,这和中华民族喜欢方方正正,圆圆满满的文化心理有关。
10. 忌冒犯神灵
举头三尺有神明,对于千百年来的民间信仰,不管是否相信,保持一些敬畏以免伤害自己!
规矩虽老,文化不老。老规矩在新时代的变化下看似老掉牙,但却有历史文化的根源,也就是我们文明最初的根。
凡事遵守规矩,敬畏神灵,绝不冒禁忌,守住自己的福份。
(本篇文章和图片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