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古风悠悠:汉文帝虔虔济民,...

古风悠悠:汉文帝虔虔济民,孜孜求治!

444
汉文帝虔虔济民,孜孜求治!(图片来源:pixabay)

纪元前180年,汉朝的大臣周勃、陈平、灌婴、刘章等人,齐心合力,趁着吕后去世,清除了企图夺取政权的吕氏集团之后,迎立代王刘恒为皇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汉文帝。

废除了一人犯罪、株连父母妻子的连坐法。

汉文帝即位的当天晚上,就拜宋昌(汉文帝任代王时的中尉)为卫将军,统领南北军;拜张武(汉文帝当代王时的郎中令)为郎中令,巡行宫殿中。汉文帝除了宋昌,张武以外,只有舅舅薄昭,是自己人。他知道自己确实没有势力,君位并不巩固。他要保持君位,治理天下,就要虚心尊重高祖时候的大臣,再就是减少百姓的痛苦,多为百姓做好事,以换取他们的拥护。于是,他连夜下了诏书,大赦天下。接着,又废除了一人犯罪、株连父母妻子的连坐法。

救济各地的穷困的人,不准四方官民,奉献任何礼物!

元年(纪元前179年)三月,文帝又下了一道诏书,救济各地的鳏、寡、孤、独,穷困的人,尊敬和照顾老人,规定八十岁以上者,每人每月给米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九十岁以上者,每人每月再给布两匹,丝棉三斤。

有一个地方,发现一匹千里马,这是无价之宝。当地老百姓凑了钱,公推那个主人,把千里马献给文帝。文武百官见了千里马,一起向文帝道贺,文帝却对大臣们说:“我出去的时候,前面有旗车,后面有属车,平时巡游,每天也不过走五十里。天子行车,每天只走三十里。我若骑千里马,一个人跑到哪里去?”他当即吩咐左右,把千里马还给原来的主人,又给了他来回的路费。汉文帝恐怕以后还有人来贡献什么,就又下了一道诏书,不准四方官民,奉献任何礼物!

汉文帝即位一年,就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老百姓也都安居乐业,得到了实惠。

早在吕后当国的时候,南粤王赵佗,自立为南武帝,还发兵侵犯长沙王国的边境。文帝即位后,派人到赵佗的老家,修葺好他父母的坟墓,妥善安排了他的从兄弟;又亲自写了一封很诚恳的信,派了使臣,带着礼物到南粤去。赵佗读了信,十分感动,当即宣告:从此取消帝号,归属汉朝。

重用有才干的人,提倡举荐贤良方正、极言直谏者,被选中的,授予官职。

重用有才干的人,提倡举荐贤良方正、极言直谏者,被选中的,授予官职。(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汉文帝深深感到,要治理好国家,必须重用有才干的人。因此,他到处敬罗人才。他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治理河南很有成绩,人们甚至夸奖他是全国第一,汉文帝就把他调到京里来,任命他为掌管全国刑狱的廷尉。吴公又推荐洛阳人贾谊,很有才能,汉文帝就任命贾谊为博士,仅一年,就把他升为大中大夫。

汉文帝重视贾谊,不但因为他有才能,而且因为他正直,敢说真话。多少年来,人们是不敢谈论政治的,更不用说是批评朝廷了。汉文帝却颁发了一道诏书,让人们多提意见,议论政治的得失。提倡举荐贤良方正、极言直谏者,被选中的,授予官职。

汉文帝即位的时候,还沿用着一条法令,叫“诽谤妖言法”。犯了这个法的就定死罪,严重的还要满门抄斩。汉文帝先废除了“全家连坐法”。后又下了诏书废除“诽谤妖言法”。他下诏说:“法令中有诽谤妖言之罪,这是使大臣们不敢畅所欲言。使做皇帝的没有渠道、听到自己的过失,又怎么能够招致远方的贤良之士呢?这种法令,应当立刻废除!有人要诅咒皇帝,但没有成为事实,官吏们就认为这是大逆不道。有些人说话不小心,官吏们又认为是诽谤。那简直是封了人们的嘴!我极不同意这种办法。从此以后,有犯所谓诽谤妖言罪的,一概不治罪。”

这么一来,上奏章的,当面规劝皇帝的人,就多起来了。别说是在朝廷上,就是在路上,有人上书的话,汉文帝也停下车来,把奏章接过去。他说:“可以采纳的就采纳,不能采纳的搁在一边,这有什么不好呢?”

纪元前178年,贾谊上了一个奏章,请汉文帝提倡生产,厉行节约。大意说:

管仲曾经说过“储藏粮食的仓库满了,人们才会讲究礼节。有吃的、有穿的了,才能够谈得上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要说能把天下治理得好。从古以来都没有过!古人早就说过,一个男的不耕种,就有人挨饿;一个女的不纺织,就有人受冻。生产有一定的季节,若是消费没有限制,那么,财物一定不够用。古时候治理天下的,着重节俭和积蓄,就是这个道理。现在呢,奢侈的习气越来越厉害。生产的人少,消耗的人多,天下的财物自然就缺少了。要知道积蓄是天下的命根子。如果粮食多了,财物丰裕了,还有什么事情不好办呢?因此,朝廷应当劝老百姓好好地种庄稼,使天下的人都能自食其力。好吃懒做的游民,都该转到农村里去。只要多生产、多节约、多积蓄,老百姓就能安居乐业,天下自然就太平了。

汉文帝完全同意贾谊的上述言论。他在春耕前,下了诏书,劝老百姓多生产粮食。还规定,农民缺少五谷种子,或是没有口粮的,由各县借给他们。这样,各地的长官,也不得不下乡,进行农贷,劝告农民及时耕作。老百姓得到了帮助,男男女女干活的劲头就更大了。那年秋天,获得了普遍的丰收。

汉文帝还做了一件为后人称道的好事:废除肉刑。

汉文帝还做了一件为后人称道的好事:废除肉刑。齐国临淄地方,有个辞官行医的人,名叫淳于意,被人告到官府,说他是庸医杀人。当地官吏判处他肉刑,要解到长安去执行。临走时,他五个女儿中的最小女儿萦。为了挽救父亲,不顾父亲的劝阻和解差的反对,寻死觅活地跟着,到了长安。她上书汉文帝。汉文帝亲自接见,一看她,才知道上书的是个小姑娘。她的字写得歪歪扭扭,可是很感动人。

信上写着:
我叫缇萦,是太仓县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做官的时候,齐地的人,都说他是个清官。这会儿犯了罪,应当受到肉刑的处罚。我不但替父亲伤心,也替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一个人死了,不能再活;割去了鼻子,不能再安上去。以后就是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愿意给官府没收当奴婢,替父亲赎罪,好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恳求皇上开恩!

汉文帝不但同情小姑娘这一番孝心,而且深深地意识到:过去的肉刑,实在太不合理。他召集大臣们讨论这件事,说:“犯了罪,应当受到惩罚,这是对的。可是受了罚,就该让他好好地重新做人才是。现在惩处一个犯人,不但叫他受到痛苦,而且还在他脸上刺了字,或者毁了他的肢体,这就太过份了。刺上字,再也洗不去,毁了肢体,再也长不上,害得他一辈子没法再做好人。这样的刑罚,怎么能劝人为善呢?我决定废除肉刑!你们另议一个代替肉刑的办法吧。”

丞相张苍和别的几位大臣,拟定了几条办法:
1、废除脸上刺字的肉刑,改为服苦役;
2、废除割去鼻子的肉刑,改为打三百板子;
3、废除砍去左右足的肉刑,改为打五百板子。

汉文帝欣然同意,又下了一道诏书,正式废除了肉刑。缇萦不但解救了自己的父亲,也替天下的人,做了一件大好事。

汉文帝一生节俭,不肯轻易动用国库。

为了给天下人做个俭朴的榜样,他自己穿的衣服是黑色的厚帛做的。他最宠爱的夫人,所穿的衣服也很朴素(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汉文帝即位十几年,国内基本上是太平的,跟匈奴也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没有战争,国家已经有了积蓄,再加上汉文帝一生节俭,不肯轻易动用国库,国家更加富足了。

有一次,有人建议造一个露台。汉文帝召集工匠计算一下,得花多少钱?工匠仔细一算,需要一百金(汉朝以黄金一斤为一金),汉文帝说:“要这么多呀?十户中等人家的财产,也不过一百金。我住在先帝的宫里,已经觉得害臊,何必再造露台呢?”

为了给天下人做个俭朴的榜样,他自己穿的衣服是黑色的厚帛做的。他最宠爱的夫人,所穿的衣服也很朴素,衣服的下摆,不拖到地上(过去,衣以挽地为雅)。宫女们更不必说了。宫里的帐幕、帷子,全不刺绣,也没有花边。

为了给天下人做个勤劳的榜样,汉文帝制定了一种男耕女织的仪式。他在春耕的时候,亲自率领群臣,耕种一块土地,生产一些供祭祀用的粮食。皇后亲自率领宫女采桑、养蚕,生产一些蚕丝,作为祭服的材料。

由于汉文帝采取了一系列长治久安的措施,并身体力行,终于创造了一个“海晏河清,民富国强”的局面。文帝去世后,太子刘启继位,是为景帝,他继承了文帝的业绩,励精图治。文帝、景帝,在位前后共三十九年,政治清明,被后世历史学家,称誉为“文景之治”。

(史实据《汉书》等)

 

作者:秦自省
转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美莲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