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感悟红楼·宝黛情缘:那些缠...

感悟红楼·宝黛情缘:那些缠绵悱恻的爱 原来不过是相欠还债

绛珠仙草修成人形,并不是为嫁宝玉,成就美满姻缘。试想,如果姻缘如意,又如何泪尽人走、回天成仙呢?

778
她一生情苦,为宝玉而哭,一直哭到宝玉娶宝钗之日,泪尽而死,才得以解脱。图为清·孙温彩绘《红楼梦》插图。(公有领域)

人间无债不相逢

赤瑕宫的神瑛侍者,见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仙草日见枯萎,便以甘露日夜灌溉。得天地灵气和雨露滋养,仙草久延岁月,修炼成形,化为绛珠仙子。

而后神瑛侍者动了凡心,下世人间投胎了贾府的贾宝玉;为回报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绛珠仙子随他一起,投胎江南林家,母亲去世后,被贾母接到了贾府。

所以,黛玉初见宝玉便大吃一惊,眼前人怎会如此眼熟!宝玉也说:“这个妹妹我见过!”

这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后在另一时空的重逢。茫茫人海人万千,偏有他二人一见钟情,灵犀相通,原来也都是前缘锁定。

人间无债不相逢,被洗去记忆的黛玉哪里知道,这种遇见,不过是以泪还债的开始。

清·孙温彩绘《红楼梦》插图。(公有领域)

迷中不知身是谁

《红楼梦》前八十回中,黛玉一共哭了三十七次。“窗前流泪”,“独在房中垂泪”,“掩面自泣”, “无言对泣”,“淌眼抹泪”,“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汪汪的滚下泪来”……黛玉总是哭,“抽抽噎噎”,“悲悲戚戚”,但性格其实只是其爱哭的表面原因。

迷中不知身是谁,看不清因缘的黛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常有抑塞之气。她一生情苦,为宝玉而哭,一直哭到宝玉娶宝钗之日,泪尽而死,才得以解脱。

如果黛玉知道,这一滴一滴的泪,就是要还给曾予她甘露之人,当年得多少甘露,如今还多少眼泪,这就是她前世自己发的愿,那还有什么多愁善感、枉自嗟叹的呢?

清·孙温彩绘《红楼梦》插图。(公有领域)

神仙已无黏腻 不再与凡人有亲

宝黛情缘,缘起于还泪,当泪尽债清,黛玉就离开了人间,返归太虚,在仙宫做了潇湘妃子。

宝玉第二次梦游太虚,见了黛玉,宝玉不禁要诉衷情:“妹妹在这里,叫我好想!”结果马上就被侍女撵了出去。人间情缘短暂,情债若了,缘分即尽,“谁知你的姐姐妹妹?”

黛玉的角色已成潇湘妃子,看宝玉就是凡心肉胎之人,怎允许他在仙界逗留?宝玉失望地发现,死去的亲人包括晴雯都不再认他,神仙已无黏腻,不再与凡人有亲了。

但潇湘妃子还能认出同等层次的神瑛侍者,为唤醒宝玉回归神界做仙,潇湘妃子命尤三姐提剑追赶宝玉,欲一剑斩断他的尘缘。可见成仙后的黛玉,对宝玉也有良苦用心,但那已经远远超出男女私情了。

清·孙温彩绘《红楼梦》插图。(公有领域)

下凡不过是出演了一场戏

警幻仙姑领宝玉第一次游太虚幻境,原是要警示他,不要痴迷人生梦幻,及早回头。未经世事的宝玉懵懂不解:为何古今之情,都不过是“风月之债”?

二次游太虚回来后,宝玉厌弃功名仕进,看淡了儿女情缘,“见他林妹妹的灵柩回去,并不伤心落泪”。

宝玉无情,因他终于看清,世上的情缘,都是些魔障,红尘中的你情我爱,确实就是痴男怨女在偿风月之债。

走过红尘,历劫情幻,才知自己下凡不过是出演了一场戏,哄了周遭人或喜或忧十九年,曲终戏毕,冤孽偿清也好散场。于是宝玉,换了扮相,披一猩红斗篷,光头赤脚,随一僧一道,飘然而去了。

清·孙温彩绘《红楼梦》插图。(公有领域)

绛珠仙草修成人形 并不是为了嫁给贾宝玉

绛珠仙草修成人形下凡,并不是为嫁宝玉,成就美满姻缘,试想,如果姻缘如意,又如何泪尽人走、回天成仙呢?

人间所谓悲剧,所谓有情不成眷属,竟然都是一场完满的清场。那些缠绵悱恻的情爱,原来不过是相欠还债;那些夜怨朝啼、春感秋悲,不过是痴迷中的自作多情、闲觅是非而已。

洗去记忆的我们,笼络挣扎在名缰、利锁、情网之中,不知道自己是谁,为什么来这里;不知道所有的缺憾,都是为了还债。

迷在自己这一世的角色中,按照着预定的剧本,你方唱罢我登场,共演一台人间大戏。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剧情里,真的会错把这人间的剧场当作故乡啊。

清·孙温彩绘《红楼梦》插图。(公有领域)
作者:秦顺天
(转自 大纪元)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