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写几个例子吧。
我大概三十五岁的时候,参加了吉林省通化市的某个书市的图书展销。那一天,我正在工作时,突然,从不远的胡同里飞跑出一个高个子的穿校服的男孩,他一边跑,一边惊恐地回头看,像在夺命天涯。“扑通扑通扑通……”,他的身后也跑出几个人,年龄不等,离男孩只有七八步远的距离。他们拼命地追着,拼命地喊着:“抓住他!抓住他!……” 连脖子上突出的青筋都看得真切。周围的人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都愣在那里。紧接着,从胡同里跑出一个又瘦又矮的四十多岁的男人,他歇斯底里地喊着:“打死他!打死他!……”最后一位跑出的是一个穿校服的女孩子,边哭,边追,边喊:“爸——爸——别打他!别打他!别……”突然没有声音了,她整个人瘫在了地上,没有了知觉。
“有人晕倒了!晕倒了!”
“别追了!快上医院吧……”
在路人的提醒下,她的爸爸收住了脚步,回头看到了躺在地上的人事不知的女儿,既想往回走,又想追那个男孩,犹豫了几下,一跺脚,叫回了那几个人。那个爸爸背起女儿,继续跑——这次是往医院的方向跑了,但是嘴里仍然不放松追击,“兔崽子!你等着,我饶不了你!”
整个过程在我的眼前快速地出现,快速地消失……
这一帮人散尽,我就不知道结果了。
那两个少男少女应该是高中生,他们比我小十几岁。
我再讲一个我们家的远房亲戚的例子,这件事其实是不太愿意向人讲的,但是,不想说的,可能还会发生,当作提个醒吧!
微微和我的儿子是同岁,她的父母都是高学历的人,在她很小的时候,他们已经离异。她曾经是北京市一所重点高中的学生,高个子,貌美,学习上更是出类拔萃,也曾作为学生代表在全校发言。从小到大,她一直被当作榜样。但是,有一天,她的父亲突然接到了那个高中的通知,让家长去一趟。据老师反映,在半年的时间里,微微经常逃课,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学校的人还在一栋正在拆迁的房子里发现了她和一位男生……父亲觉得颜面尽失,立即把她转到了跨越几个省的南方老家的一所普通高中。不到半年,就传来微微跳楼自杀的消息,直接原因是她的手机被盗。有同学说,她跟她的在北京的那个男朋友仍然有联系,联络工具就是手机……
我们惊愕……
我再说一个我们家邻居的孩子——玲玲,她跟我差不多是同一个时代的人,比我小几岁。她大概是十七八岁的时候,突然不在我们那儿了,她的父母对外面的解释是,她去外地的亲戚家读书了。然后,就是多年不见。等到再见到她的时候,人长到了一米七几,是个标致、丰韵的女人了!她说她嫁到了外地,一切都挺好的。多年后,我还在北京时,突然听到一个消息,玲玲的爸爸服毒自杀了,玲玲多年在外的原因才浮出水面。她在少女时,跟一个年轻人相爱了,怀孕了。孩子生出来,大概一周岁的时候,他们两人又分开了,分开的原因是他不务正业,是个混子,五毒那几样快占全了,用现在流行的话叫“人渣”。她的家人一直瞒着这件事,觉得丢人,也不让玲玲回娘家,特别是她的妈妈,不许她踏进家门。有一天早上,大概五点多钟,有邻居见到她抱着孩子回来,玲玲的妈妈一直堵着门,没让她进屋。玲玲走投无路的一个选择,被亲生母亲堵死。玲玲哭着离开家了,怀里仍然抱着她的孩子。我们谁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度过那段艰难日子的。再后来,她又找了人嫁了。
玲玲的爸爸和妈妈最后那次争吵,就是为了玲玲。爸爸想让玲玲回家,妈妈就是不允许。应该是玲玲的婚姻又遇到了非常大的不幸。爸爸威胁说:“你再不让玲玲回家,我就死给你看!”妈妈说:“你死呀!你死呀!这有农药,你现在就死!”“你别逼我……”妈妈真的把农药给了他,爸爸气得拿起农药就喝了……在送他去医院的路上,爸爸说他后悔喝药了,他还在惦记他的宝贝女儿。他无法预见将来,谁还能为他的玲玲挡挡风雨?在医院抢救无效,他走了,他以那种方式解脱了……
我们也没再听到关于玲玲的只言片语了……
最后一个,就是我自己的例子。
我在失恋中,遇到过那样的十字路口,长期处于解决不了的困境中,想解脱。面对死亡,有一种无畏的感觉!那是一种很可怕的镇静,那是一种看不到任何希望的苍白的镇静!但是,最后的那点理智使我没有迈出那一步。
悲剧的发生,就是一瞬间、一念间的事……
这不是耸人听闻,这不是儿戏!这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和我身边的故事。
恋爱,尤其是早恋,如果处理不好,真的是血淋淋的!
沟通出现了障碍,也许要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在我大概将近三十岁的时候,跟妈妈聊天时,无意中,我提起了在松江河上学的事,我说了我看不清黑板,得不到老师的解决,这是我第一次对她讲这件事,也是唯一的一次。妈妈听到后,非常吃惊,她很惭愧地问我:“你当时怎么不跟我们说呢?”把我问得哑口无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我也问我自己,为什么不跟父母说这件事呢?那一年,就真的没有时间和机会与父母谈一谈学校里的事吗?……
我在松江河的那一年,几乎没怎么跟父母交流过。我和父母之间已经很少有沟通的愿望了,我有事情,也不跟别人说。
这几个例子,时间跨度大概二十几年,当然,我不能仅就此轻率地推出某种结论,但至少,它们有两点是相同的:一个是早恋,另一个是家长的干涉方式有不妥之处。家长跟孩子之间的沟通,出现了严重问题和障碍,所导致的结果不尽人意。
(未完待续)
作者:大森林,阿南
(欧洲希望之声授权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链接,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