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教育
我一直对这样的问题充满了好奇:“我来自哪里?”多数情况下,我都是问我的母亲,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捡来的”;“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从大树中钻出来的”;“想你,你就来了”……即使我问了别人,答复也是千奇百怪,我始终得不到一个统一的答案。
一而概之,我的出生,或者说人的出生,充满了故事性,充满了传奇。
直到结婚,我才解开了这个谜。那年,我二十四岁。
我极少能从母亲那里得到青春期教育的有关知识,她的观点是:不用教,无师自通。她相信那是上天给人的一种能力。
我的父亲更是只字不提。
父母觉得,那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他们也是自己摸索过来的,他们相信我们自己也能摸索到。
唯一可以称得上比较“正规”的,就是在学校里同学们吃大蒜那次了,生理卫生教育课被联合抵制。
恋爱更是禁区,谁也不想提及。
我与老师、家长、同学、社会,除了林生之外,从来没有过这方面的交流。
成长中的我们,想了解更多的关于自身,但是找不到那样的渠道。我们需要帮助,却得不到帮助。我们在青春期的心里上和身体上的辅导,几近于零。
我和林生,是班里最先偷吃恋爱禁果的几个人,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很盲目。一方面,我们愿意沉醉其中;另一方面,觉得恋爱是丢人的事情,因为以我们那个年纪,学校和家庭是不允许或不赞同谈恋爱的。
林生比我要成熟一些,他从他的姐姐们那儿,可能听过、见过一些事情。我的这些知识,来源于林生。但是,别忘了,我们是花季中的少男少女,我们还在长,凭我们自身的能力和经验还不能够保证从容、理性、妥善地处理所遇到的问题,这也是客观事实。
青春期的教育远不能适应现实的发展,甚至可以用滞后来形容。
没有人告诉我两性之爱是自然的事,它就像自然界中的其它事物一样,是我们生活中的平凡,是规律。到了季节,花儿自然就开了;到了季节,花儿自然就落了。真爱是幸福,不必为此害怕;真爱也不是丑恶,不必为此蒙羞。
我所希望的青春期教育是:父母或者学校,或者某个机构,能跟我们把事情说清楚、讲明白什么是危害,什么是安全。公众能用一种更开放的、包容的心来对待和帮助这些少男少女们。
我介绍一个在西方看到的例子。我们去一个非常要好的白人朋友家做客。女主人产下婴儿刚一个多月,他们给我们播放了她生孩子的全过程录像,是那个年轻的爸爸录的。当然,特别敏感的部分,他还是变换了一下镜头。在看这个录像时,有老有少,那个爸爸边放边讲解,大家都很享受这个过程,没有人觉得有什么羞耻。这对年轻的父母还说,将来要拿出来给那个孩子看,让他知道他是怎么来的。
至少,他们在用一种方法,告诉孩子正确的知识。
竞 争
我的一位远房亲戚家的孩子正在准备高考。母亲叫高英,孩子叫悦悦。悦悦从上高中起,高英就不工作了,专职陪读,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悦悦的学习,不仅仅是在班级里,在全学年,也是出类拔萃的。
开家长会时,老师对高英说的第一句话是:“你家孩子这样不行啊!”她当时一愣,老师是什么意思呀?老师看出了她的疑惑,直接解释说,“她的成绩在咱们学校是可以,但是,高考是全国的,到全国去比,差远了!有比咱们下功夫的!你不学,有人学!所以,还得加把劲儿!盯住了,决不能放松!”
高考的竞争太惨烈了!四面楚歌,草木皆兵。老师、家长、学生,绷紧了弦,铆足了劲,恨不得时时刻刻开足马力,向那个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急速前进!拼个鱼死网破!拼个你死我活!仿佛除此之外,别无他路!
高英对我们说:“悦悦每天就四五个小时的睡觉时间,天天都学到半夜十二点!天天那么晚睡!都学成这样了,老师还说不行!”我问她:“不能早点睡吗?”“早睡完不成作业呀!我看着孩子都心疼,没把老师的话告诉她。她已经很努力了,能学成什么样,是什么样吧,不能再逼孩子了……”
老师不仅督促、鞭策学生去争,还与家长搞成了联盟。老师们也在争,争什么?升学率!升学率是跟老师的利益、业绩挂钩的!
在学校里,大家也在比看谁睡的晚,好像这跟学习成绩有着很重要的关系似的。延长学习时间,缩短睡眠时间,是学生们很常用的方法。有太多的励志故事告诉学生们,那样做的结果是多么的有效!我们六零后的人用,九零后的人也用,两千后的孩子还在用。我的一位正上初中的外甥女曾流着泪对我说:“我的堂姐抗过来了,考上了重点大学。我的表哥现在也在抗。我上高中了,也得抗,虽然很难很难……不抗怎么办哪?大家都这样。”
我儿子给我讲了一个他们班上的例子。他在高中时,班里有一个女生,每天都是最后一个走的,每天都是第一个来的,天天拼命学呀学,坚守在教室里。但是,每次数学考试的成绩都是在后边。而远没有她那么刻苦的一个学生,数学成绩却总在前边。他们两个的对比,成了班里的笑柄。
超负荷的学习、工作,会给人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但是少有人重视这个,特别是备考中的学生们。
我没有说上大学不好,我只是想提醒一下被人们所忽视的东西。在拼命追求一个目标的同时,能不能适当地关注一下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和心理健康?再比如,如何评定被“上大学”这件事逼得人们近乎于发狂的思想、言谈和举止?……
人的一天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像早晨那样头脑清醒,精力充沛。有疲倦的时候,有犯困的时候,有不开心的时候……那个时候,学习效率是非常低的。我个人的经验是,遇到这种情况,还不如休息一下,让自己放松,解除劳累,再重新投入学习,效果会更好。用有效的方式来学习,而不是靠打疲劳战取胜。
我再说一下我看到的西方人对竞争的理解。
我在外国的电视上看到过一个节目,忘记是什么名了。大概意思是:有一些人经常服用某种药物,其目的是使自己处于亢奋状态,有精神和体力去做更多的事情。为此,专家们还做了实验:选两只小白鼠,给其中的一只注射了药物,以使它一直保持旺盛的精力,另一只没有用药。把它们吊起来以后,两只都在拼命地挣扎。最终,那个注射药物的小白鼠先于没注射药物的死了。虽然它拥有了旺盛的精力,但是代价是缩短了它的寿命。
我从这个例子中,想到了高考备战。身体的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它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想让它达到你的某个目的,你拼命地使用、挥霍和耗尽它的能量和资源,即使你得到了,代价是什么?也许是疾病伴随,甚至是死亡。
“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这是我以前在大陆工作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特别是在单位裁员时,使用频率就更高。越是没有能力的人,你就越容易遭到排挤。
我在比利时参加过一个职业培训,后期,老师就开始教我们怎么样去找工作了。
老师给推荐了一个岗位,安排了我们班的两个人去应聘,其中就有我一个。很明显,我们两个是存在着竞争的。我考虑再三,对老师说:“我不去应聘了。”老师很奇怪地问我:“为什么你不去呢?”我指着我的同桌说:“包纳米是我的同学,我们在学习期间,建立了很好的感情,我不想破坏这种关系。她比我年纪大,而且,她也比我更需要这份工作,我希望她能拥有它。我现在还有一个周末工干着,所以,我不是很着急找新的工作。”
我的这位同学,她是比利时人,荷兰语是她的母语。我们两个相比,语言是她的优势。我比她年轻,年龄又是我的优势。我们各有利弊。但是我想,我来到人家的国家,还是让着点儿吧,别跟人争了。来日方长,不必非得在一棵树上吊死。再者说了,他们本国人还是更愿意雇佣本国人,我的外语水平又绝对跟人比不了,就自动退了。
“不!雪松!不是这样的!你不应该这样想!”老师并不支持我的想法,“当然,你的这种想法很友好,你想这样做,我们也不反对。但是,我们是这样看的,看谁更适合做这个工作,谁更适合,谁就去做。这样,不管是对老板,还是对员工,都是最好的。没有应聘上的,也没关系,我们大家再一起帮助她去找,我们提倡的是这样的帮助。这是大家的帮助,是社会的帮助,是更好的帮助!”
在老师的劝说下,我去应聘了。结果是我没被雇佣,包纳米也没被雇佣。因为公司想找一个失业两年以上的,在税收上,公司就可以享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了,可以免税。我和包纳米都不属于这个范畴之内的。
很快,老师又帮助我们各自推荐了另外的两个公司,我和包纳米都被雇佣了。我们找到了适合我们自己的工作,并且我们都很喜欢。
这种教育方式,使我明白一个道理:即使你是个弱者,这种帮助,也会让你的内心感到温暖。你不是被社会排挤的一员,你并不孤单,仍然有人在帮助你。你仍然在努力,你仍然有信心继续走下去……
我再说一下我在外国所见到的中外公司的不同。我曾工作过的中餐馆,老板经常加任务,延长工作时间,而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却得不到应得的保障。话语权在老板那里,而不是在员工。后来我去一家外国公司工作,很多东西明显不一样。你干多少,就付给你多少钱,你应得的福利,一样都不会少。还有一点就是,老板不会过多地让你加班,因为加班多了,就违法了,老板会很小心这一点的。身为老板,也得遵守法律,不能为了利益,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工作时间过长,对人的身体就是损害,他们是用法律来保障员工的权益。他们很强调放松对人的影响,他们认为,很好的放松,是使你能继续往前走的加油站。
(未完待续)
作者:大森林,阿南
(欧洲希望之声授权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链接,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