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眸 【成吉思汗】征高加索与南俄...

【成吉思汗】征高加索与南俄 建四大汗国

1314
1222年十月,成吉思汗下诏回师。(图片来源:大纪元制图)

【2020年12月17日】1222年九月,成吉思汗渡阿姆河,在撒马尔罕城东下营,十月下诏回师,被俘获的长长的商队走在蒙古大军前,朝着布哈拉前进。

1223年春天,成吉思汗在距离布哈拉六百多公里的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举行了一次觐见礼,又在今吉尔吉斯以北的草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狩猎活动,并在楚河草原度过了夏天。

1224年则到石河(额尔齐斯河)驻夏,翌年二月回到土拉河行宫(今蒙古中北部)。之所以回程不紧不慢,是因为成吉思汗在等待仍在欧亚大陆征战的哲别和速不台率领的蒙古军。

征战高加索山脉南北地区

1220年春,成吉思汗命哲别和速不台追击花剌子模的摩柯末时,曾对他们说,可以在三年内结束战争,从钦察草原回到蒙古草原。钦察草原位于俄罗斯的西南部、伏尔加河下游。显然,成吉思汗是让哲别和速不台进一步了解欧亚大陆的情况。

因此,哲别和速不台在将摩柯末驱赶到里海又俘获其母和妻子后,南至伊拉克,袭掠库木等城镇,一直攻取到哈马丹(今伊朗西部)后停住。然后北上,进逼阿塞拜疆都城大不里士,阿塞拜疆国王献出金银请和,于是蒙古军退出其境内,在里海西岸的穆甘大平原度过了一个严寒的冬天。

1221年初,哲别和速不台派一队人马进入格鲁吉亚王国境内。格鲁吉亚(或译“乔治亚”)女王鲁速丹原以为蒙古军因天寒不会出动,所以派使者去阿塞拜疆、者疾烈国两国,约定在春天共同抗击蒙军。不料,蒙军提前而至。居住在格鲁吉亚境内的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蛮和曲儿忒两部人受欺压已久,因此纷纷加入蒙军,为之做向导。

蒙古军遂以两部做前锋,大举进攻格鲁吉亚,并很快挺进其首都第比利斯城(今第比利斯)。格鲁吉亚女王忙派万人军队迎战。蒙军两部前锋不敌,使格鲁吉亚人误以为蒙军并没有那么强大,因而中了蒙军“诱敌深入”的战略,中了埋伏圈,哲别率兵歼敌大半。由于自身也有损伤,加之格鲁吉亚境内树林茂密、地势险要,不能进军,哲别和速不台遂折返大不里士附近,其国王再次奉上金银,蒙军转而攻向马拉盖,数日,城陷。

三月,蒙古军放弃攻打巴格达,再至哈马丹,强攻三日后城破。复北上,第三次进入阿塞拜疆的大不里士,其国王留将守城,自己则逃往他处。蒙古军知其城防坚固,故索银而去,但攻下邻近的萨拉卜等城。

十月,蒙古军北上进军阿兰都城干札,他们听说干札人常与格鲁吉亚人作战,勇敢善战,因此索取金银后离去。之后,再次进入格鲁吉亚境内,该国女王急忙调来准备参加欧洲十字军作战的三万人马,阻挡蒙古人。

哲别、速不台依旧采取诱敌深入的办法,将三万格鲁吉亚大军消灭过半,其后又歼灭了格鲁吉亚的精锐骑兵,格鲁吉亚军队只得退守第比利斯,此即著名的“格鲁吉亚之战”。蒙古军原本打算进攻第比利斯,但考虑到格鲁吉亚境内山高林密,不利于骑兵机动,遂继续转攻高加索山脉以北地区。直到1243年,在蒙古大军再次西征时,格鲁吉亚才彻底臣服于蒙古帝国,成为其附庸。

1222年初,蒙古军从阿塞拜疆南部的穆甘平原向东进入设里汪(今叙利亚),攻破其首都,拟进攻达尔班山隘。根据成吉思汗的命令,他们要乘胜北上进攻钦察。钦察人属于突厥游牧部落的一支,其领地处于里海、北高加索和黑海以北,东邻康里部(咸海以北),北接罗斯,西到匈牙利等国。

高加索山脉地势险峻,难以通行,而达尔班山隘口是古波斯防御北方民族南侵的重要关口,在亚历山大大帝时代建有达尔班城,被称为“亚历山大大铁门”。为了通过这个险要隘口,蒙古人胁迫设里汪国派来的贵族为向导,取道里海西岸北上,顺利通过。

在蒙古军进入高加索以北的帖雷克河流域后,阿兰人联合钦察人和其它部族阻击蒙古人。两军对阵,未分胜负。哲别鉴于众寡不敌的形势,采取分化策略。他派使者带礼物去见钦察部首领,说:“我们同属于一个部落(即突厥种)的人、出自同一个氏族,何必帮助异族阿兰人呢。不如握手言和,我们愿以金银相赠。”

钦察人为之所动,遂弃盟友而去。蒙古军趁机进攻,大破阿兰联军,北高加索山区诸部相继投降败亡。取得胜利后,哲别与速不台又出其不意地进攻毫无准备的钦察部。他们宣布:钦察地区是蒙古大汗长子术赤的封地,所有钦察人和该地区的其它民族都是蒙古的臣民,都要接受术赤的统治。钦察人不服,纷纷逃离。

钦察部有个名叫迦迪延的首领,曾将女儿嫁给南罗斯(即俄罗斯)的加里兹公国密赤思老大公,迦迪延率其部逃到基辅请求出兵相助。而蒙古军则尾随迦迪延进入罗斯境内。

蒙古帝国大将速不台画像(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迦勒迦河之战 大胜罗斯联军

为什么钦察部会与南罗斯有联姻关系呢?这还得从历史说起。早在公元1世纪,斯拉夫人就居住在中东欧的第聂伯河、奥得河、维斯瓦河及布格河流域。至6世纪,斯拉夫人分为东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东斯拉夫人主要分布居住在基辅到伊尔门湖一带,成为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的祖先。

公元7到8世纪,东斯拉夫人形成了以基辅和以诺夫哥罗德为中心的准国家实体。9世纪,诺夫哥罗德王公鲁克里征服了基辅和第聂伯河西岸各公国,形成了以基辅为中心的大公国,其统治者称为大公,国家称作罗斯。鲁克里将国土分为数国,分封诸子而治,以基辅为都城。

10世纪,罗斯从附近的东罗马帝国接受了东正教。罗斯在雅罗斯拉夫统治时代逐渐强盛。12世纪,罗斯分裂为十多个小公国。13世纪,各公国时分时合,互相混战,当时整个罗斯领土不大,其东境不过伏尔加河支流翰迦河。由于中亚草原的钦察人时常侵扰罗斯境内,所以罗斯南部各大公为了避免被侵扰和抵御其它公国,选择与钦察各部联姻。

在钦察部首领迦迪延逃到罗斯向其女婿求援后,密赤思老大公联络南罗斯各王公,经过商讨,一致决定共同抵御蒙古人,而且要主动进攻,将其挡在国门之外。

哲别和速不台听说基辅罗斯人准备联合攻击蒙军时,就派使者前往基辅会见各位王公,表明蒙古没有进犯罗斯的意图,只是讨伐钦察人,况且钦察人常年侵扰罗斯境内,不如与蒙古合兵同伐钦察,共分果实。罗斯诸王不从,还杀死了蒙古使者。

于是哲别和速不台决意攻敌,为了诱使敌军远离其境,蒙军退至迦勒迦河(喀尔科河,今乌克兰境内),同时派人向驻扎在里海以东的术赤军请求增援,术赤乃分兵大半前往。

1223年春,密赤思老大公联合基辅等公国的军队以及钦察部军,组成十万大军,追至顿河。而哲别和速不台因为增兵已至,遂从迦勒迦河向西行,一军过顿河列队以待,一军至亚速海东南,从冰上至黑海,大掠而还,两军再会合。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哲别和速不台再派使者去见罗斯诸王公,并保证“绝不相犯,请勿用兵”。罗斯诸王公觉得蒙古人不过如此,于是坚持要与蒙古人一战。

罗斯迦里赤王自信可以战胜蒙古军,率先率部下万余骑兵东渡第聂伯河,击溃蒙军前锋,诸王也随之渡河,而蒙古军且战且退。罗斯联军追至十二天后,来到了迦勒迦河畔,此时,蒙古军已经严阵以待。两军隔河对峙。

罗斯联军分为南北两部屯军,南军以基辅军、契尔尼果瓦军组成,北军由加里兹军、钦察军组成。哲别派出六千骑兵佯攻罗斯联军,进攻不胜又佯败而去,罗斯联军的年轻王子们则乘胜追击。而急于消灭蒙古人的迦里赤王轻敌冒进,指挥联军北军先行过河。

1223年5月31日,蒙古军与罗斯北军在迦勒迦河畔展开大战。蒙古军切断了北军的退路,并通过猛攻冲垮了罗斯北军的队形,北军大败,迦里赤王吓得抛弃其将士,自己乘船逃回对岸,并将迦勒迦河上的船只全部烧毁以防止蒙古军追击。结果,罗斯北军几乎全军覆没,据说其中还有六位贵族。

位于河对岸高地上的罗斯南军目睹了北军的失败,但却按兵不动,谋求防御。而蒙古军在击破罗斯北军后,乘胜挥师渡河。腹背受敌的罗斯南军仓促抵抗三天后乞降。

在迦勒迦河战役中,罗斯联军损兵七万,有六位王公被处死、七十位贵族阵亡,采用各个击破战略的蒙古军取得了重大胜利。

随后,蒙古军长驱直入到南罗斯境内,还进入了克里米亚半岛,攻陷速达黑城。不过,蒙古军没有对罗斯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1223年年终,哲别和速不台奉成吉思汗之命东归,途经不里阿耳部(今俄罗斯境内鞑靼斯坦)所居之地,不里阿耳人率军阻击,蒙古军以伏击战全歼了不里阿耳人的军队,不里阿耳臣服于蒙古。随后,蒙古军还降服了里海滨海地区的撒克辛人,进至康里部,康里部首领带兵来拒,战败后也投降蒙古。

1224年,速不台带着丰厚的战利品,率军在蒙古西部地区与成吉思汗的大军会师,哲别则奉命留守钦察草原。不久,屡建战功的蒙古骁将哲别病死于咸海西部的康里境内。

1223年5月31日迦勒迦河之战。图片出自《史集》。(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蒙古西征欧洲的前奏

哲别、速不台二将在奉命追击花剌子模的摩柯末后,征战在高加索山脉南北,甚至北上抵达顿河、第聂伯河流域,转战三年,行程五千余公里,可谓战果累累。不仅征服十四国、破城四十余座、歼敌近十七万,而且让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罗斯等中亚、欧洲国家的人知道了成吉思汗和蒙古人的威名。可以说,他们对欧亚地区的武力侦察,是未来拔都西征欧洲的前奏。

在这三年的征战中,哲别与速不台在作战中运用的主要战略战术有:追击战、伏击战、围城战、袭击战、运动战、歼灭战和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等,而这也是成吉思汗在攻打花剌子模和其它中亚城市时所运用的战术。

首次西征告一段落

成吉思汗自1219年发动对花剌子模国的征战,到1225年返回蒙古,首次西征以蒙古人攻占了中亚细亚各国、击破罗斯联军、威震中亚和东欧地区告一段落,而蒙古人所行地区包括今天的欧洲东部、伊朗北部以及印度的广大区域,其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而蒙古人取得如此的胜利显然离不开成吉思汗的战略眼光和决策。

具体来说,在西征中,成吉思汗在政治上争取对方贵族、官吏、宗教领袖、军事首领等代表人物的降服;在军事上,针对守军的防守特点,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围城、突然袭击、运动战等战术打败对方。同时恩威并施,采取区别对待投降者与抵抗者、军人、平民的政策。有技术专长的工匠和知识分子都被挑选出来,或随军服役,或送回蒙古。而这些人在回到蒙古帝国后,一部分散居于中国各地的中亚民族逐渐同化于中国各民族当中;另一部分聚居在中国西北的中亚民族形成了回族的主体。

至于蒙古军队中的不少汉人或者已经汉化的少数民族,选择留在了被征服地区,在那里生活繁衍,并将中华文化传播出去。

西征也让蒙古帝国从国家到个人都增加了财富,蒙古军事技术、生产技术、社会管理和文化等多方面也有了大幅度提高。更为重要的是,成吉思汗的西征,消除了阻碍东西方经济文化沟通的壁垒,也缩短了通商距离,东西方的交往开始频繁。

分封征服之地 建四大汗国

成吉思汗取得胜利后,在1225年将征服的土地分封给他三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三支宗族称西道诸王。

长子术赤封于钦察、花剌子模及康里国故地,今咸海以西、里海以北的顿河和伏尔加河一带的钦察草原皆属之。术赤比成吉思汗去世的早,这一封地归其子拔都。拔都后来扩大了地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钦察汗国”。该汗国离蒙古的都城数万里,驿骑急行需二百余日。

次子察合台所受领地从西辽和畏兀儿国故地伸延至撒马尔罕和布哈拉,包括天山南、北路与裕勒都斯河和玛纳斯河流域及今日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最强时由阿尔泰山至咸海)。1222年建立察合台汗国,初时建都于阿力麻里附近的虎牙思(固尔札),即今日新疆霍城县水定镇西北。

三子窝阔台的领地是乃蛮故地,今鄂毕河上游以西至巴尔喀什湖以东一带均属之。1225年,建立窝阔台汗国。

依照蒙古惯例,在成吉思汗过世后,幼子拖雷获得其父的直接领地,即斡难河及客鲁连河流域一带蒙古本部的地方,后成为元朝的疆域。

由成吉思汗子孙建立、掌控的汗国,在未来有效地促进了东西方的沟通。而忽里勒台制也在后来被推广用于统治这些汗国,包括推选蒙古汗、议决军政大事、订立各汗国间的盟约等。(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蒙古秘史》
《元史》
《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
《中国历代战争史》(元朝) 台湾出版
《蒙古帝国史》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李帅)
点击阅读:【成吉思汗】降生草原 绝境中成长
                  【成吉思汗】姻缘定 英雄聚 铁木真崛起
                  【成吉思汗】宽仁服众 推改革 招揽人才
                  【成吉思汗】征服草原之战 所向披靡
                  【成吉思汗】战王汗与札木合 称雄草原
                  【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国 封功臣 扩怯薛军
                  【成吉思汗】颁布大扎撒 长生天信仰入法典
                  【成吉思汗】三征西夏得助力 剑指大金国
                  【成吉思汗】攻金初战告捷 喜获汉人猛将
                  【成吉思汗】占领中都 夺取金国半壁河山
                  【成吉思汗】蒙古商队遇害 西征花剌子模
                  【成吉思汗】花剌子模灭国 丘处机道破天机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