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天空 虛擬「卜湳文明」在阿姆斯特...

虛擬「卜湳文明」在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展出

891
涂維政的虛擬「卜湳文明」應邀於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展出

近20年來時常以虛構的「卜湳文明」作元素進行系列創作的台灣藝術家涂維政,即將於10月中應荷蘭國家博物館之邀舉辦個展-「現在的未來:國家博物館的卜湳文明」,為期長達一年。這是台灣當代藝術家第一次受邀在這座擁有200多年歷史,位於阿姆斯特丹,同時也是荷蘭最大的博物館舉行個展。

有鑑於歐美重要博物館近來時興引進當代藝術創作,促進古今藝術互動對話,讓觀者能連結不同時代的創作思維與脈絡,文化部駐法國台灣文化中心主動向荷蘭國家博物館推薦台灣當代藝術家,促成了這次的展覽。荷蘭國家博物館策展人王靜靈並且親赴台灣挑選了涂維政的四件創作。

這四件材質分別是人造石與銅的「科技擬古物」似假還真,其中包括特別為國家博物館亞洲館空間量身訂製的大型創作「魂遁之 舟」。涂維政希望這些混合了古文明壁畫與石碑等形制與新時代資訊電腦符號的意象物,可和國家博物館的典藏相互輝映,為觀者帶來時空錯置的謬誤感,迸發新奇的感知觀賞經驗。

有感於現代人在網路時代中的訊息繁多龐雜,以及受到科技虛擬世界的啟發,涂維政係於2000年左右,開始創作、挖掘、詮釋、展示和生產他自己虛擬的「卜湳文明」。

這個龐大的系列作品之內容包括挪用考古機制、模擬文明遺址現場、媒體操作、偽紀錄報導、博物館特展形式與導覽、設計周邊商品與活動話題,目的在「藉由展演作品表達我對藝術環境和機制運作、資訊文化和消費行為與時代性等問題的觀察,提出個人在理解資訊快速便利下,普遍觀看方式與潛在心裡狀態的轉變」,涂維政說。

最弔詭的是,涂維政在這些以古蹟文明姿態出現的擬真作品中,混入代表當代文明物件的電腦、手機以及電腦亂碼等內容,用以暗指「今天的我們無法完全了解古代的全部,所以儘管現代社會資訊爆炸,但是遙遠未來的人們也不見得可以從斷簡殘篇中了解我們今天的全部。」

國家博物館策展人王靜靈認為「涂維政模擬那些令人著迷的古代文明元素的手法讓這個展覽雖然以卜湳文明為焦點,但觀者仍得以由中識別現代文明的玄機符碼。從這個角度說,藝術家將對於過去歷史的現代詮釋轉化為對今天的歷史和社會現象的當代解碼。」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