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系列连载 【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1... 文化沙龙系列连载 【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17) 尊崇道家 2019-05-14 382 Share WhatsAppLINETwitterFacebookTelegramLinkedin 唐太宗画像,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南薰殿旧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公共领域) 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圣皇唐太宗 万古大唐风 第三节 尊崇道家 真道辅唐 唐代道家修炼得以广泛弘扬,求道访道者非常之多。名医孙思邈一生以修道和行医济世为务,造福世人不计其数,被后世称为“孙真人”和“药王”。太宗身边不乏道家修炼真人辅佐,如王远知、薛颐、李淳风、袁天罡等等皆是当时名道。 唐高祖李渊尊崇道家。岐平定、王远知等道士宣称奉老君之旨,向其密告符命。关于老子护佑李氏的传说,从李渊起兵至登上皇位,一直不绝。 宋缂丝《青牛老子图》,老子在函谷关写下五千言《道德经》,写完后便骑牛向西而去。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 据《旧唐书‧高祖本纪》、《混元圣纪》和《历代崇道记》等书记载: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与隋武牙郎将宋老生交战于霍邑,适“会霖雨积旬,愧运不给”,就在此时,忽有霍山神称奉太上老君命来告诉李渊“必得天下”,并且“八月雨止,路出霍邑东南,吾当济师”。这样,到“八月辛巳,高祖引师趋霍邑,斩宋老生,平霍邑”。 《混元圣记》亦称,李渊“大业十三年丁丑,老君降于终南山,语山人李淳风曰:唐公当受天命。”李渊取得帝位后,据《唐会要‧尊崇道教》载,“武德三年(620年)五月,晋州人吉善行于羊角山,见一老叟,乘白马朱鬣,仪容甚伟,曰:‘谓吾语唐天子,吾汝祖也。今年平贼后,子孙享国千岁。’”李渊听后,即在羊角山建老君庙,将其作为自己祖先加以祭祀,又将浮山县改为神山县,羊角山改为龙角山,并多次亲至老子祠拜谒以示崇敬,确认和老子一脉相承之血缘关系。 明张路《老子骑牛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唐高祖李渊所定奉道家为皇家宗教之崇道政策,亦为太宗继承。 太宗尚未登基之前,就与道士们有密切交往。当时,以法琳为首之佛教徒拥护李建成,而以王远知为首之道教徒却拥护太宗。王远知,是隋唐时期扬州人。其母亲在白天睡觉时,梦见灵凤集其身上,于是有孕,有僧人曾告诉其父说,儿子出生后将是大方士。王远知自幼机警聪明,博学多才,拜明师求学修道,名重朝野。隋炀帝当晋王时,在扬州召见王远知,王远知头发一会儿变白,一会儿变黑,让人惊异。隋炀帝登基后,向他行弟子礼,向他询问有关神仙之事。隋炀帝要去扬州时,王远知告诉他不宜远离京城,隋炀帝没有听从,结果在扬州被部下发动兵变缢杀。 唐高祖李渊还未显达时,王远知便将天命暗暗透露与他。武德四年(621年),太宗进驻洛阳期间,专程去拜访洛阳玉清观住持王远知。当时,太宗和房玄龄着平民服装拜访王远知,王远知先前并不认识这二人,迎接他们说:“此中有圣人,得非秦王乎?”太宗大吃一惊,这位高人果然名不虚传,于是以实相告。王远知说:“即将做太平天子之人,一定要好自珍重。”太宗登帝位后,继续崇道政策,对王远知器重非常,想委以重任,只是在王远知力辞之下而作罢。《旧唐书‧王远知传》载:“太宗登极,将加重位,固请归山。至贞观九年(635年),敕润州于茅山置太受观,并度道士二十七人。”又降玺书称王远知“操履夷简,德业冲粹,摒弃尘杂,栖志虚玄”。 直到贞观九年(635年),当王远知预言早已变成现实,而一切都已成为往事,太宗依然怀念王远知。他为此公开颁布了一道诏书,尽显对这位世外高人怀念之情。诏书中说:“朕昔在藩朝,早获问道,眷言风范,无忘寤寐。”(《旧唐书‧王远知传》) 滑州道士薛颐,亦向太宗密告符命,谓:“德星守秦分,王当有天下,愿王自爱。”对薛颐,太宗在登极之前即授太史丞,累迁太史令。贞观(627一649年)中,薛颐上表请为道士,太宗为其“置紫府观于九嵕山,拜颐中大夫,行紫府观主事。又敕于观中建一清台,候玄象,有灾祥薄蚀谪见等事,随状闻奏。”(《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一《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明末坊刊老庄合刻本《道德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 太宗于贞观六年(632年),命修太上老君庙于亳州。(《混元圣记》卷八)太宗并亲自主持参与《道德经》研究与弘扬。贞观十三年(639年),太宗诏国子祭酒孔颖达,沙门慧净、道士蔡晃入弘文殿谈论儒、释、道三教。贞观十六年(642年),高丽遣使来唐学道教,太宗命道士叙达等八人前往讲授道教经义。(《三国史记‧高句丽本记》) 和西域诸国交往中,有伽没路国。王玄策至此国,其国王遣使贡献奇珍异物及地图,并请中国老子像及《道德经》。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太宗下令玄奘和道士成玄英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由王玄策将老子《道德经》传入西域诸国(今印度)。(《旧唐书‧西戎》) 宋代《玄奘负笈图》,现藏东京国立博物馆。(公有领域) 唐书载“道” 太宗命魏徵等人撰写的《隋书‧经籍志》中关于道家的记载,如“道经者,云有元始天尊,生于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所以说天地沦坏,劫数终尽,略与佛经同。以为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至天地初开,或在玉京之上,或在穷桑之野,授以秘道,谓之开劫度人。然其开劫非一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龙汉、开皇,是其年号。其间相去经四十一亿万载。所度皆诸天仙上品,有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真皇人、五方天帝及诸仙官,转共承受,世人莫之豫也。所说之经,亦禀元一之气,自然而有,非所造为,亦与天尊常在不灭。天地不坏,则蕴而莫传,劫运若开,其文自见。凡八字,尽道体之奥,谓之天书。字方一丈,八角垂芒,光辉照耀,惊心眩目,虽诸天仙,不能省视。天尊之开劫也,乃命天真皇人,改啭天音而辩析之。自天真以下,至于诸仙,辗转节级,以次相授。诸仙得之,始授世人。然以天尊经历年载,始一开劫,受法之人,得而宝秘,亦有年限,方始传授。上品则年久,下品则年近。故今授道者,经四十九年,始得授人。推其大旨,盖亦归于仁爱清静,积而修习,渐致长生,自然神化,或白日登仙,与道合体。其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菉》,次受《三洞菉》,次受《洞玄菉》,次受《上清菉》。菉皆素书,纪诸天曹官属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诸符,错在其间,文章诡怪,世所不识。受者必先洁斋,然后继金环一,并诸贽币,以见于师。师受其贽,以菉授之,仍剖金环,各持其半,云以为约。弟子得菉,缄而佩之。”(《隋书》卷三十五《经第三十》) (未完待续) 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组 (转自 大纪元) 责任编辑:康慧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