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国色风华:中华传统颜色之美...

国色风华:中华传统颜色之美

619
图为宋 王希孟绘《千里江山图》局部。(公有领域)

【2021年02月25日】月白是哪一种白,雪青又是怎样的青?秋香为什么有色又有味,十样锦的风情又该去何处找寻?传统的中华颜色,诗情画意,活色生香,俨然是一个个灵动而典雅的生命体。它背后所承载的,是流转数千年的文化意蕴和审美趣味。

传统颜色的起源

中华先祖对色彩的认知,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漫长过程。混沌初开,乾坤始奠,随着天地的出现,人们眼中的世界,也从蒙昧的浑然一色,发展到二色初分,有了黑白、阴阳等二元概念。赤色,是人们认识的第三种颜色,于是形成了三色观。随着道家、儒家思想体系的发展,早在先秦时代,人们就出现了以五色——赤、黄、黑、白、青为基础的独特色彩观。

五脏、五行、五色对照表。(新唐人电视台)

五色观,还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对应。五行是天地万物的基本物质,相生相克而又生生不息,构成多姿多彩的世界。五色正是五行元素的本质之色,白色属金,可代表部分白色金属;青色属木,象征着枝繁叶茂,万物生机;黑色属水,望之如深潭幽渊之色;赤色属火,正是火焰熊熊燃烧之态;黄色属土,即大地土壤的颜色。这五色,也因此被视作正色,成为传统文化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色彩基调。

随着五行体系的完善,五正色亦与五方、五脏、五味、五时(季节)、五音、五常等概念相对应,构成了纷繁庞杂的文化体系,对古代的政治、伦理、艺术、日常生活等方面发挥重要影响。再加上染织工艺、绘画艺术的不断发展,古人创造的色彩更加丰富。比如五正色按照一定规律调配,就像绘画中调色一样,就产生了新的颜色,即“间色”。

按照五行相生的关系,五正色两两组合,形成了灰、綦、緅、縓、缃五间色;反之按照五行相克,则形成红、碧、绿、骝黄、紫五间色。若是间色再作组合,那么产生的颜色也就五彩斑斓,无穷无尽了。因而古籍中常说:“五色令人目盲”“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

古人最爱的颜色

缤纷的色彩世界中,古人也有青睐的颜色。通常说来,人们重正色而轻间色,尤其是服饰方面做出明确要求。《礼记》中说:“衣正色,裳间色。”古代服装是上衣下裳制,上装须用正色,下装则配以间色,尊卑对比一目了然。

古人重正色而轻间色,尤其是服饰方面做出明确要求。图为1699年康熙帝读书像(45岁)。(公有领域)

即使是五大正色,每个时代也有自己的流行色。五行学说衍生出“五德终始说”,五德即五行之德,一个王朝代表一德,历朝历代,兴衰更替,反映了君主受命于天,有德者得天下的传统理念。当某个朝代认为自己属于某一德时,其君主就会崇尚相应的正色。比如周朝属火德,尚赤色;秦代周而立,顺应水克火的规律,代表水德,故尚黑色,如此循环往复。

而具体到某个朝代中,对颜色的使用也是非常讲究的。以汉代为例,人们会按照一年中的五时选择衣服颜色,春季穿青色,夏季穿赤色,季夏穿黄色,秋季为白,冬季为黑。而什么人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也有严格的规定。比如周朝的“十二服章制”规定,天子用朱红色,诸侯用黑色,卿大夫为青色,士人为黄色。

不同阶层的人,依照礼制穿戴不同颜色的服饰,众生各安天命,各行其是,象征着社会安定,四海清平。如果人们穿错了颜色,则预示着国家危机。比如孔子曾说:“恶紫之夺朱也。”也就是间色取代正色,反映的是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乱象。

因此,颜色也具有等级概念和社会内涵,常常被用来比喻人生命运,如以“大红大紫”形容大富大贵,唐诗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则寄寓失意文人的落寞情感。

传统色彩有多复杂

从单色到二色,再到五正色、十间色,传统颜色的名称越来越多,色系也越来越全,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了。要区分每个颜色,就需要为它们取一个特别的名字,于是就有了一系列好听、好看又引人无限遐想的颜色名。比如天青、酡颜、藕荷、凤仙紫、景泰蓝、孔雀绿等等,这些古风悠悠的名字,是怎样产生的呢?

此图为蓝铜矿即石青。( Eric Hunt /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传统色彩的命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纯色名,第二种是以某种颜料或染料命名,第三种是程度词结合纯色名;第四种则是借用某事物名指代其表现出的颜色,即所谓的“名实不分,借物呈色”。

纯色名,除正色、间色名外,古人还用创造出专门的词汇表述颜色。以白色系为例,同为白色的事物,却因特质、冷暖、明暗、浓淡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观感。《说文解字》中提到,肤白叫“皙”,发白称“皤”,月亮的白叫“皎”,太阳的白叫“皖”,积雪的白色叫“皑”。

而即使是同一事物,因时间、地域、气候等因素影响,形成不同的色泽,因而也需要深、窃(浅)、浅、油、水等词汇,进行更准确、细致的区分。

在日常生活中,某些事物作为常用的色素原料被人熟知,因而也可作为特定颜色的代称。比如靛蓝,呈现的是浓郁的蓝色,本身就是民间常用的蓝色染料;茜色,是一种暗红色,因茜草根部含红色素可作红色染料,茜染法染出的颜色,就是茜色了。

再看在绘画领域,许多颜料由五颜六色的名贵矿石制成,这些矿石名也直接成为那些传统色的最佳代名词。比如青绿山水画中的青、绿二色,就来自石青、石绿。许多古画历经千年依然鲜艳动人,矿石颜料功不可没。用它们为那些独具韵味的色彩命名,再适合不过。

传统色彩有多美

最复杂的、也最能体现传统审美趣味的,就是借物呈色了。如果你不了解那件事物的真实面貌,那么很可能“望文生义”,对那个颜色产生误读。本文开篇提到的四个传统色,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样子吗?

月白色示意图。图为月白色泰西纱常服袍,清宫旧藏。 (公有领域)

月白非白,而是一种浅淡的蓝色,描述的是白色事物在月色下表现出的泛青的颜色。古时有一种菊花叫“月下白”,《博物汇编》中说“花青白色,如月下观之”。雪青亦非青,而是浅浅的蓝紫色,是积雪经光反射后呈现出的清冷色调。

秋香色,类似浅橄榄色,有黄调和绿调之分。秋香,那是秋天里带着草木气息的颜色,这个名字体现出古人对颜色的形容,有色有味,形神兼备,正是传统颜色的迷人之处。十样锦,是非常柔和的粉红色,原是五代时期蜀地出产的十种织锦的统称,其中以粉色的浣花锦最为著名。唐代的蜀地才女薛涛,在浣花溪畔自制粉色笺纸,亦名“十样锦”。

唯美浪漫的颜色还有许多,海棠红妩媚娇艳,琉璃黄庄严富丽。茶色芳馨馥郁,传递着优雅惬意的茶文化;相思灰一往情深,吐露出古典文学的深沉意境。颜色美,名字更美,它们不仅仅是单纯的颜色,更像是一幅画、一首诗,甚至是一段历史,一种绝世风华。传统颜色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文化,更让我们一探古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怀。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翛然)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