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天空 香港戰狼化現象 — 雷鼎鳴...

香港戰狼化現象 — 雷鼎鳴睇死美國技窮的啟示

391

林鄭自稱去到不畏人言的地步,邱騰華就憑感覺追殺港台,曾國衛叫美國隨便制裁他,連出名圓滑的小肥張近日也惡死很多,港官可能看《環球時報》看得太多,個個戰狼上身。

戰狼化現象有蔓延趨勢。有朋友用手機支付召妓而一言驚人的經濟學者雷鼎鳴,近日對美國可能制裁香港的局面作分析,跟囤地波在網誌說影響非常有限的言論不謀而合。雷大教授斷定,美國對香港經濟根本沒有什麼牌可打。

雷大教授指,聯繫匯率有利美國,她很難衝擊這制度。近乎口號般空洞的理由,根本沒有實質回應過財金界基於深度分析而生之憂慮。比如《信報》作者高天佑在〈涉港制裁三部曲〉中,便和雷鼎鳴意見相反。高天佑認為,美國有無數方法選項,扼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令中國失去外滙融資窗口,包括制裁(大)部分在港經營的中資金融機構(如限制該些銀行使用 SWIFT 環球轉賬系統),或直接把港交所(00388)列入「實體清單」。美國聯儲局甚至可以單方面斷絕和金管局往來,取消雙方業務合作關係,激發信心危機,衝擊聯滙體系。

不過,坊間普遍認為,此等極端手段對美國本身的經濟傷害同樣巨大,短期內採用的機會很微。但筆者在〈香港的命運〉中也分析過,我們無法排除一種可能性:美國把問題上升到地緣政治重新布局的高度。美國對中政策已出現根本改變,全球生產鏈和資金鏈加快轉移,等到完成去中國化的戰略部署,出於冷戰思維而摒棄香港的樞紐地位,當下認為不可行的金融制裁措施便隨時登場。雷鼎鳴身為學者,力撐中國崛起,輕視美帝反擊的殺傷力,並無問題,但必須認真看待、拆解或回答各方有根據的疑問,結論方可成立。「香港不少年輕人染上惡習,便是在討論問題時自信不足,惟有不理會別人說過些什麼,自製一個稻草人供其攻擊。」(註一),雷鼎鳴曾這樣說,但現在他正正犯了此種自以為是的弊病。

作為主流經濟學代表,長期擔任港府經濟顧問,雷大教授發表愚民之見,並非第一次,而且堪稱戰績彪炳。

曾於九四年聯署反對「老人金」,有份迫使政府放棄計劃,改推強積金(註二);又曾撰寫長文幫大地產商平反,稱「地產霸主不易為」(註三);更曾指「佔中」令香港損失 3,500 億,以及大力支持倒錢落海的「明日大嶼」等等……雷鼎鳴過去多年鼓吹所謂大市場、小政府的新自由主義思想,吹噓削減公共開支、減稅、公共事業私有化、向大企業鬆綁等政策對經濟增長的好處,譬如 2011 年 12 月 5 日在《信報》發表〈對來年財政預算案的一些看法〉,便建議取消薪俸稅,認為是刺激經濟的極好方法,世界各地的投資者會因香港夠膽這麼做而對她另眼相看,更多地以她作為投資基地;天下的人在飽受歐美甚至是內地的高稅制困擾後,會更冀求來港工作。但今天,他為了挺港區國安法,向市民派定心丸,說不用擔心美國撤資。因為 2008 年 9 月以後,太多資金湧入香港,外國撤資反而可解除資金過多這個計時炸彈。

過去多年,無數人要求規限大陸資金湧港炒樓、抽大額資產增值稅、打擊擾民的水貨客經濟、嚴懲害盡本土經濟民生的領展、限制大企業牟取暴利等等,政府和雷鼎鳴這類經濟學者總以「影響投資意欲」為由反對。現在真相大白,湧入香港的資金 — 連雷鼎鳴自己都講 — 原來不是越多越好的(適可而止其實是常識,但某些經濟學者總是引經據典說交由市場決定,抹煞民間、政府和市場三方互動的可能性。香港貧富懸殊極嚴重,他們就 spin 做貧富懸殊沒明顯加劇,合理化政府的無良政策)。

為免影響外資來港意欲,損害經濟發展,所以盡量由市場話事(即是由與政府關係千絲萬縷的大企業、大財主操縱市民的起居飲食),不能限富,不能有效保障市民的居住權和晚年生活,不能更有效地花更多公帑改善社會福祉。劫貧濟富的經濟政策,令香港的結構性矛盾不可解,替其背書的那些經濟學者,有份埋下「計時炸彈」,卻不會檢視自己一直以來的倡議要社會付出甚麼代價。被這些政策害到苦不堪言的香港市民實在太冤枉。

 

(註一)〈香港的財富總值與分布初探〉,2015-02-03,《信報》
(註二)參考曾國平的〈香港經濟學界正式進入熊市〉
(註三)雷鼎鳴認為「沒有足夠壟斷力的大地產商,沒有資格被視作霸主」。他在 2011 年 5 月 30 日《信報》〈善用土地才能壓抑樓價〉中寫道:「香港的樓市交易量中,二手盤的成交等閒是新樓的六、七倍;一手盤亦有七、八個大地產商瓜分。香港每個大地產商的市場佔有率根本很難超過 5%。這麼低的市場佔有率能「霸」得出多少壟斷利潤?他們不是不想抬價,亦有用盡所有的宣傳包裝手法,但我們不能假設買家都是蠢笨如豬,二手市場中的小業主若眼見新樓訂價進取,隨時可以用較低的價錢搶走買家。」

作者 Facebook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