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 【2020经济盘点之八】中...

【2020经济盘点之八】中国地摊经济和内循环

496
图为李克强与习近平。(图片来源:美联社)

【希望之声2021年1月4日】(本台记者贺景田综合报导)在中共病毒(武汉肺炎)的冲击下,中国经济停滞,民生凋敝,李克强鼓励民众出街摆摊卖货,解决生计问题,“地摊经济”在中国一度成为热词。有媒体作对比报导称,美国开启星际旅行上天之际,中国则落回地面摆起了地摊,成为世界经济史对比最强烈的一幕。与“地摊经济”相对,由习近平提出并因刘鹤而闻名的“内循环”,被认为是中共最高权力阶层在美国联合盟友的围剿之下,被迫向国内市场寻找动力的政策选择。

1)李克强点赞“地摊经济”

中共总理李克强在2020年5月28日中共两会回答记者问时表示,西部有个城市(四川成都),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

2020年6月1日,李克强到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随后,中国媒体连续出现关于“地摊经济”的报导。

中共中央政府官网2020年6月3日转发了《21世纪经济报道》题为“一夜之间,10万人就业!地摊经济火了:总理亲自点赞!湖北的夜市又热闹起来了”的文章。

文章称,5月末,郑州、长沙、西安、大连、青岛等多个城市提出放开地摊经济。

据官媒报导,已经有包括江西九江瑞昌在内的商贩接到了城管队员打来的电话,主动动员他们到指定地点摆摊经营。

2)中国互联网CEO上街摆摊

地摊经济受到李克强点赞,互联网公司的CEO们陆续走向街边摆地摊。

陆媒《投资界》(PEdaily)报导,2020年6月3日晚上,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出现在街头,摆摊宣传起自家的水滴保险商城;6月4日中午,唱吧创始人陈华也在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地铁口摆起了地摊,叫卖起了自家的麦克风,并亲自献唱。

除了水滴和唱吧的老板,腾讯和滴滴也在大街上摆起了摊位。

一位投资人在微信群里写道,“以后逛地摊要注意点,说不定一抬头就发现是位互联网大佬。”

地摊经济一时间成为风口,还带动地摊概念股走强。从6月1日开始,小商品城、银都股份、茂业商业等连续两日涨停;6月2日,五菱汽车反应迅速地推出与地摊有关的五菱翼开售货车,消息曝光几分钟内,其股票在香港股市一度超涨120%。

线上靠直播,线下靠摆摊,成为2020年中共病毒疫情重创下许多中国企业自救的方法。

陆媒报导认为,2020年,企业生存不易,CEO们先是放下尊严走进了直播间带货,如今又来到街头摆摊叫卖,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活下去的初衷。

3)北京对“地摊经济”泼冷水

“地摊经济”被李克强点赞之际,官媒《北京日报》2020年6月6日引述“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强调,北京有自己的城市功能定位和管理要求,“游商满街”不利树立首都和国家良好形象。

2020年6月7日,《北京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称“‘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

推特上6月6日发的视频显示,北京城管已经开始打压摆地摊的市民,有的被打倒在地,旁边的人喊“别打出问题了”。

在《北京日报》对“地摊经济”泼冷水后,央视也表示“地摊经济”并非灵丹妙药, 一哄而起就会适得其反。

4)北京计划将“地摊经济”在2021扩展到全市16个区

北京市政府公开反对“地摊经济”4个月后,态度发生转变,允许摆摊,计划在2021年将“地摊经济”扩大至全市16个区。

北京《新京报》10月16日报导,北京市商务局等六部门制定推出《关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临时占用公共空间开展特色经营活动的有关工作意见》,提出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合规企业可以临时占用公共空间,在“规定时间、规定区域内”,限定品类“摆摊设点”。

《自由亚洲电台》2020年10月20日评论说,新政策出台,等于是首都当局自打嘴巴。当局计划在北京16个市辖区内,分别选取2至3条大街,作为示范街试点,可见中共正在做应对经济萧条的长期打算。

5)地摊经济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中国知名财经评论人士水皮2020年6月4日在《华夏时报》撰文表示,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在疫情冲击很多行业无法马上复工复产到位的情况下,为了让大家自谋出路以自救,城管方面放宽市容管理要求,给大家一些做小生意的机会,虽然是好事,但毕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水皮提醒,地摊经济出台的时代背景就是经济下行,人们收入下降,消费能力下降。

海外政经观察人士王剑评论说,中共在大疫来临之际,对中小企业和个人没有任何资金的帮助,任其自由跌落到坑底,企业和个人严重受损,元气大伤,所以中国经济停下来容易,想重启非常艰难。由于失业者太多,只能默许他们上街摆摊,这不叫“经济”,只能叫做“生计”。

王剑表示,李克强提出“地摊经济”,说明中国经济确实趴在地上起不来了,摆地摊似乎成了唯一选项,不然连活着都可能成问题。

国海证券(Sealand Securities)驻上海的经济学家樊磊也认为,地摊经济对整体经济增长的提振程度或仍非常有限,但短期内真的没有别的好选项。

6)美中经济脱钩 习近平提出“内循环”

在美国联合盟友的围剿之下,中国经济与美国和世界经济脱钩趋势日益明显,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被迫向国内市场寻找动力,从而提出经济“内循环”的说法。

习近平在2020年5月23日中共两会期间首次提出经济“内循环”,6月18日,刘鹤在陆家嘴论坛的致辞中再次提及这个表述,从而引发舆论关注。

刘鹤的说法是,“一个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此后,中共在2020年7月21日的企业家座谈会和7月30日的中共政治局会上都出现这一表述,但当时舆论更多关注“内循环”的提法。

2020年夏季,习近平在中国一些地区走访时强调,在充满不确定性、需求减弱和外界敌意的大环境中,中国必须调整经济,更多地依靠自身保持增长。

中共官方媒体评论习近平讲话的要点时称,中共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是必须为与美国脱钩的后果作持久的准备,与美国脱钩,将可能会让中共难以从美国市场获取利益,难以获得投资人的资金和专业知识。

7)林毅夫与王剑之争

被外界称为习近平经济学“国师”的林毅夫提及,中共所强调的“经济内循环”绝非短期应变措施。

在林毅夫看来,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已经从2006年的35.4%降至2019年的17.4%,降幅50%。林毅夫由此判断,2019年中国GDP的82.6%来自消费和投资。

海外政经观察人士王剑表示,出口与GDP比重被称为“对外依存度”。按照林毅夫的说法,中国出口占GDP的比重在2019年降至17.4%,似乎是说明中国内需市场很庞大,这很迎合习近平中国经济已经不是“小池塘”而变成了“大海”的表述。然而,全世界只有美国完全可以依靠内部市场需求而正常运转的经济体,中国远远达不到依靠“内循环”而经济不出问题的程度。

8)中国金融学者:内循环是被迫之举

中国金融学者贺江兵认为,随着美国逐渐加强对中国的物资禁运,中国制造的产品品质会下降,竞争力将出现滑坡,中共提出“内循环”,很有可能就是出于对中美经济脱钩情形的担忧而被迫采取的举动。

贺江兵指出,中共这种被迫的内循环,难度非常大。中国经济在很多方面依赖进口,许多进口的粮食产品在中国国内找不到合适的替代品,芯片等高科技产品更是如此,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只靠自己的内循环制造芯片,而中国的能源进口也无法用内循环去替代。

9)“双循环”是高风险押注

2020年9月1日下午,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了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深改委)第十五次会议。

在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共 “双循环”的提法受到媒体关注,因为中共更多地释放出再度向世界开放的信号。

《华尔街日报》2020年11月4日报导,在中共病毒瘟疫大流行下,全球政治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西方主要的发达国家正在对中共关上大门,而这些国家此前都是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20年夏季进行的调查显示,71%的德国受访者、73%的美国受访者和75%的韩国受访者对中国(中共)持有负面看法。

来自上海美国商会(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Shanghai)的资讯显示,美国企业对中国未来五年前景的乐观程度较2018年大幅下滑。

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估计,单是与美国的重大经济脱钩,到2040年就会对中国经济规模构成约8%的拖累。如果其他发达经济体也跟随美国的脚步,可能意味着这一数字会达到17%。

由于西方世界与中共的脱钩,中国企业难以通过出口来摆脱困境。此外,中共政府将更多依靠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但负债累累的中国消费者可能难以支撑对国内需求大幅扩张的预期。

《华尔街日报》总结说,在这个背景下,对于依靠全球化贸易体系才能生存的中国来说,习近平提出的“双循环”是一场高风险押注。

 

责任编辑:李娜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